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正中入路Dynesys置入对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生理性稳定性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侯煜 田少辉 +5 位作者 卜宏建 冯建刚 武士科 李盼祥 李志平 尚爱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同时行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Dynesys)置入对重建脊柱生理性稳定的作用。方法对采用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上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6例患者,术后应用腰椎Dynesys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结果神经... 目的探讨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同时行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Dynesys)置入对重建脊柱生理性稳定的作用。方法对采用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上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6例患者,术后应用腰椎Dynesys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结果神经鞘瘤均完整切除。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X线片复查示腰椎过伸、过屈位各椎体活动度良好,椎间隙等宽;内置物位置良好,无临近节段退变、脊柱失稳、椎体滑脱现象。结论对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后置入Dynesys能够充分暴露肿瘤所在区域的视野,完整切除神经鞘瘤,有效避免损伤脊髓神经。Dynesys既能达到传统强直融合的脊柱稳定性,还能够有效重建生理性稳定,防止临近节段脊椎发生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稳定性 椎管内神经鞘瘤 全椎板切除
下载PDF
Penumbra取栓系统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志刚 李震 +1 位作者 赵云鹤 崔彦梅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3期1984-1986,共3页
目的探讨Penumbra取栓系统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Penumbra取栓系统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栓塞6例、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1例、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 目的探讨Penumbra取栓系统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Penumbra取栓系统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栓塞6例、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1例、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疗时间3 h内5例,3~6 h 2例,〉24 h 2例。结果 7例6 h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栓塞血管得到100%开通,2例发病后超过24 h的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好转(其中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l例)。结论 Penumbra取栓系统治疗6 h以内急性脑梗死,能尽快使闭塞的血管开通,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介入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Penumbra取栓系统 血管介入
下载PDF
微创技术置入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治疗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侯煜 卜宏建 +2 位作者 田少辉 冯建刚 武士科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097-3099,共3页
目的介绍经后路双侧微创技术置入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治疗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所致椎间失稳引发顽固性腰背痛的临床方法。方法 3例患者均以双侧椎弓根外侧缘体表投影点间3 cm切口沿内侧的多裂肌与外侧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的肌间... 目的介绍经后路双侧微创技术置入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治疗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所致椎间失稳引发顽固性腰背痛的临床方法。方法 3例患者均以双侧椎弓根外侧缘体表投影点间3 cm切口沿内侧的多裂肌与外侧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的肌间隙完成置入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结果患者术后3 d即可带腰围下地活动,切口区疼痛均可耐受,无症状出院。3例患者术后ODI、VAS评分均明确改善,术后3例随访相邻节段退变引发症状均消失。结论由于该手术方式采用更微创的办法明确改善了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椎弓根钉的置入方式,最大限度避免了因椎间融合造成的纤维化椎旁肌的再次损伤,为临床解决大切口坚强固定引起的邻近节段退变提供了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动态稳定重建系统 微创技术 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早期处理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志刚 焦征 李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084-1085,共2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主要是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而建立的血液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内瘘闭塞患者必需重建血管通路.导致内瘘闭塞的原因主要有内瘘非血栓性狭窄或血栓形成,对于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溶栓和手术取栓等方案.
关键词 动静脉漏 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彭震 李震 焦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1期101-101,共1页
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SVS)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由于过度分流所导致的一种临床表现以间歇性头痛为主,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室呈裂隙状,甚至看不到脑室形态,并且伴有分流泵充盈迟缓的一种综合征.SVS是与分流手术直接相关... 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SVS)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由于过度分流所导致的一种临床表现以间歇性头痛为主,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室呈裂隙状,甚至看不到脑室形态,并且伴有分流泵充盈迟缓的一种综合征.SVS是与分流手术直接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脑室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比较Penumbra系统取栓与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血栓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震 焦征 马志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6期89-90,共2页
目的比较Penumbra系统取栓及SolitaireAB支架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8月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A组(采用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和B组(采用SolitaireAB支架... 目的比较Penumbra系统取栓及SolitaireAB支架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8月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A组(采用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和B组(采用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30d、90d患者残疾评分表(mR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均有下降,A组患者术后1周的NIHS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院90d的mR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umbra系统取栓较SolitaireAB支架取栓术获得再通率更高、术后生存质量更好,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Penumbra系统取栓 SolitaireAB支架取栓 治疗结果
下载PDF
8小时内颅内血栓分离抽吸组合系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震 焦征 彭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8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8h内颅内血栓分离抽吸组合系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995年)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3例,分为溶栓组(Penumbra系统治疗)22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8h内颅内血栓分离抽吸组合系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995年)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3例,分为溶栓组(Penumbra系统治疗)22例,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愿承担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治疗风险、经济原因拒绝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治疗的患者以及其他原因)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14d、90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14d、90d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d随访时,溶栓组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栓分离抽吸组合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分离抽吸组合系统 脑梗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小儿小脑內胚窦瘤二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焦征 蒋然 +1 位作者 李震 彭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5期160-160,共1页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96年至今共收治2例颅内内胚窦瘤患儿,本组病人均为2岁左右,并且均发病于小脑半球,临床较为少见。现将其入院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病理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男,2岁。因步态不稳1个月余,加重2周...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96年至今共收治2例颅内内胚窦瘤患儿,本组病人均为2岁左右,并且均发病于小脑半球,临床较为少见。现将其入院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病理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男,2岁。因步态不稳1个月余,加重2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内胚窦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EphA2和黏着斑激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震 李震 焦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5期150-150,共1页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外界刺激信息传递至细胞核,转化成细胞效应的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生长、增殖、转化及胚胎发育和肿瘤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E-phA2是该亚族成员被发现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第一个基因,EphA2其广...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外界刺激信息传递至细胞核,转化成细胞效应的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生长、增殖、转化及胚胎发育和肿瘤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E-phA2是该亚族成员被发现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第一个基因,EphA2其广泛高表达于不同的肿瘤组织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EPHA2 黏着斑激酶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焦征 李震 +3 位作者 彭震 王岫峥 冉洪强 杨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8期26-26,共1页
黏着斑激酶(FAK)与细胞生存、细胞周期调控、黏附、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等关系密切,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人脑组织与不同恶性程度人脑胶质细胞瘤中FAK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人脑胶质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颈项部弹力纤维瘤一例报告
11
作者 彭震 李震 焦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8期159-159,共1页
弹力纤维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发于肩背部良性结缔组织肿瘤,由Jarvi和Saxen[1]于1961年首先描述报道,最早病例因均发生于背部故命名为背部弹力纤维瘤,以后陆续发现其他部位也有发生,因此称为弹力纤维瘤并一直沿用至今.弹力纤维瘤在欧美国... 弹力纤维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发于肩背部良性结缔组织肿瘤,由Jarvi和Saxen[1]于1961年首先描述报道,最早病例因均发生于背部故命名为背部弹力纤维瘤,以后陆续发现其他部位也有发生,因此称为弹力纤维瘤并一直沿用至今.弹力纤维瘤在欧美国家罕见,而亚洲的日本冲绳县及中国的安徽省宿县地区相对高发[2].复习我国近10余年内共不足200例文献资料来看,本病在我国当属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瘤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Penumbra系统取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震 焦征 马志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目的评价Penumbra系统取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Penumbra系统取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5例患者中5例获得完全再通,均获得良好疗效。未见颅内出血并发症。... 目的评价Penumbra系统取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Penumbra系统取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5例患者中5例获得完全再通,均获得良好疗效。未见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 Penumbra系统取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umbra系统 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治疗结果
下载PDF
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早期血栓形成的疗效
13
作者 马建敏 李震 +1 位作者 马志刚 焦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24 h内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早期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早期血栓形成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8)。治疗组于发病24 h内经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血小板凝集... 目的探讨24 h内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早期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早期血栓形成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8)。治疗组于发病24 h内经Penumbra系统取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血小板凝集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Barthel指数(BI)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并记录患者死亡、继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30 d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90 d时,治疗组BI评分及m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umbra系统取栓安全有效,有利于挽救缺血的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umbra系统取栓 大脑中动脉血栓 改良Rankin量表 BARTHEL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