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生物标记物水平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亚争 赵建伟 +1 位作者 杨玉 张建伟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1930-193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碱酯酶(CHE)、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变化,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第...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碱酯酶(CHE)、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变化,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第一次因急性期脑梗死住院的患者206例,其中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1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同期于体检科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者中随机选择12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内采集静脉血,应用NIHSS评分,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CHE、NT-proBNP和D-dimmer水平,比较各因素的变化情况;预后良好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ACI组患者血清Hcy、NT-proBNP和D-dimme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NT-proBNP和Ddimmer水平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而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HE水平显著下降(P<0.05),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HE水平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口服血糖(FPG)Hcy、Ddimer、BNP、CHE对ACI发病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BNP和CHE与预后密切相关。CH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以CHE<3200U/L为临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91.0%;BNP对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以BNP>1500ng/L为临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2.3%,特异性分别为95.0%。结论血清Hcy、CHE、BNP和D-dimer水平均与ACI发病密切相关,血清BNP是ACI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而血清CHE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二者结合,对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同型半胱氨酸 胆碱酯酶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D二聚体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峰 魏海婷 +4 位作者 刘琳琳 郭继峰 陈永清 卜少卿 谢薇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轻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0月龄,体重550~750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n=9):对照...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轻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0月龄,体重550~750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n=9):对照组(C组),七氟醚处理组(S组)和EPO+七氟醚处理组(ES组)。S及ES组大鼠吸入4%七氟醚6h;C组仅吸入空气-氧气混合气体;ES组大鼠在七氟醚处理后24、48和72h行尾缘静脉注射EPO(5 000U/kg),C组和S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能力,采用TUNEL法评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LR4mRNA表达,采用JC-1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海马组织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肽(Aβ)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LR4mRNA表达明显下降,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下降,APP和Aβ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S组比较,ES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TL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上升,APP和Aβ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减轻七氟醚诱发老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 mRNA表达,改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抑制APP和Aβ蛋白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七氟醚 海马 细胞凋亡 神经毒性
下载PDF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包涵体化学染色观察
3
作者 王彩云 吴凤海 王萍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粒细胞 单核细胞 包涵体 化学染色
下载PDF
亚硫酸盐和雌激素及炎症因子在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血清与关节液中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秦杏坤 柳庆坤 +3 位作者 薛会茹 李亚贞 胡英改 赵建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亚硫酸盐和雌激素及炎症因子在老年女性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抗炎效应。方法选择住院老年女性患者26例,年龄55~75岁,中位年龄67岁;病史1.8~25.6年,平均10年。均为我科初诊患者,根据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确... 目的探讨亚硫酸盐和雌激素及炎症因子在老年女性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抗炎效应。方法选择住院老年女性患者26例,年龄55~75岁,中位年龄67岁;病史1.8~25.6年,平均10年。均为我科初诊患者,根据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留取治疗前常规关节腔减压治疗时抽吸的关节液,及治疗后复查时的关节液。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及关节液中的亚硫酸盐及白介素(IL-1、IL-6、IL-8)的含量变化。结果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雌激素(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血清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和炎性因子(IL-1、IL-6和IL-8)均较高,经治疗后恢复期时各值均显著下降(P<0.01)。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分组,测定不同年龄段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急性期血清及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和炎症因子(IL-1、IL-6和IL-8)的变化,各炎症因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骨关节液中亚硫酸盐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炎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含量之间有相关性(R2=-0.991,P<0.05)。结论亚硫酸盐和雌激素及炎症因子共同参与老年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可能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炎症局部发挥一定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 雌激素 骨关节炎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及P物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柳庆坤 秦杏坤 +3 位作者 平会 刘晓松 李亚贞 赵建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亚硫酸盐和P物质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骨科住院患者36例,均为初诊患者。根据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留取治疗前常规关节腔减压治疗时抽吸的关节液,以及... 目的探讨亚硫酸盐和P物质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骨科住院患者36例,均为初诊患者。根据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留取治疗前常规关节腔减压治疗时抽吸的关节液,以及治疗后复查时留取的关节液。测定关节液中的亚硫酸盐及P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在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含量在恢复期较急性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75,P<0.01);而随访期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含量较恢复期虽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液中P物质、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在膝关节液中的含量变化与亚硫酸盐基本一致,恢复期较急性期显著降低(P<0.01);但随访期P物质和IL-1较恢复期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6和IL-8虽然也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硫酸盐和P物质有相关性0.804(P<0.05)。结论亚硫酸盐与P物质共同参与了膝骨关节炎局部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 P物质 骨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