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如何改革传统中学体育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宏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第10期121-121,共1页
本文通过简单阐述传统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列举了促进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几项举措,以期为全面实现中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评价体系
下载PDF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宗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7期87-88,共2页
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取向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取向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教学实践 创新 合作 学习方式
下载PDF
让国学回归课堂 被引量:1
3
作者 薄艳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2期10-11,共2页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回归课堂,对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精髓至关重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合理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国学精...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回归课堂,对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精髓至关重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合理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国学精髓,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回归课堂 多种模式 创设氛围
下载PDF
在研讨中充盈 在反思中升华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3期21-21,共1页
为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和参与课堂的能力,避免两极分化,我校推行并实施了三步走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相当值得重视和推荐的地方,对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步都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赋权于学生。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课前投入 分组交流
下载PDF
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被引量:2
5
作者 耿久文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10期18-18,共1页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地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我应用了分组教学的方法:首先要选好组长。其次,在具体分组操作中,注意几个原则。让小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并且形成良性...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地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我应用了分组教学的方法:首先要选好组长。其次,在具体分组操作中,注意几个原则。让小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并且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分组 理念规则 竞争 合作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好语感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俊肖 《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第16期135-135,共1页
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感
下载PDF
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精彩
7
作者 田秀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7期15-15,13,共2页
课堂学生评价主要指课堂教学内部即时的评价策略,它通常与教学的过程连在一起。课堂评价策略运用得当,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课堂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微笑评价、无痕评价、激励评价、即时评价等等。
关键词 课堂学习评价 微笑评价 无痕评价 激励评价
下载PDF
化学新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浅谈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的结合
8
作者 刘志民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3期185-185,共1页
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常规演示实验机会并不太多,而且由于实验设备的局限,许多实验过程只能省略。在实验中,教师操作学生看,不能保证每个同学亲自动手,不同程度低影响了他们对实验的积极性。微型化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常规演示实验机会并不太多,而且由于实验设备的局限,许多实验过程只能省略。在实验中,教师操作学生看,不能保证每个同学亲自动手,不同程度低影响了他们对实验的积极性。微型化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 传统实验 相辅相成
下载PDF
巧用化学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9
作者 郑玉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3期130-130,共1页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观摩、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创设情境 创造兴趣
下载PDF
动静相生 营造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点滴思考
10
作者 张庆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6期35-35,共1页
外显热闹的课堂忽视了数学学科特点,不利于数学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静相生"的习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静心、独立地思考,追求课堂的灵动、有效,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呈现出一... 外显热闹的课堂忽视了数学学科特点,不利于数学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静相生"的习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静心、独立地思考,追求课堂的灵动、有效,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呈现出一种无声胜有声之美,真正彰显出课堂的活力,促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有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相生 静思质疑 课堂
下载PDF
作文指导课中的一盏灯
11
作者 杨素慧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5期65-66,共2页
本文论述的是教师写好下水文在作文指导课中的作用。文章从游泳的例子写起,既强调教师写好下水文的作用,又解释清楚什么是下水文。接下来从现代的新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下水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刘国正先生的一段话,沈从文教学实... 本文论述的是教师写好下水文在作文指导课中的作用。文章从游泳的例子写起,既强调教师写好下水文的作用,又解释清楚什么是下水文。接下来从现代的新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下水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刘国正先生的一段话,沈从文教学实例,我一个老教师一堂课的亲身经历,来论证教师必须也应该写好下水文。最后,号召教师写好并运用好下水文,为学生顺利成长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文 传授 作文技法 激发心智 科学建议 指路明灯
下载PDF
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花蕾
12
作者 董茂军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5期58-58,共1页
本文主要谈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会使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及责任感教育很巧妙地渗透到学生心中。本文为此列举了许多鲜活例子,如:利用《... 本文主要谈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会使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及责任感教育很巧妙地渗透到学生心中。本文为此列举了许多鲜活例子,如:利用《最后一课》《斑羚飞渡》《敬畏生命》和《散步》进行德育教育。总之,可利用的课文很多,愿广大教师在大语文的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育人教育 生命意识 责任感
下载PDF
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之我见
13
作者 刘久梅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7期33-33,共1页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缕缕春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必须让阅读教学独立起来。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缕缕春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必须让阅读教学独立起来。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当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时,学生活动愈是反映学生的个性,就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教师就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研究性 阅读
下载PDF
教学机智在课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晓宇 《学周刊(上旬)》 2012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是不论是出现哪种情况的意外事件.教师都必须要对这些意外事件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使意外事件迅速得到解决.保证课...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是不论是出现哪种情况的意外事件.教师都必须要对这些意外事件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使意外事件迅速得到解决.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学机智就是教学智慧的体现.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教师要将其灵活运用.才能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延展。因此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 应用 意外事件 共同参与 教学过程 教学智慧 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