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糖代谢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玲姬 吴培颖 赵薇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者对糖代谢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予匹伐他汀,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者对糖代谢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予匹伐他汀,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血脂指标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MI、LVPWT、IVST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且2组TC、LDL-C、HDL-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FPG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较入院时明显升高,也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FPG及HbA1c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均高于本组入院时,且也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匹伐他汀对糖代谢有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匹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糖代谢
下载PDF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玲姬 吴培颖 赵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3085-3089,共5页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匹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术后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匹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术后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指标(TG、TC、LDL-C、HDL-C)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略高于对照组(88.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炎性因子指标IL-6、TNF-α、hs-CR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NO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血脂TG、TC、LDL-C、HDL-C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及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提高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CI 他汀类药物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匹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培颖 赵薇 张玲姬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786-2789,2793,共5页
目的 研究匹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匹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匹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匹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脑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C、LDL-C、HbA1c、CRP、IL-6、IL-8、TNF-α、ET-1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FMD、NMD、NO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为15.5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更能有效改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机体炎性因子及血管内功能,稳定斑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他汀类药物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