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哲 王晓静 +4 位作者 王冠朋 蔡怡 张雪飞 王宁 刘丽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对比。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气道雾化法)和对照组(间断气道雾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对比。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气道雾化法)和对照组(间断气道雾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湿化满意度、并发症(肺部感染、气管损伤、气道出血、刺激性咳嗽、痰痂、痰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呼吸道感染、未愈出院及病情恶化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治愈出院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化不足和湿化过度的患者都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湿化满意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气管损伤、气道出血、刺激性咳嗽、痰痂、痰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湿化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患者对于湿化的满意度高,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湿化 护理干预 气管切开
下载PDF
新形势下护理临床实习生入科前教育内容设置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贵茹 魏会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5720-572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教育 护理
下载PDF
不同病房温湿度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哲 王清芬 +4 位作者 汪贵茹 毛永贤 杨丛茹 刘英乔 陈玉萍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房温湿度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使用金属气管套管166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50%~60%,B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 目的 探讨不同病房温湿度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使用金属气管套管166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50%~60%,B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60%~70%,C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D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60%~70%.四组患者气管切开局部均使用气切面罩进行吸氧和气道加湿.连续观察3 d后比较四组痰液粘稠度及湿化效果.结果 A组患者痰液黏稠Ⅰ度11例,Ⅱ度22例,Ⅲ度11例;B组Ⅰ度25例,Ⅱ度16例,Ⅲ度4例;C组Ⅰ度6例,Ⅱ度15例,Ⅲ度18例;D组Ⅰ度11例,Ⅱ度18例,Ⅲ度9例.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最优.A组患者湿化不足2例,良好37例,过度5例;B组患者湿化不足0例,良好43例,过度2例;C组患者湿化不足6例,良好25例,过度8例;D组患者湿化不足3例,良好31例,过度4例.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最优.结论 病房温度在20℃~22℃,湿度在60%~70%,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病室温湿度
下载PDF
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伴长期咳嗽、咳痰及血小板减少症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月 曹习平 +2 位作者 杨莹 崔京京 姚海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549-2550,共2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导致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且有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由于长期咳嗽、咳痰且治疗效果...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导致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且有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由于长期咳嗽、咳痰且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加重入院,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异常,并进一步检查后最终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因此,临床表现有呼吸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行自身抗体检测,筛查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提高治疗效果。现将诊治过程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肺部感染 血小板减少症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护理评估站点在新入职护士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铮 王清芬 郑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 对新入职护士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行护理评估考核,以考核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评估能力,评价培训效果,发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缺陷,进而指导规范化培训的落实,探索适合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 目的 对新入职护士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行护理评估考核,以考核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评估能力,评价培训效果,发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缺陷,进而指导规范化培训的落实,探索适合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建立规范化培训手册,设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框架,在1年的转科培训期内每2个月进行1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编制标准化病例及评价标准,考核结束后按照标准进行评价,以考核成绩及考核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作为观察指标,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结果 共考核新入职护士41名,成绩80分以上者仅有2名,70~79分12名,60~69分9名,60分以下18名;新入职护士在护理评估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对问诊内容不了解,忽视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评估,虽有风险评估的意识但评估内容不全面导致评分分值不合理等.结论 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发现新入职护士护理评估能力水平较低,同时反馈出规范化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指导临床教学及护理工作的改善,该考核模式可作为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考核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护理评估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