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超声在盆腔肿瘤髂内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怡红 赵志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盆腔肿瘤髂内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将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42例,术前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髂内淋巴结情况,记录所发现淋巴结数量和大小,术中对切除髂内区组织内的...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盆腔肿瘤髂内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将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42例,术前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髂内淋巴结情况,记录所发现淋巴结数量和大小,术中对切除髂内区组织内的淋巴结进行分离并测量记录送病理检查,与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39例患者髂内淋巴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准确率为92.8%(39/42),漏诊2例,误诊1例,其中11例患者存在髂内淋巴结转移,超声准确诊断9例;无转移患者31例,超声准确诊断30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可有效诊断盆腔肿瘤髂内淋巴结转移,对肿瘤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阴道 盆腔肿瘤 转移 髂内淋巴结
下载PDF
唐山地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与普通发热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2
作者 张明辉 张晓春 +1 位作者 顾占国 吕立丽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147-3148,共2页
对2009年10月23日至12月22日唐山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3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相同时间段内的季节性甲型H3流感以及普通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诊... 对2009年10月23日至12月22日唐山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3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相同时间段内的季节性甲型H3流感以及普通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诊断依据参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1]标准: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故36例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均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流感病毒A型 H3亚型 流感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与传统盲穿方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志国 张娟 +2 位作者 胡万宁 蔡海峰 梁永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473-347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与传统盲穿方法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的效果。方法 96例拟行单侧SGB患者,分为超声引导下SGB组(U组48例),盲穿SGB组(M组48例),比较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霍纳征发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与传统盲穿方法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的效果。方法 96例拟行单侧SGB患者,分为超声引导下SGB组(U组48例),盲穿SGB组(M组48例),比较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霍纳征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后起效及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在各方面均较传统盲穿有明显优势,是进行SGB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传统穿刺
下载PDF
胸水MIC-1、VEGF、CEA含量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洪焕 韩素桂 +5 位作者 刘启为 田立斌 杨占奎 刘洪梅 袁亚军 李国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476-477,共2页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约20%~30%[1]。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明确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4~9个月[2]。胸膜穿刺活检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检测胸腔积液的金标准,其特异性高,但是具有创伤性,操作上也较繁琐,...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约20%~30%[1]。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明确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4~9个月[2]。胸膜穿刺活检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检测胸腔积液的金标准,其特异性高,但是具有创伤性,操作上也较繁琐,因此,临床上需寻求更简便、快速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VEGF CEA 胸腔积液 鉴别价值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C-1)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洪焕 韩素桂 +6 位作者 刘启为 田立斌 杨占奎 黄彩云 刘洪梅 袁亚军 李国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216-216,218,共2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及早诊断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PHC的价值已得到肯定,但仍有20% ~40%的PHC患者AFP阴性或水平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及早诊断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PHC的价值已得到肯定,但仍有20% ~40%的PHC患者AFP阴性或水平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C-1含量,探索其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癌性胸腔积液胱抑素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继兴 杨雅静 +2 位作者 李欢 赵刚 李会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00-1701,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积液胱抑素C(Cystatin 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及其与治疗的关系。方法检测39例炎性胸腔积液和121例癌性胸腔积液中的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癌性胸腔积液Cystatin C和suPAR水平较炎...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积液胱抑素C(Cystatin 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及其与治疗的关系。方法检测39例炎性胸腔积液和121例癌性胸腔积液中的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癌性胸腔积液Cystatin C和suPAR水平较炎性胸腔积液增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手术的患者与未手术的患者比较,癌性胸腔积液的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减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癌性胸腔积液Cystatin C和suPAR水平较炎性胸腔积液增高,与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具有相关性。癌性胸腔积液Cystatin C和suPAR水平有可能成为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对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血清胱抑素C 可溶性尿激酶受体
下载PDF
持续动脉压力波形监测在PCI术中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屈海宏 钟雪莲 徐双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压力波形监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给予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中给予持续动脉压力波形监测,通过术中密切观测动脉压力波形的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压力波形监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给予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中给予持续动脉压力波形监测,通过术中密切观测动脉压力波形的变化情况以及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情况来提醒术者做相应注意和处理。结果:80例患者中62例动脉压力波动在正常范围内波动;30例患者出现心肌下后壁梗死,其中1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压下降,10例患者在动脉血压显著降低的同时伴有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交界性早搏,需立即采用临时起搏器保护,1例患者动脉压力嵌顿,引起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通过改变导管位置后,症状缓解。结论:通过观察PCI术中动脉压力波形的变化情况,并早期做出异常判断而提醒术者及时解除危险的发生,降低了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了急诊PCI手术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动脉压力波形 再灌注心律失常 护理
下载PDF
hsa_circ_0008934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治疗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晶晶 石鹏 +5 位作者 蒋楠 王宏 常猛 崔志超 谷峥 马杰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1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hsa_circ_0008934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行NACT的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hsa_circ_0008934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行NACT的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8934的表达情况。根据hsa_circ_0008934在TNBC中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n=73)和低表达组(n=53),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将hsa_circ_0008934变量纳入和剔除分别建立NACT后TNBC未完全缓解的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TNBC组织中hsa_circ_000893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Ⅱ+Ⅲ期、有脉管瘤栓、肿瘤直径≥5cm、区域淋巴结转移、hsa_circ_0008934高表达、MP分级1~3级是NACT后TNBC未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hsa_circ_0008934表达变量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hsa_circ_0008934高表达的TNBC患者对NACT治疗反应不佳,且预后较差。hsa_circ_0008934表达水平可能提示TNBC患者NACT的反应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_circ_0008934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癌中Id3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9
作者 张德才 张景华 +2 位作者 汪萍 何津 牛凤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953-2956,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Id3 mRNA进行检...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Id3 mRNA进行检测。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d3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2-△CT值分别为5.775 7±1.566 4、1.109 6±0.014 5。乳腺癌组织的Id3 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其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379,P=0.008),而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Id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可能与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3基因 乳腺癌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1例
10
作者 王哲彦 尉迟浩男 +1 位作者 马小兵 李红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4,共2页
患者女性,34岁,发现左手虎口区肿物1年余,明显增大1个月。查体:左手虎口区可扪及皮下肿物,大小为3 cm×2 cm×2 cm,质地硬,活动度差。X线示左手虎口区皮下软组织内有分叶状实性肿块。手术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位于拇指深肌肉下... 患者女性,34岁,发现左手虎口区肿物1年余,明显增大1个月。查体:左手虎口区可扪及皮下肿物,大小为3 cm×2 cm×2 cm,质地硬,活动度差。X线示左手虎口区皮下软组织内有分叶状实性肿块。手术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位于拇指深肌肉下方,与掌骨骨膜粘连,边界不清。病理检查眼观:不规则组织一堆,大小为3.5 cm×2cm×2 cm,切面灰白色,质中等硬。镜检:大部分区域瘤细胞稀少,呈单个散在条索状排列。在肿瘤细胞相对集中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几种肝癌诊断预测相关标记物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宋海 张柏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797-1798,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诊断预测 标记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成侠 冯志刚 +2 位作者 刘艳芬 刘东芳 訾建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0期1227-1228,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方法用SCC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正常健康组RDW值。结果轻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中重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RDW值分别为15.43和15.3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方法用SCC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正常健康组RDW值。结果轻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中重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RDW值分别为15.43和15.3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RDW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肿瘤相关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文传递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含量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艳红 韩素桂 +2 位作者 刘洪梅 高华 李玉柱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742-744,共3页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Ⅰ(MIC-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6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MIC-1和AFP-L3含量,分析二者联合检测...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Ⅰ(MIC-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6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MIC-1和AFP-L3含量,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L3浓度为(127.12±51.4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7.11±7.26) ng/ml(P< 0.001),以AFP-L3> 38.0 ng/ml为临界值时,灵敏度为85.34%(99/116),特异度为88.33%(53/60),诊断准确度为86.36%(152/176);原发性肝癌组MIC-1浓度为(3140.43±1138.2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01.88±302.34) pg/ml(P<0.001),灵敏度为91.38%(106/116),特异度为85.00%(51/60),诊断准确度为89.20%(157/176).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3.62%(97/116),特异度为91.67%(55/60),诊断准确度为86.36%(152/176).结论 MIC-1联合AFP-L3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甲胎蛋白异质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