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对下肢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郜顺兴 王芳芳 +4 位作者 吴琳琳 冯娟娟 王军 陶晓冰 陈彦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对下肢步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49例DS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测量时空参数(步长、步速、步宽)... 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对下肢步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49例DS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测量时空参数(步长、步速、步宽),以及运动学数据(髋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运动角度、足底压力分布),测量冠状面侧凸角(Cobb)、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以及腰痛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DS患者术后步长、步速、髋关节运动角度均增加,膝关节运动角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步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患者术前地面反作用力(GRF)呈高耸单峰曲线,术后GRF变为低平双峰曲线。与术前比较,DS患者术后Cobb角度减小,LL、SS脊柱平衡参数均增加,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节段融合固定术能通过改善患者脊柱畸形状态来提高患者的步长、步速等步态参数,实现对患者肢体功能、步态的最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减压 脊柱融合术 步态分析
下载PDF
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老年人群的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 被引量:1
2
作者 郜顺兴 王芳芳 +4 位作者 吴琳琳 冯娟娟 陈彦平 王军 陶晓冰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群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确认责任节段,采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35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群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确认责任节段,采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35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患者(男13例,女22例,平均66.83±4.4岁)。比较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结果35例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手术减压1.51(1~2)个节段,平均随访44.09(25~60)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平均(5.43±1.14)分,下肢痛(5.51±1.46)分,ODI指数(58.11±13.13)%;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平均(1.14±0.91)分,下肢痛(0.94±0.76)分,ODI指数(25.86±11.13)%。术前与术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Cobb角为平均(20.63±5.44)°,末次随访为(17.00±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节段减压配合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群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减轻疼痛、恢复躯体功能的疗效肯定,也存在一定的侧凸矫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退变性脊柱侧凸 短节段固定 责任节段减压 老年骨科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彦平 王芳芳 +10 位作者 王金良 郜顺兴 刘红正 王军 陶晓冰 王拴池 崔青 眭承志 吴晓阳 李志强 王旭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ummell病患者79例(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8例,河北省沧州市...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ummell病患者79例(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8例,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18例,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3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减压组40例采取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KP组39例采取PKP治疗。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评估疼痛情况。术前、术后1d、术后3d检测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JOA评分、ODI、V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大,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JOA评分均较术前增高,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6个月减压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大于PKP组患者,JOA评分低于PKP组患者,ODI高于PK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PKP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d患者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均较术前增高,术后3d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d减压组患者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均低于PKP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PKP相比,采用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进一步降低术后疼痛因子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