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会 董雅坤 +3 位作者 张娜 陈素丽 刘锐 张晓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1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及注射用药阿米卡星为核心、B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及注射用药卷曲霉素为核... 目的观察及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1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及注射用药阿米卡星为核心、B组采用以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及注射用药卷曲霉素为核心治疗方案,比较分析2组临床表现、不同时间的痰菌转阴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前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治疗早期(治疗2个月末)临床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病灶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6 MfxAmPaZE/18 MfxPaZE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且在早期疗效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广泛耐药结核 药物毒性
下载PDF
浅论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2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河北省望都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这13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河北省望都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这13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分析导致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然后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1)在这13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89例,占66.9%;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5例,占18.8%;消化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0例,占7.5%;其他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9例,占6.8%。其中,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最多,与其余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导致这13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年龄>70岁、住院的时间≥15 d、进行过侵入性操作及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结论 :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其发生感染原因主要有年龄>70岁、住院的时间≥15 d、进行过侵入性操作及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上应从心理护理、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提高医护人员防治院内感染的意识等方面入手,切实预防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老年住院患者 院内感染 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间歇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栾玲芹 虎磐 +6 位作者 刘超 李东美 高玲 王国旗 蔡玉琰 毛智 周飞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131-413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系统检索考克兰数据库、PubMed、Embase,检索日期为2016年12月。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1277例患者,比较间歇性声门下吸引与无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随机... 目的探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系统检索考克兰数据库、PubMed、Embase,检索日期为2016年12月。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1277例患者,比较间歇性声门下吸引与无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RR 0.56,95%CI(0.45,0.69)],GRADE证据等级为高级。TSA分析进一步确认,间歇性声门下吸引还可显著减少早期VAP的发生率,并延缓VAP的发生时间。但间歇声门下吸引无法显著改善VAP晚期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死亡率、气管切开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论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并推迟VAP的发生时间,但并不能减少死亡率和ICU住院时间。建议对VAP高危患者采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