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
作者 吴小东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1期153-153,共1页
美是一门学问,称为美学,它研究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社会现象中的美、文艺作品中的美等等。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古代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对美的论述。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美的本质 美的标准 社会现象 文艺作品 古希腊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然性与方法
2
作者 牛淑萍 《学苑教育》 2012年第10期74-74,共1页
政治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政治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相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政治新课程 整合 必然性 方法
下载PDF
高效课堂对初中历史教学导向的研究
3
作者 黄美君 《神州》 2012年第4X期93-93,共1页
高效课堂本质是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的彻底转变。其研究,实质上经历了一个从研究学生—改变教师—模式导向—学校科学管理的过程,即教育要给学生和老师都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机制,不同程度给给学生和老师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创新... 高效课堂本质是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的彻底转变。其研究,实质上经历了一个从研究学生—改变教师—模式导向—学校科学管理的过程,即教育要给学生和老师都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机制,不同程度给给学生和老师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创新的自由。从而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快乐、幸福的职业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观 学习观 教学导向
下载PDF
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4
作者 牛淑萍 《学苑教育》 2013年第23期88-88,共1页
在诸多能力的要求中,识记、分析是基本能力要求之一。识记、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学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探求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在诸多能力的要求中,识记、分析是基本能力要求之一。识记、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学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探求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中学政治教师多年来探求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记 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时效性
下载PDF
《故事新编》: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梦幻
5
作者 吴小东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2期62-62,共1页
梦幻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故事新编》采用了“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方法,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显示了鲁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文学要求。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历史 现实 梦幻
下载PDF
激发兴趣——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
6
作者 牛淑萍 《学苑教育》 2013年第24期59-59,共1页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时代性鲜明,但教材中的事例往往滞后,因此,备课时应选取最新的一些时事政治或学生们关心的热点、爱听的话题,感觉离他们较近的事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课堂实效性 自我教育模式
下载PDF
浅议提高初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途径
7
作者 李海林 《学周刊(上旬)》 2014年第3期81-81,共1页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实践研究情境教学、分层教学、鼓励教学、情感教学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情境教学 分层教学 鼓励教学
原文传递
爱在等待中
8
作者 慕韩 《博客族》 2010年第11期78-79,共2页
在爱的路上,你是一个勤奋的播种者,无论收获与否,你都无悔付出。此般深情,怎一个"爱"字了得。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 在爱的路上,你是一个勤奋的播种者,无论收获与否,你都无悔付出。此般深情,怎一个"爱"字了得。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千古永恒;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在等待中》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星星的秘密
9
作者 任露 《博客族》 2010年第12期84-85,共2页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秘密,每个秘密都是一颗星星,当你用心将属于你的星星捧在手上,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折射出的光芒是那样美好。
关键词 《星星的秘密》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