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青 张雄帅 +2 位作者 于青军 周国娜 赵小亮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探索定量化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方法,以生态系统的组织、活力和弹性为基础,从森林生产力要素、森林生态要素、环境要素与胁迫要素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承德县13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 为探索定量化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方法,以生态系统的组织、活力和弹性为基础,从森林生产力要素、森林生态要素、环境要素与胁迫要素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承德县13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用综合健康指数反映其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严重的人工林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天然林;处于演替初期阶段的幼龄林的健康状况低于处于演替中后期阶段的近熟、成熟林;物种多样性、干扰强度、环境背景等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健康指数
下载PDF
影响油松毛虫发生程度的生态地理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艳青 于青军 +2 位作者 邰宝成 周国娜 高宝嘉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通过对80块样地的调查,运用主分量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生态地理因素与油松毛虫发生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因素对油松毛虫发生程度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林分因子与地形因子相比,林分因子对油松... 通过对80块样地的调查,运用主分量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生态地理因素与油松毛虫发生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因素对油松毛虫发生程度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林分因子与地形因子相比,林分因子对油松毛虫的影响较大;在14个生态地理因素中与油松毛虫发生程度关系紧密的关键性因素,按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龄组﹥坡度﹥冠幅﹥轮枝数﹥林分密度﹥主林层郁闭度;且油松毛虫的发生程度与坡度、林分密度、冠幅、主林分郁闭度、冠幅和轮枝数呈负相关,与龄组呈正相关关系;各因素的直接作用均大于间接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毛虫 发生程度 生态地理因素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