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转移癌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齐凤琴 郭小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转移癌 红色斑丘疹 临床资料 阴囊水肿 自觉症状 腹股沟 皮疹
下载PDF
丹参酮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富学东 齐凤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4-515,共2页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非炎性皮损(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及丘疹、脓疱、囊肿等炎性皮损。该病常迁延数年,除了对容貌的影响外,对患者心理也产生影响。我科采用口服丹参酮联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现将...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非炎性皮损(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及丘疹、脓疱、囊肿等炎性皮损。该病常迁延数年,除了对容貌的影响外,对患者心理也产生影响。我科采用口服丹参酮联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阿达帕林凝胶 痤疮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2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黄丽萍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311-2313,2316,共4页
目的评价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89例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107例,荨麻疹患者81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1例)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 (1)过敏原检测结果提示,尘螨、花粉仍然是致病性较强的致敏原。(2)特异... 目的评价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89例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107例,荨麻疹患者81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1例)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 (1)过敏原检测结果提示,尘螨、花粉仍然是致病性较强的致敏原。(2)特异性脱敏治疗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65%、85.19%、88.1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有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7例)起效时间(5.54±2.56)周,治疗有效的荨麻疹患者(69例)起效时间(6.20±2.71)周,治疗有效的哮喘患者(89例)的起效时间(5.02±2.28)周。其中哮喘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荨麻疹组(P<0.05);年龄≤18岁患者起效时间为(4.69±1.73)周,年龄>18岁患者起效时间(5.66±2.63)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复发率分别为21.65%、20.29%、23.6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复发3例,年龄>18岁复发53例。低年龄组率复发明显低于高年龄组。(5)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复发时间分别为(5.91±1.46)月,(5.80±0.97)月,(5.53±1.60)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复发时间(6.5±0.87)月,年龄>18岁复发时间(5.7±1.4)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89例患者中仅有1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特异性脱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荨麻疹 特异性脱敏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脉冲CO_2激光与微波治疗睑黄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2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李云霞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355-1357,共3页
目的观察脉冲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50例睑黄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评价治疗后的有效率,包括疼痛感、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在内的... 目的观察脉冲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50例睑黄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评价治疗后的有效率,包括疼痛感、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在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1次治疗后治愈率达86.7%,2次治疗后治疗率达100%,而对照组经1次治疗后治愈率为40.0%,2次治疗后治愈率为60.0%,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4.0%,而对照组出现15例复发,复发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瘤安全高效,手术操作简便,在相同治疗次数的情况下,复发率明显降低,可作为睑黄瘤的常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脉冲 睑黄瘤 微波
下载PDF
微波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29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乔国煜 齐凤琴 《中国医药》 2010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295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1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每日4次,连用6周。对照Ⅰ组93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对照Ⅱ组90例,用微波消除...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295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1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每日4次,连用6周。对照Ⅰ组93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对照Ⅱ组90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在病灶基底部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每周2次,连续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首次治疗。结果首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82例,复发率26.78%;对照Ⅰ组治愈30例,复发66例;对照Ⅱ组治愈率73.33%,复发率26.67%。治疗组与对照Ⅱ组疗效相当,明显优于对照Ⅰ组。二次微波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可见治疗组与对照Ⅱ组复发率仍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首次治疗相比基本一致。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微波加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相比疗效相当,且给药方便,明显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微波 干扰素
下载PDF
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乔国煜 齐凤琴 《中国医药》 2010年第7期667-668,共2页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对照Ⅰ组80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Ⅱ组8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一次治疗.结果 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1.86%,复发奉8.14% 对照Ⅰ组治愈率55.00%,复发率45.00% 对照Ⅱ组治愈率73.17%,复发率2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Ⅱ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后给予复方鸦胆子糊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冶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微波 干扰素 复方鸦胆子糊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2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李云霞 《中国医药》 2015年第5期735-737,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唐山市协和医院确诊的掌跖脓疱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所有患者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唐山市协和医院确诊的掌跖脓疱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所有患者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Ⅰ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Ⅱ组给予卤米松封包患处,均每晚1次,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皮损评分,观察并比较3组疗效,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101例,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Ⅰ组32例、对照Ⅱ组35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和8周3组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0.9±0.6)、(0.4±0.6)分比(2.4±0.6)分,对照Ⅰ组:(1.2±0.6)、(0.7±0.7)分比(2.4±0.6)分,对照Ⅱ组:(1.1±0.7)、(0.8±0.7)分比(2.4±0.6)分;均P<0.01],治疗后4周3组间皮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皮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Ⅰ和Ⅱ组(均P<0.01).观察组、对照Ⅰ组和Ⅱ组治疗后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8.2% (30/34)、56.3% (18/32)和62.9%(22/35),治疗后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4.1%(32/34)、71.9%(23/32)和71.4% (25/35),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对照Ⅰ组和Ⅱ组复发率分别为5.9%(2/34)、25.0%(8/32)和22.9%(8/3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Ⅱ组(均P <0.05).结论 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与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及卤米松比较疗效更好,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复方甘草酸苷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
下载PDF
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富学东 齐凤琴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目的观察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BP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微波与咪喹莫特乳... 目的观察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BP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有效率及痊愈率,随访观察治疗后3、6、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2组微波治疗次数及咪喹莫特乳膏应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5%(19/21)比19.2%(5/26)、95.2%(20/21)比65.4%(17/26)、4.8%(1/21)比26.9%(7/26)](均P〈0.05);治疗后6、12个月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波治疗次数少于、咪喹莫特乳膏应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1)次比(4.2±1.9)次、(2.2±0.7)个月比(4.7±1.6)个月](均P〈0.01)。2组均有轻度不良反应出现,未影响继续治疗及局部功能。结论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可明显提高鲍温样丘疹病的疗效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温样丘疹病 光动力疗法 微波 咪喹莫特
下载PDF
增液消银汤对银屑病患者神经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齐凤琴 姜淑凤 富学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071-1071,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神经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增液消银汤 中草药治疗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中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陶茜 朱桢 +1 位作者 陈建国 李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2例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组织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VEGF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相关...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2例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组织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VEGF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坏死率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VEGF的表达水平是判断骨肉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VEGF 预后
下载PDF
内皮细胞增殖标志物Endoglin和PTEN基因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11
作者 朱桢 于笑涵 张素华 《中国医药》 2010年第5期481-482,共2页
实验表明,肿瘤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当实体肿瘤的大小超过1~2mm^3时就需要不断地有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提供养分、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研究发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速度比正常组织细胞快20~2000倍。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 实验表明,肿瘤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当实体肿瘤的大小超过1~2mm^3时就需要不断地有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提供养分、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研究发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速度比正常组织细胞快20~2000倍。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受体复合物成分之一的Endoglin及抑癌基因PTEN在肿瘤血管的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LIN PTEN 肿瘤新生血管 内皮细胞
下载PDF
erbB4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12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齐凤琴 张素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erbB4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52例皮肤鳞癌(其中1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41例无转移)、10例正常人皮肤标本中erbB4和PTEN蛋白表达。结果皮肤鳞... 目的观察并探讨erbB4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52例皮肤鳞癌(其中1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41例无转移)、10例正常人皮肤标本中erbB4和PTEN蛋白表达。结果皮肤鳞癌组中39例erbB4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5%;对照组中仅1例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比较,X^2=12.77,P〈0.01;皮肤鳞癌患者中在有淋巴结转移组erbB4蛋白阳性表达率(10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29%),两组阳性率比较,P〈0.05。PTEN蛋白在皮肤鳞癌组中25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8.08%,对照组10例均为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比较,X^2=9.20,P〈0.01;在鳞癌高分化组及中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57%、3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TEN阳性率(9.09%)明显低于无转移组(58.54%)(P〈0.01)。皮肤鳞癌erbB4蛋白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2,P〈0.01)。结论erbB4与FINN可能参与了皮肤鳞癌的发生、恶性进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PTEN蛋白 ERBB4 癌组织 淋巴结转移 阳性表达率 皮肤鳞癌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复方氟米松膏 掌跖脓疱病
原文传递
微波与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乔国煜 齐凤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908-909,共2页
关键词 微波治疗 液氮冷冻治疗 尖锐湿疣
原文传递
克痤隐酮凝胶外用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轻中度痤疮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富学东 齐凤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外用克痤隐酮凝胶联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5—10月期间在该科就诊的轻中度痤疮患者共9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克痤隐酮凝胶早晚各一次外用,同时口服丹参酮胶囊4... 目的探讨外用克痤隐酮凝胶联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5—10月期间在该科就诊的轻中度痤疮患者共9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克痤隐酮凝胶早晚各一次外用,同时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3次/d口服。连续8周。对照组仅采用克痤隐酮凝胶早晚各一次外用。比较二组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的皮疹数目及治疗疗效。结果 1治疗前后皮损数目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非炎性皮损由17.75±12.42降至6.92±4.72,炎性皮损由25.31±13.82降至6.27±3.09,总皮损43.06±17.47降至13.20±6.81。对照组治疗后非炎性皮损由16.91±11.39降至8.62±6.00,炎性皮损由24.13±14.07降至8.89±7.68,总皮损41.04±16.19降至17.51±11.24。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皮损数目对比:炎性皮疹及总皮损数目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56.86%;而对照组为30.04%,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5.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96%,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2%的患者在应用克痤隐酮凝胶时出现轻度皮肤发红干燥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恢复。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克痤隐酮凝胶外用联合丹参酮口服在轻中度痤疮中可显著减少皮损,临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胶囊 克痤隐酮凝胶 痤疮 治疗
原文传递
ND:YAG532nm激光治疗汗管瘤48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6期3972-3972,共1页
目的观察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汗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48例睑周汗管瘤患者接受ND:YAG532nm治疗,评价每次治疗后的有效率,包括疼痛感及色素沉着在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1次治疗后有效率为83.33%,2次治疗后增至95.8%,3次... 目的观察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汗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48例睑周汗管瘤患者接受ND:YAG532nm治疗,评价每次治疗后的有效率,包括疼痛感及色素沉着在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1次治疗后有效率为83.33%,2次治疗后增至95.8%,3次治疗达100%,大多数患者有轻度可耐受疼痛感,少数出现暂时性水肿,6例患者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观察3~6个月均消退。结论 YAG532nm激光治疗汗管瘤安全高效,可作为汗管瘤治疗一个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肿瘤/治疗 激光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