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大学生最大摄氧量与心功能适应指数关系
1
作者 刘明清 孟羽俊 +2 位作者 闫金辉 郭巍 董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最大摄氧量(VO2max) 心功能适应指数 体力劳动能力
原文传递
急诊成年猝死患者201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白细胞计数、乳酸浓度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武小娟 孟舰 +4 位作者 刘红新 王雅莉 王莹 高莹 李彦国 《中国综合临床》 2022年第6期527-533,共7页
目的分析201例急诊成年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研究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急诊科诊断为猝死的20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病因... 目的分析201例急诊成年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研究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急诊科诊断为猝死的20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病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急诊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乳酸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抢救成功11.44%(23/201),抢救无效88.56%(178/201);≥46~≤65岁为猝死高发年龄段[55.22%(111/201)],≥46~≤65岁年龄段及>65岁年龄段内,男性占比[43.28%(87/201)、20.90%(42/201)]均高于女性[11.94%(24/201)、14.43%(29/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1、9.209;P值分别为0.028、0.002);猝死患者既往史中,心血管疾病占比[53.23%(107/201)]最高;猝死前可能存在诱因患者占比74.13%(149/201),猝死前有先兆症状的患者占比67.66%(136/201),心源性猝死为首位病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4.442,95%CI:1.898~10.395)、动脉血乳酸浓度(OR=4.272,95%CI:2.024~9.016)、白蛋白浓度(OR=2.657,95%CI:1.302~5.422)是影响急诊猝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0.007)。结论成人猝死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存在先兆症状与诱因,心源性猝死为首要病因。白细胞计数及动脉血乳酸浓度升高、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急诊患者猝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白细胞计数 乳酸 急诊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