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联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刘帅 王泽熙 +2 位作者 史海燕 耿文锦 徐梅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联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联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19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初始抗休克(20 mL/kg醋酸钠林格液)、抗感染、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常规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按照国际指南目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6 h目标)继续液体复苏,试验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依据床旁超声及PA-aO_(2)监测动态评估血流动力学,指导后续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液体复苏6、24、48 h的PA-aO_(2),液体复苏6 h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24 h乳酸清除率,48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48 h液体总入量,48 h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例数。结果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预警评分、危重症评分、入院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血乳酸、PA-a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液体复苏6、24、48 h的PA-aO_(2)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液体复苏6 h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24 h乳酸清除率、48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48 h液体总入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行血液净化例数少于常规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超声联合、PA-aO_(2)可以精准指导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液体管理,优化容量状态,减少液体入量,降低发生肺水肿的风险,避免血液净化有创治疗,减轻儿童痛苦,益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超声检查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下载PDF
床旁超声参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指导价值
2
作者 刘帅 王泽熙 +2 位作者 徐梅先 岳燕科 曹利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96-800,819,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指导价值,并分析其对患儿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治疗...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指导价值,并分析其对患儿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床旁超声监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床旁超声参数、组织灌注指标、乳酸、乳酸清除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累计输液量、尿量、液体正平衡量等差异,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8 d内病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 h、12 h、24 h后两组HR、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明显下降,MAP及CVP、下腔静脉内径最大径、最小径及每搏输出量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 h、12 h、24 h HR、Pv-aC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6 h、12 h、24 h乳酸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6 h、12 h、24 h HMGB1、IL-23、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12 h、24 h液体正平衡量、累计输液量低于对照组,尿液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可改善患儿组织灌注指标,并降低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床旁超声 脓毒性休克 液体管理 指导价值 预后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圣洁 东蕾 +2 位作者 蒋春颖 姜海燕 徐梅先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810-1815,共6页
目的:评价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实际临床试验(PCT)设计方法,将180例儿童流感疑似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试验组在此... 目的:评价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实际临床试验(PCT)设计方法,将180例儿童流感疑似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收集患儿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数据,从患者角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对成本和效果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实际纳入对照组80例、试验组82例。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80.00%、95.12%,不良反应发生率、合并用药(除联用抗生素外)、依从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药品成本分别是119.27、171.82元,平均总成本分别是203.46、257.03元;药品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347.55,总成本的ICER为354.30。敏感度分析结果与基础分析一致。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疗效优于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单用,但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单用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儿童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石晓娜 徐梅先 +2 位作者 耿文锦 刘刚 孙素真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6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参照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6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参照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采取经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后临床特征,如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持续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7 d内停升压药率、二重感染率、脏器大出血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的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PCI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持续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7 d内停升压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二重感染率、脏器大出血率、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ScvO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乳酸、PCT、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后PC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缩短病程和促进病情转归,可能对改善免疫功能、预后有所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性休克 糖皮质激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液净化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献玲 李丽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5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抢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积极降颅压,早期机械通...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抢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积极降颅压,早期机械通气,做好高热的护理,准确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加强基础护理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血液净化 护理
下载PDF
白蛋白相关比值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白新凤 徐梅先 +2 位作者 曹利静 康磊 赵欣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817-821,838,共6页
目的评估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相关比值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193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61例)。收集患儿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 目的评估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相关比值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193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61例)。收集患儿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c)及血清ALB。记录患儿入PICU 24 h内小儿死亡危险(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评分。分析确定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计算ALB相关比值NEU/ALB、CRP/ALB、Lac/ALB;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ALB、NEU/ALB、CRP/ALB、Lac/ALB、PRISMⅢ评分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死亡组PRISMⅢ评分高于存活组,ALB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与PRISMⅢ评分、NEU、CRP、Lac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NEU/ALB、CRP/ALB、Lac/ALB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ALB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最高,特异度仅次于CRP/ALB;CRP/ALB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不及Lac/ALB,敏感度较低。以脓毒症患儿28 d预后为结局,ALB、PRISMⅢ评分、NEU/ALB、CRP/ALB、Lac/ALB正常水平组存活率高于相应指标的异常水平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相应指标的异常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ALB、CRP/ALB、Lac/ALB是很容易获得的预后指标,可以识别预后较差的脓毒症患儿。Lac/ALB提高了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和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白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家庭管理模式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出院后1年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辛超君 曹利静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讨论家庭管理在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出院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37例。按照出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家庭管理组311例,普通护理组326例。家庭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管理;手... 目的讨论家庭管理在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出院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37例。按照出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家庭管理组311例,普通护理组326例。家庭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管理;手卫生;户外活动防护;呼吸道管理;体温管理;医疗行为管理等6方面。家庭管理内容培训由2名护士进行,对入选患儿以及家长进行详细讲解以上六方面的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1名护士负责护理行为的质控。所有患儿于出院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接受随访,记录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非随访时间就医、是否再次住院等指标,比较分析家庭管理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意义。结果637例患儿中,男398例,女239例;平均年龄(3.1±2.8)岁;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36.5%,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SV,PIV,IFVB,IFVA,ADV。家庭管理及常规护理组出院后1个月内慢性咳嗽、6个月和12个月计划外就医、再次入院及入院率分别为22例、23例;27例、78例;19例及33例,再次住院率为6.1%及10.1%。2组患儿出院1个月内慢性咳嗽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因呼吸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常规护理组较家庭管理组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计划外就医人数常规护理组要显著高于家庭管理组(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家庭管理可降低呼吸道感染患儿后遗症发生率,同时具有对患儿家属医学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管理模式 下呼吸道感染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与儿童脓毒症相关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梅先 刘刚 +3 位作者 曹利静 白新凤 康磊 刘兰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DSS评分)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并将入组患儿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炎性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分析炎性指标与CDSS、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的相关性。结果DIC组血白细胞明显低于非DIC组;CRP、IL-6高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淋巴绝对值、PCT、IL-2、IL-4、IL-10、TNF-α、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T、DD、R值均高于非DIC组,FIB、Angle角、MA值、CI值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SS评分与IL-6、CRP、PCT、R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NR、APTT、DD呈正相关,与MA值、CI值FIB呈负相关(P<0.05)。PCT与APTT呈正相关,CRP与R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CDSS评分系统与脓毒症儿童TEG、凝血四项和炎性指标存在相关性,IL-6与CDSS相关性最高,可能是DIC发生发展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史海燕 徐梅先 +4 位作者 耿文锦 岳燕科 许笑雷 郭莎 刘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盐溶液与0.9%氯化钠溶液复苏策略对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PICU的47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5例,A组接受标准治疗加0.9%氯化钠溶液复苏,B组接受标准治疗加乳酸林格溶... 目的:探讨平衡盐溶液与0.9%氯化钠溶液复苏策略对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PICU的47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5例,A组接受标准治疗加0.9%氯化钠溶液复苏,B组接受标准治疗加乳酸林格溶液复苏。收集并比较氧合指数、血清肌酐、尿素、乳酸、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儿童死亡风险(PRISM)Ⅲ评分和28 d死亡率。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果:2组患儿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 h相比,A组患儿液体复苏72 h时IL-6和PRISMⅢ降低(P<0.05和P<0.01),其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8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且B组改善程度高于A组(P<0.05~P<0.01)。此外,治疗72 h后,B组患儿血清肌酐、血尿素、IL-6、IL-10、TNF-α浓度低于A组(P<0.05)。主坐标分析揭示了2组样本的显著不同聚类;按LDA评分排序物种:A组依次为梭菌目、梭菌属、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和粪杆菌,B组依次为拟杆菌门、拟杆菌目和厚壁菌门。结论:平衡盐溶液是脓毒症儿童有效的液体复苏策略,其可能通过改变患儿胃肠道内的细菌生态学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平衡盐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液体复苏 儿童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结构与炎症反应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昭怡 王六菊 +2 位作者 徐梅先 白新凤 曹利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4,共8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感染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设为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感染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设为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患儿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外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将大便菌群相对丰度与WBC计数、CRP、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属水平上,脓毒症组阿克曼氏菌属、瘤胃球菌属及另枝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非脓毒症组,肠球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门水平上,脓毒症患儿小儿危重症评分≤70分组以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37.46%),71~80分组和81~90分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分别为72.20%、43.88%)。属水平上,18例标本中5例标本单一菌群相对丰度超过50%。脓毒症组WBC计数、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属水平上,脓毒症组瘤胃球属、另枝杆菌属、副萨特氏菌属相对丰度与WBC计数、CRP、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肠球菌属相对丰度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相对丰度与CRP、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链球菌属相对丰度与WBC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呈紊乱状态,且随病情程度不同具有特征性;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 相关性 儿童
下载PDF
新型STAT3基因突变致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梅先 刘刚 +2 位作者 曹利静 耿文锦 郭艳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99-2603,共5页
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VI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反复细菌感染、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多基因和多因子病因学特征,但少数患者发现单个基因的致病性突变... 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VI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反复细菌感染、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多基因和多因子病因学特征,但少数患者发现单个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其中STAT3基因是新型CVID突变基因之一。本文报道1例以慢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STAT3基因突变的CVID婴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通过本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STAT3基因突变相关的CVID发病、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基因突变导致CVID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可变性免疫缺陷 STAT3基因突变 临床表现 病例报告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剂量血液滤过治疗小儿脓毒症休克的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石晓娜 徐梅先 +2 位作者 孙素真 李君娥 刘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血液滤过治疗小儿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小儿脓毒症休克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组各20例;所有患儿均在确诊为脓毒症休克的6 h内进组进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血液滤过治疗小儿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小儿脓毒症休克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组各20例;所有患儿均在确诊为脓毒症休克的6 h内进组进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A组置换量为65 mL·kg^(-1)·h^(-1),B组置换量为50 mL·kg^(-1)·h^(-1),C组置换量为35 mL·kg^(-1)·h^(-1);对比3组接受血液滤过0 h、24 h、48 h、72 h的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动脉血乳酸、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和TNF-ɑ)、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并统计3组28 d病死率。结果 3组氧合指数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升高幅度依次为A组、B组和C组;血清肌酐A组和B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C组上下波动;血尿素氮A组呈逐渐下降,B组和C组上下波动;3组IL-6呈逐渐下降趋势,降幅依次为A组、B组和C组;3组IL-10均呈先升高,后降低;TNF-ɑA组和B组逐渐降低,C组先升高,后降低;以上6项指标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T、血乳酸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依次为A组、B组和C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病死率A组10.0%,B组30.0%,C组50.0%,A组病死率最低,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组能较好地改善脓毒症休克患儿氧合及肾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降低其病死率和提高其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液滤过 儿童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对第3期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梅先 曹利静 +3 位作者 耿文锦 刘刚 孙慧 郭艳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分析第3期手足口病患儿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机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入院时病情符合第3期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血管活性药物(米力农联合酚妥拉明)开始应用的时间,将患儿分为早期... 目的分析第3期手足口病患儿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机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入院时病情符合第3期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血管活性药物(米力农联合酚妥拉明)开始应用的时间,将患儿分为早期组(入院后2 h之内应用,n=32)、中期组(入院后2~6 h之内应用,n=28)、晚期组(入院后6 h之后应用,n=26)。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测3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脑钠肽(BNP)水平。记录3组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指标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计算各组治疗72 h内有效率。结果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167)。治疗24 h后,3组患儿心率、血压、呼吸频率、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LVEF的改善最显著(P<0.0167)。早期组LVEF、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恢复至正常时间短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167)。治疗24 h后,早期组BNP水平低于中期组及晚期组(P<0.05)。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尽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病情进展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血管活性药物 转归 儿童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结合疏通矫正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
14
作者 王泽熙 刘帅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疏通矫正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10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52例)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疏通矫正手法治疗...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疏通矫正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10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52例)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疏通矫正手法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下肢痉挛肌群(左腓肠肌、右腓肠肌、左内收肌、右内收肌)表面肌电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疏通矫正手法治疗,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下肢痉挛肌群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疏通矫正手法 痉挛型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危重型手足口病儿童炎症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利静 耿文锦 +3 位作者 徐梅先 霍习敏 王晓冬 石晓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于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炎症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36例HFMD第4期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VVH治疗组,每组18例。CVVH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CVVH治疗。于治疗前、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于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炎症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36例HFMD第4期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VVH治疗组,每组18例。CVVH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CVVH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4h、48h检测外周静脉血IL-2、IL-6、IL-10、TNF-α、乳酸浓度以及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24h后,常规治疗组血IL-2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VVH组血IL-2、IL-6、IL-10、TNF-α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48h后,两组各炎症因子浓度较治疗前和治疗24h均明显降低(P<0.01),且CVVH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48h后两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血乳酸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高(P<0.01);CVVH组除收缩压以外的其他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能有效清除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同时能降低心率、静脉血乳酸,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血液滤过 炎症因子 血流动力学 儿童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辅助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君娥 徐梅先 +5 位作者 刘刚 孙慧 郭艳梅 石晓娜 胡丽红 赵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7期3296-3300,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9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3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9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3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B组给予HHFNC,C组给予免疫球蛋白辅助HHFNC。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C组和B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患儿的发绀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短于B组和A组(P<0.05),治疗7 d后,C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高于B组和A组(P<0.05),C组和B组患儿的鼻损伤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NCPAP相比,HHFNC可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炎患儿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且可降低鼻损伤的发生率,联用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肺炎 免疫球蛋白 患儿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预测指标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新凤 徐梅先 《国际呼吸杂志》 2023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探索预测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发生的指标。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7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胸部CT表现将患儿分为... 目的探索预测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发生的指标。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7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胸部CT表现将患儿分为坏死性肺炎(NP)组67例和非NP组112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P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发生NP的预测价值。结果NP组住院天数多于非NP组[19(12,21)d比10(7,11)d],低氧血症、应用机械通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比例均大于非NP组[53.7%(36/67)比37.5%(42/112)、6.0%(4/67)比0(0)、31.3%(21/67)比10.7%(12/112)],支气管镜下改变包括黏膜糜烂、大量分泌物栓塞、支气管塑形、灌洗液脓性浑浊、支气管闭塞比例均大于非NP组[80.6%(54/67)比33.9%(38/112)、77.6%(52/67)比51.8%(58/112)、9.0%(6/67)比0.9%(1/112)、55.2%(37/67)比28.6%(32/112)、6.0%(4/67)比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P组胸腔积液、脓胸、气胸比例均高于非NP组[61.2%(41/67)比34.8%(39/112)、7.5%(5/67)比0(0)、34.3%(23/67)比13.4%(15/112)],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疹和关节肌肉表现并发症比例也高于非NP组[16.4%(11/67)比5.4%(6/112)、7.5%(5/67)比0.9%(1/112)、16.4%(11/67)比4.5%(5/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P组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D-D)、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LDH)均高于非NP组[12.6(10.6,13.6)×10^(9)/L比11.1(9.4,13.5)×10^(9)/L、2.13(1.99,2.51)mg/L比1.69(1.50,1.95)mg/L、42.5(37.8,51.6)mm/1 h比41.7(31.6,48.1)mm/1 h、429.8(389.5,467.8)U/L比349.7(308.4,396.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D增高、LDH增高是MP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0,95%CI:1.282~1.662,P<0.001;OR=1.011,95%CI:1.004~1.017,P=0.001)。D-D、LDH对MPP患儿发生NP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95%CI:0.796~0.906,P<0.001)、0.764(95%CI:0.690~0.837,P<0.001)。当D-D的最佳截断值为1.795 mg/L时,敏感度为66.1%,特异度为91.0%;当LDH的最佳截断值为393.500 U/L时,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74.6%。结论当MPP患儿出现D-D>1.795 mg/L、LDH>393.500 U/L时,需警惕MPN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坏死性 肺炎支原体 儿童 D-二聚体 乳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发热、腹胀、多浆膜腔积液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利静 霍习敏 +2 位作者 徐梅先 王晓明 孙素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特征的肿瘤,为类似病例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发热、精神差、腹胀、水肿就诊的患儿,总结其入院临床特点及检查结果,按病情演变分阶段进行讨论,分析可能的病因,... 目的探讨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特征的肿瘤,为类似病例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发热、精神差、腹胀、水肿就诊的患儿,总结其入院临床特点及检查结果,按病情演变分阶段进行讨论,分析可能的病因,调整治疗方案,完善后续检查项目,追踪最终诊断结果。结果入院后先后行CT、B型超声,均提示心包积液、胸腹腔积液,心功能减低。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出现偏瘫,头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静脉造影提示脑梗死,给予对症治疗。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心包积液增多,大动脉根部实性低回声团块包绕,肺动脉管壁僵硬,左右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颈、胸部增强CT提示上纵隔占位性病变。转诊上级医院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髓系肉瘤。结论儿童存在不明原因的多浆膜腔积液时需全面分析,尽量用一元论解释病情,不能明确病因时应进行必要的多次重复检查,警惕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浆膜腔积液 心力衰竭 脑梗死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