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建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9期11-12,共2页
针对去冬气温偏低、小麦叶片冻枯较重等问题,为切实抓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3月上旬对桥头、高陌、凌云册、高村、易州、裴山等乡(镇)的麦田进行了苗情、墒情田间调查。
关键词 小麦叶片 春季管理技术 易县 气温偏低 田间管理 田间调查 苗情 麦田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BAB-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宁 郭庆港 +4 位作者 安海 李社增 鹿秀云 马平 董金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6-62,共7页
菌株BAB-1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和API50CHB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确定菌株BAB-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采用16种培养基对菌株BAB-1进... 菌株BAB-1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和API50CHB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确定菌株BAB-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采用16种培养基对菌株BAB-1进行了发酵培养,结果表明,3号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菌体生长和抑菌物质的产生。进一步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rpm,初始pH7.24,接种量3%,装样量为70mL/250mL时菌体生产量最高,菌量达到1.63×109cfu/mL;而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rpm,初始pH7.24,接种量2%,装样量为100mL/250mL时最适合抑菌物质的产生,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菌 枯草芽孢杆菌 鉴定 培养基优化 生防细菌BAB-1
下载PDF
光暗条件与触角去除对中华通草蛉成虫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玮 陈晓霞 +2 位作者 安海 董玉兰 魏国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9,共3页
为了解视觉、嗅觉单一和双重感觉通道的作用,室内研究了光、暗、触角正常和触角去除4种处理对中华通草蛉成虫取食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光条件下触角去除的中华通草蛉平均取食率(13.67%)高于其暗条件下取食率(3.67%),表明光暗条件及与其... 为了解视觉、嗅觉单一和双重感觉通道的作用,室内研究了光、暗、触角正常和触角去除4种处理对中华通草蛉成虫取食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光条件下触角去除的中华通草蛉平均取食率(13.67%)高于其暗条件下取食率(3.67%),表明光暗条件及与其关联的视觉对其取食率有影响;②触角正常的中华通草蛉暗条件下平均取食率(30.67%)大于触角去除个体的取食率(3.67%),表明嗅觉对其取食率有显著影响;③4种处理中光条件下触角正常平均取食率最高(43.00%),暗条件下触角正常次之(30.67%),光条件下触角去除居三位(10.67%),暗条件下触角去除最低(3.67%),表明触角去除较光暗条件对其取食率的影响更大(依次分别为88.05%、73.18%),且视嗅觉间具有协同作用;④光、暗条件对触角去除的雌、雄虫取食影响率分别达72.73%和73.70%,触角去除对暗条件下的雌、雄虫取食影响率分别为86.67%和89.37%,表明其性别间各处理的影响差异甚小。综上表明光、暗、触角及其相关的视、嗅觉是影响中华通草蛉取食的重要因素,其中嗅觉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光暗条件 触角去除 取食
下载PDF
两种无机铜剂对桔全爪螨种群的影响
4
作者 张德雍 高燕 +1 位作者 安海 黄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4,61,共3页
通过室内、室外药效实验,测定了波尔多液和王铜对桔全爪螨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了2种无机铜剂对桔全爪螨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波尔多液会明显刺激桔全爪螨发生;而施用王铜区虫口密度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因此,王铜可以替代波尔多液... 通过室内、室外药效实验,测定了波尔多液和王铜对桔全爪螨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了2种无机铜剂对桔全爪螨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波尔多液会明显刺激桔全爪螨发生;而施用王铜区虫口密度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因此,王铜可以替代波尔多液在柑桔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多液 王铜 桔全爪螨 种群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系的分子鉴定与农艺性状分析
5
作者 胡梦蝶 赵翔宇 +8 位作者 王妮只 李艳艳 闫丛丛 刘立峰 崔顺立 Luciano J.H.K. 黄志鹏 李金英 穆国俊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085-5092,共8页
高油酸花生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籽仁油酸含量≥75%、O/L≥9已成为国内外花生品质育种重要的育种目标。本研究以普通油酸花生品种远杂9847、冀0212-2、白沙1016、海花1号和高油酸花生品系CTWE和GYS01为亲本材料组配杂交组合,... 高油酸花生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籽仁油酸含量≥75%、O/L≥9已成为国内外花生品质育种重要的育种目标。本研究以普通油酸花生品种远杂9847、冀0212-2、白沙1016、海花1号和高油酸花生品系CTWE和GYS01为亲本材料组配杂交组合,经继代选择获得2个F8高油酸新品系G110和G99。AS-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品系的基因型均为ol1ol1ol2ol2。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G110油酸含量为82.22%、O/L为34.69,G99油酸含量为82.80%、O/L为36.1。一年两点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保定地区G110与冀花2号在0.01和0.05水平上均差异显著,较对照增产30.6%,G99与冀花2号在0.01和0.05水平上均差异不显著。深州地区试验结果表明,G99和G110在0.01和0.05水平上均与冀花2号差异不显著。对G110和G99农艺性状、荚果性状及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表明,G110主茎32.3 cm,较对照降低25.4%,侧枝长36.9 cm,百果重218.63 g,百仁重95.82 g,油酸值为82.22%,O/L为34.69,属于直立大果、高产高油酸品系,G99主茎36.1 cm,较对照降低16.6%,侧枝长38.9 cm,百果重191.37 g,百仁重82.35 g,油酸值为82.80%,O/L为33.60,属于直立中果、高产高油酸候选品系。本研究获得的高代高油酸品系丰富了河北省高油酸花生的种质资源,对中国高油酸花生育种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AS-PCR 基因型 显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