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魏萌萌 吕志坤 +4 位作者 李国珍 胡雪艳 许倩倩 郭静 耿彪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的1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发生CVS的病人为CVS组,97例未发生CVS的病人作为未CVS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ANGPTL8、VCAM⁃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ANGPTL8与VCAM⁃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8、VCAM⁃1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截断值;采用四格表分析ANGPTL8、VCAM⁃1以及二者联合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预测价值。结果CVS和非CVS组高血压、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S组血清ANGPTL8、VCAM⁃1水平显著高于未CVS组(P<0.05)。血清ANGPTL8与VCAM⁃1水平呈正相关(r=0.468,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水平ANGPTL8(OR=3.652,95%CI:1.434~9.302)、高水平VCAM⁃1(OR=2.619,95%CI:1.212~5.658)、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1.927,95%CI:1.104~3.362)、GCS评分3~8分(OR=2.813,95%CI:1.257~6.295)是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NGPTL8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AUC为0.844,截断值为189.233 U/L;血清VCAM⁃1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病人发生CVS的AUC为0.795,截断值为17.984 mg/L。二者联合预测CVS的准确度为89.81%,灵敏度为93.94%,特异度为85.57%,灵敏度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CVS组血清ANGPTL8、VCAM⁃1水平显著高于未CVS组,二者联合对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CV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虹 赵传清 李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各62例,对比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NIHSS评分、mRS评分、CRP、Hcy、YKL⁃40、血栓弹力图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8、8.355、6.380、3.844,P<0.05)。两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11.184、27.65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Hcy、YKL⁃4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3、8.240、6.134,P<0.05)。两组治疗后α角、MA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R、K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5、2.663、2.454、2.66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7>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并且能降低血清CRP、Hcy、YKL⁃40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甲壳质酶蛋白40
下载PDF
FGF、IGF1R、CD147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志坤 魏萌萌 +5 位作者 李国珍 张晓红 卢波 沈丹平 贾磊华 王沙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9期2342-2345,共4页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CD147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ACI患者为ACI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CD147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ACI患者为ACI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4例)、中度狭窄组(48例)、重度狭窄组(56例)、完全闭塞组(22例),另选取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FGF、IGF1R、CD147水平,分析ACI患者血清FGF、IGF1R、CD147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FGF、CD147水平升高(P<0.05),IGF1R水平降低(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血清FGF、CD147水平依次升高(P<0.05),IGF1R水平依次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FGF、CD147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26、0.557,P<0.05),IGF1R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03,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FGF、CD147水平升高,IGF1R水平降低,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FGF、IGF1R、CD147水平有利于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CD147
下载PDF
匹伐他汀钙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波 王晓静 王沙沙 《中国病案》 2018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钙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粥样斑块稳定性、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事件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70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钙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粥样斑块稳定性、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事件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70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常规治疗以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动脉粥样斑块成分比例、斑块纤维帽厚度、斑块体积、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以及脑血管事件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IMT、坏死核心比例、纤维比例及斑块纤维帽厚度均较治疗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IMT及坏死核心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纤维比例、斑块纤维帽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段Vs、Vd、V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I值明显升高,且观察组Vs、Vd、V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现象,而观察组TIA或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治疗能明显提高sICAS患者粥样斑块稳定性,改善颅内动脉狭窄段的血流灌注,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期内脑血管事件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伐他汀钙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sICAS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影响因素及Hcy和hs-CRP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沙沙 卢波 +2 位作者 王晓静 吕志坤 魏萌萌 《中国病案》 2019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和血清Hcy及hs-CRP对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3月某院收治的212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 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和血清Hcy及hs-CRP对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3月某院收治的212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他汀类药物及对症治疗,通过定期随访记录治疗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再发(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情况,以是否有脑血管事件再发为因变量,对患者一般情况、人院时狭窄部位、狭窄程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纤维帽厚度、粥样斑块稳定性、颅内动脉狭窄段血管搏动指数(PI),相关生化指标以及随访期间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绘制血清Hcy和hs-CRP预测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ROC曲线。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98例完成随访,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者33例(16. 67%),其中TIA 21例(10. 61%),脑卒中12例(6. 06%),165例(83. 33%)无脑血管事件再发。脑血管事件再发患者年龄>65岁、重度狭窄、粥样斑块不稳定、未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所占比例以及Hcy、hs-CRP水平均较无脑血管事件再发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粥样斑块不稳定、Hcy水平升高、hs-CRP水平升高是sICAS患者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其保护因素。血清Hcy和hs-CRP分别以17.600μmol/L和6.351 mg/L作为临界值,预测sICAS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AUC分别为0.818、0.976、0.871、0.914和0.788、0.873、0.553、0.894。结论 sICAS患者Hcy水平升高、年龄>65岁、hs-CRP水平升高、粥样斑块不稳定是脑血管事件短期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其保护因素,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脑血管事件早期监控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狭窄 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HCY HS-CR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