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与儿童脓毒症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刘亚平 徐梅先 +2 位作者 高蕾 白新凤 闫玉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目的 了解脓毒症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究血清维生素D与儿童脓毒症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非脓毒... 目的 了解脓毒症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究血清维生素D与儿童脓毒症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非脓毒症组。测定两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的差异及脓毒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价值。结果 (1)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脓毒症组(Z=-5.740,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4^(+)/CD8^(+)呈正相关(r=0.308、0.264、0.272,P<0.05)。(3)单因素分析提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PCIS评分、PSOFA评分、LAC及CD4^(+)/CD8^(+)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Z/t值分别为-4.138、-4.390、-4.582、-3.000和-2.2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PCIS评分是脓毒症28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0.732(0.540~0.993)、0.785(0.642~0.960)。维生素D联合PCIS评分的AUC为0.941[95%CI(0.886~0.995)],截断值为0.226时,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4.4%。结论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脓毒症患儿的免疫功能,血清维生素D水平是预测脓毒症患儿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与PCIS评分两者联合,可提升对儿童脓毒症28d死亡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 维生素D 免疫 预后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科危重症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英谦 胡皓夫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54-1055,共2页
关键词 急症 肾替代疗法 儿童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改 王志华 +7 位作者 段红年 徐欢 马江涛 刘鑫惠 刘佳琪 李宁 常春鹏 郝京霞 《胃肠病学》 2017年第4期224-228,共5页
背景: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及其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在一系列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体外培养制备肠单层上皮屏障模型... 背景: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及其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在一系列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体外培养制备肠单层上皮屏障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H_2O_2组(500μmol/L H_2O_2)和低浓度(500 U/mL)、高浓度(3 000 U/mL)乌司他丁治疗组并予相应处理。检测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和荧光素钠透过率评估上皮屏障功能,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和定位,透射电镜观察紧密连接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_2O_2组Caco-2细胞单层上皮MDA水平、荧光素钠透过率明显升高,SOD活性、TEER、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H_2O_2组细胞刷状缘受损,细胞间连接模糊,ZO-1、occludin蛋白分布断续不完整,荧光强度低。乌司他丁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H_2O_2组显著改善(P<0.05),高浓度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乌司他丁对H_2O_2诱导的肠单层上皮屏障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以及调节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过氧化氢 肠黏膜屏障 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部
下载PDF
昏迷患儿2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波 张英谦 +1 位作者 魏艳苏 胡皓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昏迷患儿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危重昏迷患儿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关系。结果颅内感染是小儿昏迷的常见病因,昏迷患儿常伴有惊厥,病因明确的浅昏迷患儿不良预后率较病因不明及深昏迷患儿明显减低。结论... 目的探讨昏迷患儿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危重昏迷患儿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关系。结果颅内感染是小儿昏迷的常见病因,昏迷患儿常伴有惊厥,病因明确的浅昏迷患儿不良预后率较病因不明及深昏迷患儿明显减低。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对减少小儿昏迷的发生率极为重要,Glasgow≤4分往往提示预后很差,对浅昏迷者应积极处理包括病因处理和对症处理,尽量避免昏迷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脑损伤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王改 王志华 +7 位作者 段红年 徐欢 马江涛 刘鑫惠 刘佳琪 李宁 常春鹏 郝京霞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Caco-2细胞至形成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终体积浓度10%)和不同浓度乌司他丁治疗组(750 U/mL、1 500 U/mL、3 000 U/mL)。测定单层上皮的跨上皮细...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Caco-2细胞至形成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终体积浓度10%)和不同浓度乌司他丁治疗组(750 U/mL、1 500 U/mL、3 000 U/mL)。测定单层上皮的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及荧光素钠透过率,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在细胞单层的定位及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对比,乙醇组单层细胞的TEER降低(P<0.001);荧光素钠透过率升高(P<0.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ZO-1蛋白表达断续不完整,荧光强度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Z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透射电镜结果示细胞刷状缘受损,排列紊乱,细胞间连接模糊。乌司他丁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改善(P均<0.05),其中3 000 U/mL乌司他丁组的改善最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单层上皮细胞屏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乙醇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6
作者 张英谦 杨娟 黄波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6期1467-1469,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救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患者时可有效阻断急性感染—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延...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救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患者时可有效阻断急性感染—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延缓疾病的发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MODS的一部分,因此,ARDS患者采用CBP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现将CBP在治疗ARDS中的作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病因及与TRPV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小宁 杨娟 +7 位作者 罗征秀 罗健 任洛 李博 陈坤华 符州 陆权 刘恩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病因及与瞬时感受器离子通道受体1(TRPV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195例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首次就诊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以明确病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 目的研究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病因及与瞬时感受器离子通道受体1(TRPV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195例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首次就诊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以明确病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其进行TRPV1基因rs222747、rs222748、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205例健康或无慢性咳嗽的外科患儿作为对照。结果 195例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病因分布如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96例(49.2%)、CAV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CVA+UACS)48例(24.6%)、感染后咳嗽34例(17.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7例(8.7%)。TPPV1基因rs222747、rs222748、rs8065080位点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rs222747(CC、GC、GG);rs222748(CC、TC、TT);rs8065080(CC、TC、TT)。rs22274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故未进行下一步分析。慢性咳嗽组和对照组比较rs222748位点、rs806508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经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中CVA、UACS、感染后咳嗽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TRPV1基因rs222748和rs8065080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瞬时感受器离子通道受体1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