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呼吸衰竭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艳梅 刘翠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病死高危因素、主要疾病构成、呼吸治疗手段及疾病负担。方法对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381例呼吸衰竭早产儿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在连续12个月间,381例患儿占同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早产儿的61... 目的了解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病死高危因素、主要疾病构成、呼吸治疗手段及疾病负担。方法对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381例呼吸衰竭早产儿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在连续12个月间,381例患儿占同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早产儿的61.1%,总的院内病死率为19.9%,其中院内病死率占5.3%,放弃治疗比例为94.7%;早产儿呼吸衰竭以生后早期多见,且与围产因素关系密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败血症、呼吸暂停、早产儿脑病等是其主要构成疾病,胎龄及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28.6%(109例)的患儿接受了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机械通气中无创辅助通气、常频通气以及高频通气的使用率分别为87.9%(335例)、37.5%(143例)、和9.7%(37例)。治愈与好转出院的305例患儿中,平均住院总天数为(15±4)d,住院总费用为(38 527±51 650)元。结论加强对早产儿的管理,重视早产儿呼吸衰竭相关围产因素,尽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呼吸衰竭病死率,是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早产儿 流行病学 发病率
下载PDF
河北省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宋亚君 李筠 +7 位作者 王克玲 刘玲 徐宝元 田杰 刘秀珍 冯青爱 王丽华 胡皓夫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7期485-486,共2页
目的 了解河北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石家庄、邯郸两市城市居民所抽取街道进行逐户调查 ,共调查 0~ 14岁儿童 10 0 0 0人。结果 查出哮喘患儿 10 5例 ,总累积患病率 1.0 5 % ,既往误诊率 3 6... 目的 了解河北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石家庄、邯郸两市城市居民所抽取街道进行逐户调查 ,共调查 0~ 14岁儿童 10 0 0 0人。结果 查出哮喘患儿 10 5例 ,总累积患病率 1.0 5 % ,既往误诊率 3 6.2 %。感冒和天气变化为最常见发作诱因。 10 5例患儿中 ,使用吸入疗法者仅占 15 .2 %。结论 河北省 0~ 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与 10年前相比无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哮喘 儿童 调查 河北
下载PDF
尼美舒利对儿童发热退热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梅先 张军桥 刘学英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001-1002,共2页
关键词 尼美舒利 发热 儿童 退热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4
作者 刘建华 刘学英 +2 位作者 郭映辉 张英谦 黄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54-1256,共3页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细菌感染 抗药性
下载PDF
重症感染儿童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及意义
5
作者 王晓冬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974-975,共2页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重症感染 测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儿童 凝血机制障碍 凝血纤溶系统 特异性指标
下载PDF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黄波 张英谦 +1 位作者 刘建华 田利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沙丁胺醇 布地奈法 压力驱动雾化
下载PDF
大黄对内毒素血症小鼠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英谦 刘建华 胡皓夫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黄能否通过降低内毒素血症时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浓度 ,从而抑制炎症 ,清除自由基以达到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与发展的目的。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对血清进行 NO和 MDA浓度测定 ,同时...  目的 :探讨大黄能否通过降低内毒素血症时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浓度 ,从而抑制炎症 ,清除自由基以达到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与发展的目的。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对血清进行 NO和 MDA浓度测定 ,同时取各组 4 8h后动物的肺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内毒素组各时间段 NO和 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大黄治疗组各时间段 NO和 MDA含量较内毒素组明显降低 (P<0 .0 5或 P<0 .0 1)。结论 :大黄有显著抑制内毒素血症时 NO和 MDA分泌的作用 ,可考虑作为防治内毒素血症向 MODS发展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内毒素血症 小鼠 一氧化氮 丙二醛
下载PDF
亚低温对全身炎症反应小鼠细胞因子与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解启莲 胡皓夫 安会波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能否抑制内毒素 (L PS)介导的小鼠细胞因子与粘附分子的表达与释放 ,从而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方法 :96只小鼠随机分成内毒素、亚低温、保温及对照 4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 ,分别于注射 L PS后 1、2和 ... 目的 :探讨亚低温能否抑制内毒素 (L PS)介导的小鼠细胞因子与粘附分子的表达与释放 ,从而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方法 :96只小鼠随机分成内毒素、亚低温、保温及对照 4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 ,分别于注射 L PS后 1、2和 4小时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测定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组动物 (4小时 )肝、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情况。结果 :亚低温组 1、2和 4小时的 TNFα含量显著低于内毒素组 (P均 <0 .0 1) ,而保温组与内毒素组无显著差别 (P均 >0 .0 5 ) ;亚低温组与保温组在 1和 2小时有显著差异 (P<0 .0 1和 P<0 .0 5 ) ,但 4小时未见明显差异 (P>0 .0 5 )。免疫组化显示低温组肝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周围的 ICAM 1组化染带呈弱阳性 ,内毒素与保温组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亚低温有显著抑制全身性炎症反应小鼠 TNFα与 ICAM 1的表达与释放作用。提示亚低温可考虑作为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TNF-α
下载PDF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与纤溶功能动态的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艳红 刘斌 +1 位作者 王晓冬 刘建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72例(试验组),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轻型组、重型组及死亡组。另选同期同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于住院第1、3、5...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72例(试验组),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轻型组、重型组及死亡组。另选同期同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于住院第1、3、5天清晨7时采静脉血2 mL,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进行PLT计数。结果轻型组第1天PLT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型组和死亡组PLT计数均明显降低(Pa<0.01)。第5天,重型组PLT计数明显升高,而死亡组PLT计数持续下降。轻型组第1天AT-Ⅲ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型组和死亡组AT-Ⅲ与轻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轻型组AT-Ⅲ第3天基本恢复正常,重型组第5天恢复正常,死亡组AT-Ⅲ活性持续降低。重型组DD第3、5天有所下降,死亡组持续性增高。第1天重型组与死亡组t-PA降低、PAI-1增高,死亡组t-PA持续下降,PAI-1持续性升高。结论SIRS患儿凝血系统紊乱非常普遍,当SIRS程度加重、病情恶化时,紊乱程度更显著。动态监测SIRS患儿PLT、AT-Ⅲ、DD、t-PA、PAI-1对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血小板计数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纤溶变化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艳红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建华 刘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1(≥90分)、SIRS2(80~90分)及SIRS3(≤80分)3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于急性期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1(≥90分)、SIRS2(80~90分)及SIRS3(≤80分)3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于急性期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活性,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IRS患儿急性期血浆DD及PAI-1含量均增高,AT-Ⅲ、PLG、t-PA含量降低,随着危重症评分的减少,变化程度更显著;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及PAI-1含量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AT-Ⅲ、PLG、t-PA含量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T-Ⅲ、DD、PLG、t-PA、PAI-1水平可反映SIRS患儿体内凝血纤溶紊乱程度,并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纤维蛋白溶酶原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华 李兰凤 魏艳苏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变化。方法对重度脓毒症患儿8例,脓毒症患儿20例与健康对照组1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细胞中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结果重度脓毒症组Th1细胞、Th1/Th2明显低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变化。方法对重度脓毒症患儿8例,脓毒症患儿20例与健康对照组1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细胞中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结果重度脓毒症组Th1细胞、Th1/Th2明显低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Th2细胞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Th1细胞明显降低,但Th2细胞和Th1/Th2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严重感染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失衡,Th2细胞和抗炎反应占优势是导致感染加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辅助T细胞亚群 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艳梅 刘翠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262-2264,共3页
目的探讨目前新生儿败血症常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有效、合理的选用抗生素。方法对2008年收入院新生儿科经血培养证实为败血症的12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血培养共检出129株细菌... 目的探讨目前新生儿败血症常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有效、合理的选用抗生素。方法对2008年收入院新生儿科经血培养证实为败血症的12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血培养共检出129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55.6%。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其次为屎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CNS中60.4%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CNS属对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部分敏感,对万古霉素敏感,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一代及三代头孢耐药,对加酶抑制剂、头孢吡肟部分耐药,对美罗培南敏感。结论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加强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率 病原菌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内环境的变化及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颜霞 胡皓夫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325,共3页
关键词 复苏 内环境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梅先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5例先心病患儿术后入监护室有苏醒反应时,将丙泊酚注射液1~2mg/kg缓慢静脉推注致患儿入睡后,再以30~80μg/(kg·min)速度输液泵持续输入,根据镇静深度...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5例先心病患儿术后入监护室有苏醒反应时,将丙泊酚注射液1~2mg/kg缓慢静脉推注致患儿入睡后,再以30~80μg/(kg·min)速度输液泵持续输入,根据镇静深度调整输入速度。结果患儿均达到理想镇静效果,负荷剂量1~2mg/kg,有效维持量30~80μg/(kg·min)。推注速度快时,血压有一定程度下降。结论丙泊酚镇静效果可靠,苏醒快,短期应用无不良反应,适于婴幼儿先心病术后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镇静 心脏病 婴儿
下载PDF
DIC前期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冬 何颜霞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6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DIC前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肝素 蛋白C浓缩剂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脏器功能障碍的治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颜霞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脏器功能障碍 治疗 小儿 并发症
下载PDF
小儿斑疹伤寒31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刘建华 李兰凤 +2 位作者 黄波 王晓冬 魏艳苏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7期533-533,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斑疹伤寒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强力霉素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分析
18
作者 张英谦 黄波 +2 位作者 张中馥 田利远 刘建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986-987,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通气机 机械 细菌感染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李艳红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斌 刘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轻型组、重型组及死亡组。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于发病后第1、3、5天清晨7:00静脉采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PLG)活性,EL...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轻型组、重型组及死亡组。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于发病后第1、3、5天清晨7:00静脉采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PLG)活性,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结果第1天PLG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D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组和死亡组改变更加明显。轻型组PLG第3天基本正常,重型组第3、5天逐渐恢复,死亡组PLG活性持续降低,DD持续性升高。结论脓毒症患儿凝血系统紊乱普遍存在,包括促凝活性增加、纤溶系统抑制。动态监测DD、PLG对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D-二聚体 纤溶酶原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李艳红 刘斌 +1 位作者 王晓冬 刘建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于发病后1 d 清晨7:00静脉采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活性,ELISA 法测定 D-...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于发病后1 d 清晨7:00静脉采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活性,ELISA 法测定 D-二聚体(D-dimer,DD)含量。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est,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危重组PLG 降低,DD 升高,极危重组 DD 高于危重组(P<0.01),PLG 低于危重组(P<0.05),危重组 DD 高于非危重组(P<0.01),PLG 低于非危重组(P<0.01)。极危重组活化 APTT、PT 长于危重组(P<0.05,P<0.01).危重组长于非危重组(P<0.01),极危重组 PLT 低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P<0.01)。结论脓毒症患儿凝血系统紊乱普遍存在,包括促凝活性增加、纤溶系统抑制。监测 PLT、PT、APTT、DD、PLG 对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溶酶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