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与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于娟娟 苑春红 于洋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51-60,共10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VD)与早期先兆流产(TA)孕妇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早期TA孕妇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口服黄体... 目的探讨维生素D(VD)与早期先兆流产(TA)孕妇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早期TA孕妇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口服黄体酮+VD,55例)与对照组(口服黄体酮,55例),根据早期TA孕妇的妊娠情况,将其分为妊娠失败组(38例)与继续妊娠组(72例)。另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早期TA孕妇36例纳入验证集。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免疫微环境及VD水平。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D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白细胞介素(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V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86、6.809、2.648、5.780,P<0.05),研究组孕妇的IL-17、IL-23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21、3.777、4.330,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VD与IL-4、IL-10及TGF-β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9、0.709、0.602,P<0.05),与IL-17、IL-23及IFN-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7、-0.584、-0.634,P<0.05)。妊娠失败组孕妇流产次数≥2次、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及黄体功能不全的比例,以及IL-17、IL-23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χ^(2)值分别为5.609、8.399、16.082,t值分别为4.668、4.793、3.919),而妊娠失败组孕妇IL-4、IL-10、TGF-β及VD水平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t值分别为8.019、12.362、9.131、4.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2次(OR=1.720,95%CI:1.488~2.376)、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OR=1.301,95%CI:1.164~1.597)、IL-17≥35pg/mL(OR=2.088,95%CI:1.649~2.577)及VD<25ng/mL(OR=2.634,95%CI:1.548~3.870)均是早期TA孕妇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VD水平预测孕妇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95%CI:0.779~2.069),最佳截断值为25ng/mL,灵敏度为96.04%,特异度为60.31%。预测妊娠失败的列线图模型的评估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且有效性较好、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结论VD与IL-4、IL-10及TGF-β均呈正相关,与IL-17、IL-23及IFN-γ均呈负相关。流产≥2次、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IL-17≥35pg/mL及VD<25ng/mL均是早期TA孕妇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VD水平对孕妇妊娠失败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先兆流产 免疫微环境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LCA法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
2
作者 苑春红 于娟娟 于洋洋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不同维生素D(VD)水平孕早期先兆流产(TA)孕妇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早期TA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黄体酮+VD)...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不同维生素D(VD)水平孕早期先兆流产(TA)孕妇保胎结局的影响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早期TA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黄体酮+VD)和对照组(黄体酮),各50例。根据聚类分析(CA)法分析结果可将孕妇分为两组,即高风险组(n=25,VD≤60 nmol/L)和低风险组(n=75,VD>60 nmol/L)。对比分析孕妇的临床资料及保胎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采用LCA法探究保胎失败的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孕妇保胎成功率更高(P<0.05)。年龄、流产次数、睡眠时间、阴道出血量、治疗方法、VD水平、孕酮(P)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均为保胎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不同VD水平孕妇的保胎失败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高风险组保胎失败发生率(60.00%)显著高于低风险组(13.33%)(P<0.05)。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中危险因素较多型分布占比更高(P<0.05)。结论不同VD水平的早期TA孕妇不仅保胎结局存在差异,且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保胎失败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类别分析 维生素D 先兆流产 保胎结局
下载PDF
研究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
3
作者 刘艳峰 谷洪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017,共4页
调查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过程中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的效果。方法 以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样本,入选者有72例,摸球后分为一般组和探究组,均有36例,一般组行髂筋膜间隙麻醉(FICB),探究组行超声引导PNGB,统一在2023年3... 调查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过程中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的效果。方法 以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样本,入选者有72例,摸球后分为一般组和探究组,均有36例,一般组行髂筋膜间隙麻醉(FICB),探究组行超声引导PNGB,统一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入选,评估镇痛效果,比较肌力水平,记录临床指标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T0阶段时完成静息以及运动状态的VAS评分评估,探究组、一般组间未有客观差异存在,P>0.05。T1、T2以及T3阶段时再次完成静息以及运动状态的VAS评分评估,探究组明显更低,和一般组的评分构成差异,P<0.05。T0时两组肌力水平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T1、T2以及T3阶段时的肌力水平在探究组明显更高,与一般组的肌力构成差异,P<0.05。见效时间、穿刺时间等在探究组明显更短,与一般组的时间构成差异,P<0.05。不良反应在探究组有2.78%的发生率,在一般组有8.33%的发生率,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PNGB的安全性高,能提升肌力调控水平,强化术后镇痛效果,缩短穿刺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不良反应 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 肌力水平 髋部骨折
下载PDF
分析当归苦参丸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温淑君 梁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75-078,共4页
痤疮诊疗中当归苦参丸结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效果分析。方法 遴选痤疮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病例均源自2022年1月-2023年6月,区组随机化法分组,每组纳入53例,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诊疗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当归苦参丸+克林霉素磷酸酯凝... 痤疮诊疗中当归苦参丸结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效果分析。方法 遴选痤疮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病例均源自2022年1月-2023年6月,区组随机化法分组,每组纳入53例,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诊疗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当归苦参丸+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诊疗者纳入观察组,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8.11%(52/53)vs84.91%(45/53)较高,2验证(P<0.05);临床症状评分对比,观察组(6.56±1.12)分vs(9.06±1.10)分、(2.31±0.39)分vs(3.03±0.48)分较低,t验证(P<0.05);炎症因子(IL-8、TNF-α等)对比,观察组较低,t验证(P<0.05);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对比,观察组较低,t验证(P<0.05);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2验证(P>0.05)。结论 痤疮诊疗中当归苦参丸结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炎症效应,迅速缓解症状,改善总体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在未来医学工作领域中不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当归苦参丸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炎症因子 症状积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
作者 刁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3-0026,共4页
探讨血糖、尿糖检验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临床研究中,收治了一组100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收录从同一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患者则被选为对照组参... 探讨血糖、尿糖检验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临床研究中,收治了一组100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收录从同一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患者则被选为对照组参与研究。均接受血糖、尿糖检验,分组检验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更高,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观察血糖指标的水平,会受到尿糖的影响,血糖、尿糖是正相关的关系,患者的血糖的浓度会随着尿糖浓度升高而升高。结论 血糖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糖尿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在临床检验中可联合应用,血糖检验可以直接提供血糖水平的信息,尿糖检验则可以作为补充,进一步对疾病进行验证和辅助诊断,特别是针对早期患者,或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等特殊情况下,同时运用血糖和尿糖检验可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但是每种检验方法都有优缺点,所以联合应用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在实际的检验操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检验方式,以确保糖尿病的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尿糖 检验 糖尿病 诊断
下载PDF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
6
作者 谷洪静 刘艳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6-0059,共4页
调查老年髋部手术中两种不同阻滞方案的价值。方法 以68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样本,双盲法分为基础组和调查组,均有34例,基础组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调查组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入选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评估围术期镇... 调查老年髋部手术中两种不同阻滞方案的价值。方法 以68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样本,双盲法分为基础组和调查组,均有34例,基础组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调查组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入选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评估围术期镇痛效果,比较阻滞程度并记录临床指标,统计并发症和满意率。结果 在各时间点测定患者静息时的疼痛情况,其评分在调查组、基础组未构成差异,P>0.05。阻滞前即刻对活动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组、基础组未构成差异,P>0.05。术后6h、12h时对活动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组明显更低,与基础组的评分构成差异,P<0.05。术后12h、24h以及48h时分别落实阻滞程度的评估,调查组明显更低,与基础组的评分构成差异,P<0.05。手术时间、丙泊酚等用量在调查组、基础组未构成差异,P>0.05。神经阻滞时间在调查组明显更短,与基础组的时间构成差异,P<0.05。并发症在调查组有5.88%的发生率,在基础组有8.82%的发生率,未构成差异,P>0.05。总满意率在调查组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PENG的静息镇痛效果、药物用量等和FICB相当,但对活动时的痛感有更显著的抑制效果,且对肌力并无较多负面影响,安全性高,更值得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临床指标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安全性 髋部手术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与血栓四项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宋云青 车素侠 周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7-008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与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复合物tPAIC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指标对疾病预后的潜...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与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复合物tPAIC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指标对疾病预后的潜在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了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的生化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等)和血栓四项指标。结果 研究发现,血栓四项指标与某些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相关性。特别是TAT和PIC与CRP及IL-6水平呈正相关,而tPAIC和TM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血栓四项指标的异常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包括死亡和重度残疾)显著相关。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栓四项指标与生化及炎症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指标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血栓四项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这些发现强调了在急性脑出血管理中综合考虑凝血、纤溶和炎症过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血栓四项 生化指标 炎症指标 预后评估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单丽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87-090,共4页
评估在胸腔镜手术康复中使用竖脊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胸科在2020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就诊的96例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掷骰子法分为2组,参照组48例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48例给予竖脊... 评估在胸腔镜手术康复中使用竖脊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胸科在2020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就诊的96例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掷骰子法分为2组,参照组48例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48例给予竖脊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观察两组的康复情况、疼痛程度、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除胸管时间、出院时间相比,研究组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静息时4h、8h、12h、24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4h、8h、12h、24h,研究组舒适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胸腔镜手术康复中使用竖脊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的效果好,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改善疼痛,加速康复,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 竖脊肌平面阻滞自控镇痛 康复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
9
作者 宋艳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4-0187,共4页
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以96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样本,掷骰子分组,有一般组、路径组,均有48例,一般组行一般手术室护理,路径组行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入选周期为2023年6月-2024年6月,评估疼痛情... 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以96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样本,掷骰子分组,有一般组、路径组,均有48例,一般组行一般手术室护理,路径组行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入选周期为2023年6月-2024年6月,评估疼痛情况,分析消极心理,比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路径组轻度疼痛率为60.42%,高于一般组的27.08%,中度、重度疼痛率分别为37.50%、2.08%,均低于一般组(58.33%、14.58%),P<0.05。施护前SDS、SAS评分结果在路径组、一般组无差异,P>0.05。施护后SDS、SAS评分结果在路径组低于一般组,P<0.05。依从率在路径组达到了95.83%,一般组却仅有81.25%,即路径组高于一般组,P<0.05。生活质量分析后在路径组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价值显著,能改善手术和预后指标,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后的疼痛情况,且并发症少,患者消极心理也比较轻微,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消极心理 腹腔镜 临床指标 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分析
10
作者 李景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73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终止妊娠时间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对比三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 患者的剖宫产率为60.27%,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的39.73%;C组... 探讨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73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终止妊娠时间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对比三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 患者的剖宫产率为60.27%,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的39.73%;C组患者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48.28%,高于A组的28.57%和B组的39.13%;不良分娩结局中,患者并发症发生21例(28.7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15.07%),低体重儿10例(13.70%),围产儿死亡1例(1.35%);其中仅有A组发生1例围产儿死亡,且B组和C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均低于A组;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93%)高于A组(30.43%)和B组(14.29%),P<0.05。结论 在子痫前期患者治疗中,选择较晚时间终止妊娠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分娩不良结局,但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也更高,需要根据临床需求综合母儿状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终止妊娠 时机 分娩方式
下载PDF
研究隐神经+iPACK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周雪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运行隐神经+iPACK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疗效。方法 选择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的72例老年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掷骰子法分组,乙组(36例)运用隐神经阻滞复合全身... 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运行隐神经+iPACK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疗效。方法 选择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的72例老年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掷骰子法分组,乙组(36例)运用隐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甲组(36例)提供隐神经+iPACK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检查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盐酸盐酸羟考酮用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静息的疼痛情况、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盐酸盐酸羟考酮用量相比,两组无较大差异,(P>0.05)。术后12h、24h、48h的膝关节活动度相比,两组无较大差异,(P>0.05)。术后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对比,甲组低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首次行走距离大于乙组,住院时间小于乙组,(P<0.05)。术后48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比较,甲组小于乙组,血清血管紧张素II、皮质醇大于乙组,(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运行隐神经+iPACK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以更好地提高止痛之效,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隐神经+iPACK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赵艳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9-0022,共4页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4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名作为对照组,实施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 实验组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血...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4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名作为对照组,实施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 实验组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谷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白蛋白、人血白蛋白/球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非常重要,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项目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缓解结石患者疼痛效果的观察
13
作者 凌伟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72-0175,共4页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缓解结石患者疼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150例泌尿系统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比较两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缓解结石患者疼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150例泌尿系统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了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观察组、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8.27±1.05)分、(8.24±1.09)分,两组比较P>0.05,用药后30min,两组分别为(3.03±0.54)分、(5.76±0.93)分,用药后30min,两组分别为(1.60±0.24)分、(2.58±0.62)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绞痛消失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4±1.23)d、(4.09±1.01)d,对照组分别为(3.17±1.66)d、(6.42±1.25)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口干、心率加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00%、2.67%、6.67%,对照组分别为5.33%、2.67%、8.00%,两组比较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氢溴酸山莨菪碱联用,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泌尿系统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的痛苦,减少肾绞痛的发生,并缩短患者肾绞痛时间和住院天数,是一种更安全的药物,比单独使用氢溴酸山莨菪碱的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氢溴酸山莨菪碱 结石患者 疼痛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腰椎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赵洪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腰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2.1~2023.10院内老年腰椎手术患者8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瑞马唑仑麻醉,对比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相近,但观察组... 分析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腰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2.1~2023.10院内老年腰椎手术患者8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瑞马唑仑麻醉,对比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相近,但观察组躁动评分较低(P<0.05)。术前,组间镇静效果相近,手术开始即刻两组MOAA/S评分相近,术毕观察组MOAA/S评分与BIS评分较低(P<0.05)。术前,两组并未呈现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差异,术后开始即刻与术毕时均有改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较低(P<0.05)。术前及术后5d,两组认知功能相近,术后24h与3d以观察组分值低(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术后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分值较高(P<0.05)。结论 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均可发挥良好麻醉作用,在老年腰椎手术中瑞马唑仑呈现更多优势,包括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镇静、防控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老年患者 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杨春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共取样100例(即: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来院就诊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疑似患者),抽签法分组,50例/组,观察组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对照组接受血常规检验... 分析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共取样100例(即: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来院就诊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疑似患者),抽签法分组,50例/组,观察组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对照组接受血常规检验,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血常规阳性预测值87.88%(29/33),阴性预测值为47.06%(8/17),与金标准76.00%(38/50)阳性预测值及24.00%(12/100)阴性预测值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后阳性预测值97.14%(34/35),阴性预测值73.33%(11/15),与金标准检验结果相近,P>0.05。观察组敏感度89.47%、特异度91.67%、诊断准确率90.00%,比对照组76.32%、66.67%、74.00%高,P<0.05。结论 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早期筛查诊治中,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比单一应用血常规检验更高,可提升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验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赵海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26-0129,共4页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分别以常规急诊护理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Fugl-Me...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分别以常规急诊护理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偏高,NIHSS评分偏低,各抢救环节运用时间偏短,满意度偏高,(P<0.05)。结论 ACI患者提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够实现抢救的目标,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声像图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雷 张国荣 +2 位作者 马帅 吴春辉 臧海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632-6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第一跖趾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3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20例痛风患者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进行检查,观察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双边征及关节内点状强回声等超声表现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第一跖趾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3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20例痛风患者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进行检查,观察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双边征及关节内点状强回声等超声表现并对比分析。结果类风湿组60个关节:关节积液58个(96.7%),滑膜增厚53个(88.3%),双边征0个,关节内点状强回声0个;痛风组40个关节:关节积液37个(92.5%),滑膜增厚31个(77.5%),双边征27个(67.5%),关节内点状强回声24个(60.0%)。两组双边征及点状强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早期诊断第一跖趾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并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第一跖趾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
下载PDF
肱骨外上髁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国荣 张雷 +5 位作者 白耀平 刘长庆 庞国庆 吴春辉 刘丽娟 马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网球肘,是引起肘部疼痛的常见病,临床诊断多以病史及体格检查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肱骨外上髁炎时伸肌总腱的超声改变及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我...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网球肘,是引起肘部疼痛的常见病,临床诊断多以病史及体格检查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肱骨外上髁炎时伸肌总腱的超声改变及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肘部疼痛拟诊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7例,男24例,女63例,年龄25~81岁,平均52岁。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超声诊断价值 肘部疼痛 临床诊断 2009年 体格检查 病变程度 超声改变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艳 沈建昀 +1 位作者 张生 张国欣 《医疗装备》 2016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干预和...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干预和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型脑梗死 早期康复干预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钙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艳 沈建昀 +1 位作者 张生 张国欣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均于治疗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干预和基...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均于治疗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干预和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辅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型脑梗死 早期康复干预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钙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