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秋香 李华 吴贵恺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7期2452-2454,共3页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围术期 癌症
下载PDF
结直肠癌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中TAZ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增殖相关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军 王红钰 +7 位作者 徐晋珩 张志勇 吴肖 程健 张超 郑宝军 施华 冯俊伟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检测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2种组织中增殖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16、P21、细胞周期素(Cyclin)E1的表达,并对TAZ与这些增殖相关蛋白的关系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免疫组化(SP)... 目的检测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2种组织中增殖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16、P21、细胞周期素(Cyclin)E1的表达,并对TAZ与这些增殖相关蛋白的关系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62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石蜡组织标本的TAZ、PCNA、P16、P21、Cyclin E1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灶中TAZ、PCNA、Cyclin E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均P<0.05),P16、P2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原发灶(均P<0.05)。TAZ、PCNA、P16、P21、Cyclin E1在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5、0.450、0.335、0.376、0.281,均P<0.05)。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TAZ与PCNA、P16、P21、Cyclin E1之间表达均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TAZ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发生变化,但有一定规律,该蛋白可能通过调节增殖相关蛋白促进了结直肠癌进展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 转移 TAZ 增殖相关蛋白
下载PDF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月明 张志勇 +3 位作者 刘丽云 徐晋珩 冯俊伟 王爱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ll lymphoma,EA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AT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Ⅰ型EATL主要由中等至较大的肿瘤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多角形,... 目的探讨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ll lymphoma,EA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AT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Ⅰ型EATL主要由中等至较大的肿瘤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多角形,核仁明显。Ⅱ型EATL瘤细胞形态单一,体积中等或偏小,核圆形、深染,核碎屑和坏死常见。两种类型EATL背景中均可见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且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3、CD43、TIA-1,不表达CD4、CD5、CD20、CD79a。Ⅱ型EATL弥漫表达CD56和CD8,Ⅰ型EATL不表达CD56和CD8,Ki-67增殖指数均>70%,EBERs原位杂交阴性。7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例患者术后10个月内死亡,3例患者术后18个月内死亡。结论 EATL是一种罕见的源于肠道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发热及腹部包块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发生肠穿孔。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胃肠道淋巴瘤 CD56 CD8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D10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邵建富 王敬瑄 +1 位作者 郑宝军 冯俊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725-2727,共3页
目的研究CD105在胃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生长、转移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微血... 目的研究CD105在胃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生长、转移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外周血中ICAM-1的水平。结果 MVD和ICAM-1在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胃癌组中MVD和ICAM-1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或<0.01),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以CD105标记的MVD和ICAM-1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判断胃癌的生长、转移、分期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105 微血管密度 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CD44v6和IC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建富 王敬瑄 +1 位作者 郑宝军 冯俊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2期3370-3372,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胃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进行检... 目的探讨正常胃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CD44v6和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CD44v6和ICAM-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在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联合检测CD44v6和IC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CD44v6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ICAM-1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上述两指标,能明显提高检测胃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准确的判断胃癌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V6 ICAM-1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钟轩 王爱军 +3 位作者 王红钰 冯俊伟 郑宝军 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DHA组、CDDP组和DHA+DDP联用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凋亡的百分...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DHA组、CDDP组和DHA+DDP联用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凋亡的百分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Cyclin D1、P21、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HA和CDDP都能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DHA+CDDP组抑制强度明显高于单一药物处理组,二者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DHA和CDDP均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DHA+CDDP作用组停滞在G1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独DHA或CDDP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HA或CDDP处理组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21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DHA+CDDP组细胞Cyclin D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P21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用组(P<0.01)。结论 DHA与CDDP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和上调P21、Caspase-3基因表达,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青蒿素 顺铂 胃癌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钟轩 王红钰 +2 位作者 郑宝军 王爱军 冯俊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行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71例。所有患者应用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CAF 1.2Gy/f...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行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71例。所有患者应用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CAF 1.2Gy/f,每日2次,每次间隔6h,卡培他滨850ms/m2,每日2次,口服。放疗结束后化疗2个疗程。结果 7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重度腹泻停止化疗,退出研究。6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1例(15.94%),部分缓解42例(60.87%),病情稳定12例(17.39%),病变进展4例(5.80%),临床总有效率为76.81%。患者1年生存率为84.06%,局部控制率为59.64%;2年生存率为62.32%,局部控制率为42.64%。患者经过再次化疗后T淋巴细胞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2例(2.90%)、肾功能损伤1例(1.49%)、消化道反应21例(30.43%)、周围神经炎8例(11.59%)。所有不良反应均小于Ⅳ级,均可耐受。结论 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对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超分割 卡培他滨 直肠癌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志荣 李华 潘立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62例进行治疗。①采用高压空气舱,空气加压0.18~0.20MPa;用面罩接氧气呼吸器后吸氧30min,共2次,中...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62例进行治疗。①采用高压空气舱,空气加压0.18~0.20MPa;用面罩接氧气呼吸器后吸氧30min,共2次,中间休息10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10个疗程。②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均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抗感染、神经细胞营养剂、促醒剂及对症支持疗法。③护理方法,采用入舱前后护理。结果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PVS患者基本痊愈27例(43.5%),明显好转18例(29.0%),好转8例(12.9%),无效9例(14.5%),总有效率85.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能促进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苏醒和生命功能的维持。做好入舱前的护理及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的护理,可减轻或消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人状态 高压氧 护理
下载PDF
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进 李宗涛 +2 位作者 盛树海 刘广寅 赵魁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19-519,共1页
关键词 表阿霉素 乳腺癌
下载PDF
MRI在直肠癌肠壁外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勇 王爱军 +3 位作者 郑宝军 张志勇 王海平 马梦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经纤维结肠镜活检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MRI检查,检查后1周内按TME原则行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有脉管瘤栓的患者再行免疫...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经纤维结肠镜活检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MRI检查,检查后1周内按TME原则行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有脉管瘤栓的患者再行免疫组化以区分是血管瘤栓还是淋巴管瘤栓。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肠壁外血管的评估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MRI正确评估5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2例。统计分析显示MRI和病理学对肠壁EMVI的评估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44,P=0.000)。结论 MRI对直肠癌肠壁EMVI能够提供较好的评估,有助于临床上挑选出能够受益于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直肠癌 肠壁外血管侵犯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相关辅助检查和术式选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尚方剑 郑宝军 王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585-4590,共6页
随着饮食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直肠癌患者数量日益增加。中低位直肠癌因其检查和治疗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中低位直肠癌临床治疗中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远端切缘(DRM)和环周切缘(CRM)。指出了二者在直肠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随着饮食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直肠癌患者数量日益增加。中低位直肠癌因其检查和治疗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中低位直肠癌临床治疗中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远端切缘(DRM)和环周切缘(CRM)。指出了二者在直肠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价值,叙述了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主要应用的辅助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简述了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与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的情况。提出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对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但仍然改变不了阴性切缘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总结了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现状,随着更多手术相关技术的发展,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指出低位前切除术(LAR)虽能够保留括约肌和维持肠道连续性,但涉及肛门括约肌的浸润和阴性切缘的实现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也是值得肿瘤外科医师多加关注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远端切缘 环周切缘 肿瘤辅助疗法 磁共振成像 多学科综合治疗
下载PDF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华 宋旭东 +2 位作者 张晓霞 张志勇 朱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908-1909,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病变中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DX-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第二号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细...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病变中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DX-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第二号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细胞角蛋白5&6(CK5/6)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PDX-1mRNA的表达。结果 PDX-1蛋白和mRNA在乳腺癌管腔A型和管腔B型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和未分类型中的表达(P<0.05)。结论 PDX-1蛋白和mRNA在乳腺癌管腔A型和管腔B型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DX-1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分型的筛选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自噬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红钰 王爱军 +3 位作者 郑宝军 冯俊伟 施华 吴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394-3397,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DHA作用24、48和72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DHA作用24、48和72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DHA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自噬小体的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和LC3-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p-mTOR、PTEN、PI3K的表达变化。结果各浓度DHA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DHA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内酸性自噬小体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100μmol/L DHA作用细胞24 h,Beclin-1和LC3-Ⅱ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p-Akt、p-mTOR和PI3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TE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DHA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自噬负调控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自噬正调控蛋白PTE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青蒿素 胃癌 自噬
下载PDF
毫米波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中晚期癌痛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莉红 吴敏兰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23-524,共2页
①目的探讨毫米波与氦氖激光治疗中晚期癌疼痛的效果。②方法应用毫米波与氦氖激光治疗中晚期癌症60例。采用Z-I型毫米波治疗仪,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辐射头至于阿是穴或穴位;采用JZZ-Ⅳ型激光综合治疗仪,每日1次,用光纤照射皮肤表... ①目的探讨毫米波与氦氖激光治疗中晚期癌疼痛的效果。②方法应用毫米波与氦氖激光治疗中晚期癌症60例。采用Z-I型毫米波治疗仪,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辐射头至于阿是穴或穴位;采用JZZ-Ⅳ型激光综合治疗仪,每日1次,用光纤照射皮肤表面局部疼痛点或辨证取穴。③结果本组患者为癌症Ⅳ、Ⅴ级疼痛,毫米波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10次后,有效率为73%,其中33%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疼痛的效果。④结论毫米波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止痛效果迅速,且有效率高,可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氯氖激光 癌痛
下载PDF
外周血ARE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肖 王爱军 +6 位作者 王红钰 徐晋珩 郑宝军 程健 张超 施华 冯俊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双向调节蛋白(AREG)基因rs2291715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4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双向调节蛋白(AREG)基因rs2291715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4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AREG、CEA、CA50、CA242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AREG基因rs2291715位点的基因分布情况,按不同基因型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并观察按基因型分组后不同基因型外周血中AREG水平的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AREG基因rs2291715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中血清AREG、CEA、CA50、CA24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REG基因rs2291715位点存在C和G 2种等位基因,共发现3种基因型:GG(突变纯合子)、CG(突变杂合子)、CC(野生型)。病例组中CG、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36(95%CI:1.539,48.246)P=0.009]。结论 AREG基因rs2291715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双向调节蛋白 基因多态性 外周血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钰 王爱军 +4 位作者 刘萱 高宏 冯俊伟 郑宝军 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30-3134,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株分为6组,即SGC790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SGC7901 DHA组(25μmol/L ...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株分为6组,即SGC790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SGC7901 DHA组(25μmol/L DHA 100μl)、SGC7901 CDDP组(2.5μg/ml CDDP 100μl)、SGC7901 DHA+CDDP组(25μmol/L DHA和2.5μg/ml CDDP各100μl)、GES-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和GES-1 DHA组(25μmol/L DHA 100μl)。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以光密度(OD)值表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因子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水平,以各目的基因片段密度值/内参照β-actin密度值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耐药因子蛋白水平,以各目的蛋白条带吸光度值/内参照β-actin吸光度值表示。结果 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OD值分别为(0.77±0.14)、(0.58±0.13)、(0.52±0.12)、(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OD值与SGC7901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0、4.05和6.81,P<0.05)。GES-1对照组OD值为(0.79±0.13),GES-1 DHA组为(0.78±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MDR1、MRP1、GST-π、Bcl-2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和Bax 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1对照组与GES-1 DHA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强化疗药物CDDP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不同途径特异性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耐药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类 顺铂 胃肿瘤 细胞增殖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粘连中TGF-β_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郑进 陶映雪 宋旭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粘连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腹膜粘连模型,关腹前注射川芎嗪注射液(约为50mg/kg)和生理盐水;术后7d行二次开腹手术,链霉亲和素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粘连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ELIS...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粘连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腹膜粘连模型,关腹前注射川芎嗪注射液(约为50mg/kg)和生理盐水;术后7d行二次开腹手术,链霉亲和素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粘连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ELISA法)定量检测血液及腹腔积液中TGF-β1的浓度。结果川芎嗪组腹腔积液中的TGF-β1浓度(206.37±25.56ng/ml)明显低于模型组(293.42±29.61ng/ml)和生理盐水组(287.46±30.55ng/ml)(P<0.05)。粘连组织中染色强度和血液中的TGF-β1浓度值在模型组(244.98±31.47ng/ml)、生理盐水组(258.14±26.38ng/ml)和川芎嗪组(251.79±27.42ng/ml)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抑制腹腔积液中TGF-β1的表达,但对粘连组织和血液中的TGF-β1含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腹膜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下载PDF
直肠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勇 郑宝军 王爱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88-2388,共1页
患者,男,77岁,主因腹泻伴大便带血约2个月,于2015年5月13日入院。腹部查体:未见明显腹部阳性体征。结肠镜示:距肛门10-25 cm可见肿物环肠腔一周,质硬,易出血,取检5块。病理回报:结肠腺癌(低分化)。腹盆腔CT示:乙状结肠壁厚,扭曲。
关键词 神经鞘瘤 阳性体征 结肠腺癌 大便带血 腹盆腔 胃肠道间质瘤 肿大淋巴结 占位病变 神经纤维瘤 超声内镜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宏 李玉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7期3302-3304,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术后及干预10 d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术后及干预10 d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结直肠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临床护士皮肤撕裂伤相关知识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宏 李玉红 +1 位作者 杨丽芳 蒋琪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4期3423-3426,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临床护士掌握皮肤撕裂伤识别和预防知识的效果,为临床护士规范专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设定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结合案例的教学方法,对85名伤口护理小组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第一阶段由造口治疗...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临床护士掌握皮肤撕裂伤识别和预防知识的效果,为临床护士规范专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设定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结合案例的教学方法,对85名伤口护理小组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第一阶段由造口治疗师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讲解皮肤撕裂伤的定义、相关原因和分级标准等,共培训1.5 h,4周后进行第二阶段培训,采用以多媒体结合案例的教学方法培训1.5 h。每次培训完毕,发放不同表现的撕裂伤照片现场测验。使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卷并复核,成绩≥85分为合格。结果85名护士均在1 h内完成答题。第一阶段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法培训成绩合格率为5.88%,第二阶段以多媒体结合案例的培训方法培训成绩合格率为8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一阶段平均成绩为(69.95±10.37)分,低于第二阶段的(89.58±9.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475,P〈0.001)。不同护龄、学历、职称及工作环境的护士对皮肤撕裂伤的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方法分阶段培训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护士理解和掌握皮肤撕裂伤的识别和护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裂伤 效果评价 以讲授为主 多媒体结合案例教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