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惠敏 季建中 +3 位作者 张俊雨 翟江 陈宗羡 郝建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 113例 [包括脑梗死 (CI)急性期 2 5例 ,恢复期 30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5 8例 ]和正常对照组 77名进行血脂、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 113例 [包括脑梗死 (CI)急性期 2 5例 ,恢复期 30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5 8例 ]和正常对照组 77名进行血脂、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和D 二聚体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CI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CI急性期、恢复期和TIA组PAI高于对照组 ,而t PA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TIA伴有梗死灶者血浆D 二聚体和PAI含量明显高于无梗死灶者 ,t PA含量低于无梗死灶者。结论 ICVD患者不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 ,且体内凝血活性增强 ,纤溶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凝血活性 血脂代谢紊乱
下载PDF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附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兰英 刘进香 +1 位作者 王少兰 李存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RD)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对 2 8例 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 7例 ,女 2 1例 ,男女之比为 1∶ 3,3个月~ 16岁发病 2 2例 ,2 3~ 33岁发病 6例 ,平均病程13.5年。有家族史者 1...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RD)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对 2 8例 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 7例 ,女 2 1例 ,男女之比为 1∶ 3,3个月~ 16岁发病 2 2例 ,2 3~ 33岁发病 6例 ,平均病程13.5年。有家族史者 14例。均为慢性起病 ,首发症状多从下肢肌张力障碍开始 ,起病数年或十数年内缓慢发展 ,伴或不伴帕金森症表现和锥体束征 ,症状有明显的昼间波动性 ,晨轻暮重 ,长期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持久恒定的疗效。结论 :本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 ,临床上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及特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诊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多巴制剂 脑电图 CT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季建中 李华 +2 位作者 候惠鸣 翟江 陈宗羡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脂蛋白 a(L Pa)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吸附试验测定 116例脑梗塞患者血清 OX- L DL、L Pa,再根据颈动脉超声多普乐检查结果 ,将患者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 ...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脂蛋白 a(L Pa)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吸附试验测定 116例脑梗塞患者血清 OX- L DL、L Pa,再根据颈动脉超声多普乐检查结果 ,将患者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 ,对比分析。结果 斑块组 OX- L DL高于无斑块组 ,而 L Pa显著低于无斑块组。结论 OX- L DL增高是促进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后 L Pa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脂蛋白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