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宇彤 左鑫伟 +5 位作者 孙涛 王苏 阴赪茜 陶英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医药》 2020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比较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中采用体外循环心肺转流(ONCABG)或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OPCABG)术式的围术期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既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目的比较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中采用体外循环心肺转流(ONCABG)或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OPCABG)术式的围术期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既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史且距首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间间隔在6个月以上的行Re-CABG的患者,术后1年内共随访到56例,所有患者因Re-CABG术式不同分为OPCABG组(29例)和ONCABG组(27例)。记录性别、年龄、两次CABG时间间隔、PCI距Re-CABG时间、桥血管PCI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Euro Score评分内容,观察移植物个数、围术期是否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辅助治疗,记录围术期和术后1年病死率。结果ONCABG组Euro Score评分小于OPCABG组[(6.5±1.6)分比(8.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要原因是ONCABG组心脏和主动脉手术比例明显多于OPCABG组[37.0%(10/27)比0](P=0.001)。ONCABG组的移植物数量有多于OPCABG组的趋势(P=0.079),2组围术期IABP/ECMO/CRRT等器械辅助治疗比例、围术期和术后1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既往有PCI史的患者,Re-CABG术中无论使用OPCABG或是ONCABG术式,围术期和远期预后相当;高风险患者目前一般使用ONCABG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安全性
下载PDF
温肾Ⅰ号联合激素治疗激素依赖性难治性肾病50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刘晓明 潘利敏 +2 位作者 黄茂 白中山 檀金川 《河北中医》 2009年第12期1839-1840,共2页
关键词 激素类 副作用 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类固醇17-α-羟化酶
下载PDF
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左鑫伟 李萍 +1 位作者 陈媛 程宇彤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日益增多,CABG手术技术也逐渐成熟。然而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术后冠心病危险持续存在和药物治疗不规范等因素导致CABG术后患者需再次血运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日益增多,CABG手术技术也逐渐成熟。然而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术后冠心病危险持续存在和药物治疗不规范等因素导致CABG术后患者需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数量也日益增多。本文将就目前Re-CABG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现状、适应症、并发症及预后和手术策略等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ABG 术后患者 手术技术 血运重建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把《内经》五郁治则应用于肾脏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正学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10-313,共4页
《内经》中“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五郁治则,揭示了“被郁”与“郁发”这一重要病因病机,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治疗大法,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 《内经》中“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五郁治则,揭示了“被郁”与“郁发”这一重要病因病机,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治疗大法,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思想一致,在临床上当灵活应用。列举肾脏病验案,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案”病机特点为“肝郁”,以“木郁达之”治之;“狼疮性肾炎案”证属寒闭热郁,治当“火郁发之”;“慢性肾小球肾炎案”表现为湿热中阻之“水肿”,故以“土郁夺之”为治则;“急性肾小球肾炎案”系肺失宣肃,风水相搏所致,宜“金郁泄之”;“肾病综合征案”乃脾肾阳虚之证,扶阳实土且以温肾为要,恰“水郁折之”之理。把《内经》五郁治则应用于肾脏病,可拓展治疗思路,提高疗效,对指导临床解决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学 验案 五郁 治则治法 肾脏病 临床体会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洪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分析78例患者的智能、认知功能、临床资料、影像特征、治疗及转归资料。结果高血压占84.6%,高脂血症占57.7%,高黏血症占44.9%:100%出现记忆障碍,83%以上出...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分析78例患者的智能、认知功能、临床资料、影像特征、治疗及转归资料。结果高血压占84.6%,高脂血症占57.7%,高黏血症占44.9%:100%出现记忆障碍,83%以上出现计算力和定向力障碍物;CT共检出病灶247个,平均每例3.2个,2个以上病灶占92.3%;病灶容积累积50ml以上病例占52.6%,50ml以下占47.4%;合并脑白质疏松42例;额叶、额叶及底节区为好发部位;治疗总有效率为70.5%。结论高血压、高脂血证、高黏血症是VD的发病因素;记忆障碍是VD的突出临床表现;VD的发生与病变的多灶性、病灶容积、病变部位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密切关系;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VD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影像特征 治疗转归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洪源 牛保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2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 目的观察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7、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4.44%、97.78%,高于对照组的61.36%、86.36%;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天时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低分子肝素钙 脑梗死 进展性 疗效评价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3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崔洪源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继续出血
下载PDF
全脊髓血管畸形1例报告
8
作者 余铁成 姜文斌 王景泓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33-37,共5页
关键词 骨髓血管畸形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崔洪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1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1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治疗组第3天、第15天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45);两组在第15天时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Fib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者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Fib、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降纤酶 低分子肝素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妍 刘惠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45-545,共1页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分布特点及病因。方法 436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年龄分为四组:按不同年分为四组:儿童组(≤14岁)16例3.67%),青壮年组(15~39岁)107例(24.54%),中年组(40~59岁)175例(40.14%),老年组(≥60岁)138例(3...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分布特点及病因。方法 436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年龄分为四组:按不同年分为四组:儿童组(≤14岁)16例3.67%),青壮年组(15~39岁)107例(24.54%),中年组(40~59岁)175例(40.14%),老年组(≥60岁)138例(31.65%)。全部病例经非急诊结肠镜检查和急诊结肠镜检查确诊。结果 436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依次为大肠癌138例(31.7%)、炎症性肠疾病113例(25.9%)、肛周疾病93例(21.3%)、大肠息肉74例(17.0%)、其他病例占4.1%。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息肉在儿童组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青年组炎症性肠疾病和肛周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青年组与中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在老年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大肠息肉是儿童组常见病因,中青年人组以炎症性肠疾病和肛周疾病多见,大肠癌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大肠癌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病因学/治疗 结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