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1联合胃泌素三项检测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预后价值
1
作者 王卫卫 邢文韬 +4 位作者 张爱青 苏振华 王辉 郝世梦 魏思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742-2745,27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联合胃泌素三项检测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早期胃癌组;另取同期胃部良性疾病与体...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联合胃泌素三项检测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早期胃癌组;另取同期胃部良性疾病与体检证实健康者各50例,分别纳入胃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检测早期胃癌组、胃部良性疾病组治疗前及对照组体检当天的外周血PD-1含量,同时检测VEGF、血清胃功能三项[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评估各指标联合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早期胃癌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复发为随访终点事件,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复发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2组资料,重点分析VEGF、PD-1、胃泌素三项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组VEGF、PD-1、G-17比较,早期胃癌组>胃良性疾病组>对照组,3组PG-Ⅰ水平比较,早期胃癌组<胃良性疾病组<对照组(P<0.05),3组PG-Ⅱ比较,对照组低于其他2组,但其他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PD-1、G-17、PG-Ⅰ单独诊断胃癌的AUC均>0.7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PG-Ⅱ诊断胃癌的AUC<0.7,诊断价值较差,联合诊断的AUC为0.968,诊断价值最高。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15例,复发率为12.50%。复发组入院时血清VEGF、PD-1、G-17、PG-Ⅰ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G-Ⅱ水平低于未复发组,术后各时点VEGF、PD-1、G-17、PG-Ⅰ水平均较术前逐渐降低,PG-Ⅱ逐渐升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VEGF、PD-1、G-17、PG-Ⅰ、PG-Ⅱ异常表达均与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有关,其中VEGF、PD-1、G-17、PG-Ⅱ为危险因素,PG-Ⅰ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VEGF、PD-1及胃泌素三项均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可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其异常表达也可能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胃泌素三项 复发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Shh/Gli1信号通路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利妥昔单抗耐药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姣敏 许卫星 +2 位作者 张薇 尹凤雷 王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36-543,共8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调节超音刺猬蛋白(Shh)/Gli家族锌指蛋白1(Gli1)信号通路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利妥昔单抗(RIT)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OCI-LY10细胞采用梯度加药法构建其RIT耐药细胞系OCI-LY10/RIT,均以0、1、5、10...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调节超音刺猬蛋白(Shh)/Gli家族锌指蛋白1(Gli1)信号通路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利妥昔单抗(RIT)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OCI-LY10细胞采用梯度加药法构建其RIT耐药细胞系OCI-LY10/RIT,均以0、1、5、10、20、30μmoL/L的吴茱萸碱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OCI-LY10及OCI-LY10/RIT细胞活力并筛选出吴茱萸碱最佳作用浓度。将OCI-LY10/RIT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RIT组、RIT+吴茱萸碱组、RIT+空载组、RIT+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分组处理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Shh/Gli1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以CCK-8法和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以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与耐药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MRP5)、P-糖蛋白(P-gp)}表达。体外培养OCI-LY10/RIT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吴茱萸碱组、空载组、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分组处理后以CCK-8法检测0、16、32、64、128、256、384μg/mL的RIT处理下各组OCI-LY10/RIT细胞存活率,算出其耐药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IT+吴茱萸碱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Shh、Gli1 mRNA与蛋白表达、存活率、Edu阳性率、MRP5与P-gp蛋白表达降低(P<0.05);RIT组、RIT+空载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RIT组相比,RIT+吴茱萸碱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Shh、Gli1 mR-NA与蛋白表达、存活率、Edu阳性率、MRP5与P-gp表达降低(P<0.05);RIT+空载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RIT+吴茱萸碱组相比,RIT+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Shh、Gli1 mRNA与蛋白表达、存活率、Edu阳性率、MRP5与P-gp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吴茱萸碱组细胞耐药指数降低(P<0.05),空载组细胞耐药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与吴茱萸碱组相比,吴茱萸碱+Shh过表达组细胞耐药指数升高(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下调Shh/Gli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而减轻DLBCL细胞的RIT耐药性,诱导RIT处理下的RIT耐药DLBCL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吴茱萸碱 Shh/Gli1 利妥昔单抗 耐药性
下载PDF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曲桂艳 王亚柳 +2 位作者 吕建萍 崔媛媛 窦盈盈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633-634,共2页
关键词 产褥期妇女 保健知识 行为方式 妇女健康教育 产褥期保健 妇女保健 知识了解 保健模式
下载PDF
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7例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施健 王晓晟 +3 位作者 周丽荣 李敏 迟玉敏 孙宝华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COPD患者95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替代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 目的探讨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COPD患者95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替代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急促例数、呼吸困难例数及紫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及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及治疗6个月内呼吸急促例数、呼吸困难例数、紫绀例数及病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头晕1例(2.13%)及心率增快4例(8.51%),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6.25%)及心率增快2例(4.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班布特罗联合布地奈德加用乙酰半胱氨酸,可明显提高对COPD患者的症状控制,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班布特罗 乙酰半胱氨酸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肺功能分组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晟 施健 +3 位作者 吕静 周丽荣 康筱玲 孙宝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53-57,共5页
目的比较根据肺功能指标(一氧化碳弥散量和深吸气量)分成不同组别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治疗反应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104例,... 目的比较根据肺功能指标(一氧化碳弥散量和深吸气量)分成不同组别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治疗反应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104例,依据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分成4组。DLCO及IC均正常组(A组)9例,DLCO减低IC正常组(B组)18例,DLCO正常IC减低组(C组)22例,DLCO及IC均减低组(D组)55例。4组均给予茶碱缓释片(0.1 g,口服2次/d)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吸入2次/d)治疗3个月,比较4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3个月后FEV1、FVC和CAT评分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EV1的增加以C组最明显,而D组较之B组明显。C组较之B组和D组FVC的增加更明显,且C组CAT评分的改善大于B组和D组(P<0.05)。结论根据肺功能指标(DLCO、IC)将COPD患者分组,有助于预测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弥散功能 深吸气量 茶碱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下载PDF
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施健 周丽荣 +1 位作者 孙宝华 王晓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联合γ-干扰素(IFN-γ)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胸腔积液患者98例按胸腔积液性质是否为结核分为结核组(62例)与非结核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胸腔积液与血清中...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联合γ-干扰素(IFN-γ)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胸腔积液患者98例按胸腔积液性质是否为结核分为结核组(62例)与非结核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胸腔积液与血清中ADA、IFN-γ水平及LAM的阳性率,并应用ROC曲线确定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中ADA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组[(53.88±14.39)U/L、(496.82±183.65)pg/ml vs.(15.07±12.36)U/L、(49.74±32.18)pg/ml,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血清中ADA及IFN-γ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31±7.85)U/L、(47.88±8.35)pg/ml vs.(22.94±7.60)U/L、(45.62±7.74)pg/ml,P〉0.05];结核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LAM抗原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64.52%、74.19%vs.2.78%、5.56%,P〈0.05)。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 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 0.832~1.243)。结论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炎 结核性 腺苷脱氨酶 Γ-干扰素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抗原
下载PDF
基于一氧化碳弥散量与深吸气量分组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反应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晟 施健 +3 位作者 吕静 周丽荣 康筱玲 孙宝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 目的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μg/9μg治疗。根据治疗前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和IC占预计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DLCO及IC均正常组(A组,10例)、DLCO减低且IC正常组(B组,18例)、DLCO正常且IC减低组(C组,22例)、DLCO及IC均减低组(D组,55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进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男性比例、年龄、吸烟指数、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CAT评分高于其他各组;D组急性加重次数多于A组;C组FVC高于其他各组,D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其他各组;D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肺气肿视觉评分高于A组和C组(P<0.05)。各组治疗3个月后FEV1、FVC及CAT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FEV1变化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高于其他各组,D组FEV1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C组FVC变化的绝对值高于其他各组,FVC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和D组;C组CAT评分变化大于B组和D组(P<0.05)。A组和C组出现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各1例,D组出现口腔真菌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可依据DLCO联合IC对COPD进行分型,DLCO正常且IC减低的患者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一氧化碳弥散量 深吸气量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下载PDF
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高俊杰 王卫松 +1 位作者 汪芳丽 苏志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研究的20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降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联合组...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研究的20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降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血肌酐(Scr),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足细胞数目,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UAER、Scr、MDA、尿足细胞数目测定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两组的SOD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24 h UAER、Scr、MDA、尿足细胞数目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且SOD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MCP-1测定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的血、尿MCP-1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洛地特在DN治疗中,能显著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尿中MCP-1及尿足细胞水平,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氧化应激 尿足细胞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检测腹水CD64、CD14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邹金海 李春英 +3 位作者 郑国启 孙鑫义 梁育飞 宋慧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CD64、s 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62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7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s CD14,全部患... 目的探讨CD64、s 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62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7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s 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腹水CD64、s CD1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CD64、s CD14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P患者腹水CD64、s CD14水平显著增高,治疗后CD64、s CD14水平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腹水CD64、s CD14对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D64 s CD14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肝癌转移及临床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霞 张国尊 +4 位作者 刘莹莹 梁育飞 李春英 张秀刚 郑国启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92-294,298,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与肝癌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9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巨噬细胞的特异标志物CD68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68与VEGF在...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与肝癌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9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巨噬细胞的特异标志物CD68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68与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C-D期肝癌组织中的CD68浸润程度显著高于A-B期肝癌组织(P<0.05),存在淋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CD68浸润程度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的肝癌组织(P<0.05);A-B期肝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C-D期(P<0.05),出现淋巴转移的肝癌组织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未出现淋巴转移者(P<0.05);肝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CD68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和VEGF的表达水平都与肿瘤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关系,CD68有望成为评估肝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为改善肝癌预后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巨噬细胞 肿瘤转移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小球囊预扩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曲桂艳 董志领 +2 位作者 韩丽丽 史方堃 刘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采用小球囊预扩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有症状的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率≥80%)患者120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支架组80例和药物组40例.支架组患者...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采用小球囊预扩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有症状的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率≥80%)患者120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支架组80例和药物组40例.支架组患者均采用小球囊预扩技术后放置保护伞,观察0.5~1.0 h,采用大球囊扩张,放置支架;药物组按照脑卒中治疗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采用静脉或动脉溶栓.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血管狭窄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支架组和药物组血管狭窄率和NI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药物组血管狭窄率、NIHSS及血管闭塞、再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发生率较支架组均增高(P<0.05).结论 采用小球囊预扩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是安全、有效的,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地采用支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国产两性霉素B单用或联合其他抗真菌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真菌感染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静 季海龙 +6 位作者 赵芳 张睿 尹凤雷 曹婷婷 马洪玉 许卫星 王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2期83-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54例恶性血液病首次合并IFD患者采用国产两性霉素B及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的临...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54例恶性血液病首次合并IFD患者采用国产两性霉素B及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两性霉素B组、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组、两性霉素B联合卡泊芬净组有效率分别为76.2%(16/21例)、96.4%(27/28例)、100%(5/5例)。本组患者以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吸烟史为主要易感因素(P<0.05)。肺部CT多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影63.0%(34/54例)、实变11.1%(6/54例)、结节14.8%(8/54例)。本研究主要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肝脏损害。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恶性血液病合并IFD患者仍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抗真菌经典药物,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可增强疗效,虽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增加,但予治疗则可以控制,从而达到更积极的抗真菌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辉 左凤同 +3 位作者 吴慧君 董爱勤 侯丽颖 刘洁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5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4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5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4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31例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末次随访时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率与新发脑梗死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发脑梗死率为3.25%,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新发脑梗死率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管内支架 颅内动脉狭窄
下载PDF
CA724、CA242联合CEA预测结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宁宁 梁育飞 石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242(CA242)联合癌胚抗原(CEA)预测结肠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90例经肠镜病理活检证实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724...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242(CA242)联合癌胚抗原(CEA)预测结肠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90例经肠镜病理活检证实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724、CA242及CEA,比较不同肿瘤分期患者CA724、CA242及CEA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比较两组患者CA724、CA242及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A724、CA242及CEA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Ⅳ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期患者,Ⅲ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Ⅰ至Ⅱ期患者,Ⅱ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组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分析结果显示CEA、CA724及CA242判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 738、0. 530及0. 6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 44 ug/L、29. 49 U/m L及21. 27 U/m L。CEA+CA724+CA242三项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895和0. 606。结论 CEA、CA724及CA242联合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当CEA、CA724及CA242超过22. 44、29. 49及21. 27时,预后较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724 CA242 CEA 结肠癌预后 最佳界值
下载PDF
青少年病毒性脑炎致帕金森综合征并文献复习(附2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玲 邵汝升 +2 位作者 史方堃 刘宁宁 韩丽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6-726,735,740,共3页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S)是指除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PD表现的运动障碍。随着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同,帕金森综合征可由药物、毒素、脑血管病、...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S)是指除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PD表现的运动障碍。随着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同,帕金森综合征可由药物、毒素、脑血管病、脑炎、外伤等所致。病毒性脑炎致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生于青少年更为罕见。本文对临床诊治青少年病毒性脑炎致帕金森综合征2例,进行分析,总结讨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病毒性脑炎 帕金森综合征
下载PDF
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春英 邹金海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84-2086,2089,共4页
目的探讨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8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 目的探讨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8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与外周血m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头孢他啶联合氧氟沙星抗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41±1.05)×109/L]、腹水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16 421.35±289.37)和腹水CD64指数(182.34±16.31)均显著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的外周血mCD14阳性表达率[(2.71±0.07)%]、外周血mCD14平均荧光强度(45.62±14.07)、外周血mCD14指数(115.24±24.15)及腹水CD64平均荧光强度(86.47±10.24)则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无效/死亡患者相比,治疗有效/生存患者的腹水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574.34±114.01)和腹水CD64指数(52.33±11.25)均显著降低(P<0.05),而外周血mCD14平均荧光强度(130.11±15.31)、外周血mCD14指数(289.01±30.11)和腹水淋巴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131.06±20.33)则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单项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预测的准确度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CD64与外周血mCD14检测可以提示肝硬化是否合并SBP,二者联合检测在对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肝硬化 淋巴细胞 CD64 MCD1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下载PDF
尿半乳糖测定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昱 岳彬 +1 位作者 刘佳 马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测定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症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尿半乳糖测定,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乳糖不耐症阳性率情况。结果:140例中,尿半乳糖测定阳性110例,继发乳糖不耐受...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测定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症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尿半乳糖测定,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乳糖不耐症阳性率情况。结果:140例中,尿半乳糖测定阳性110例,继发乳糖不耐受发生率78.57%,不同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12个月患儿的阳性率高于12~24个月组(P<0.05),其余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易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对患儿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早期行尿半乳糖测定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腹泻患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炎 轮状病毒 乳糖不耐症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血清PCT、CD64、CRP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春英 邹金海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3期2006-2008,共3页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6例肝硬化SBP患者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n=24例)和常规治疗组(n=22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利尿、保肝等常规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6例肝硬化SBP患者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n=24例)和常规治疗组(n=22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利尿、保肝等常规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与20例对照组(肝硬化腹水非SBP组)比较。结果SBP组血浆PCT、CD64、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前血浆PCT、CD64、CRP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CT、CD64、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降低血中PCT、CD64、CRP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CD64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携带TP53、TET2、DNMT3A基因突变的急性白血病/MDS的挑战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睿 刘代红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7-841,共5页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逐渐成熟,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不断有新的基因突变被发现,并在临床中被证实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携带TP53、TET2、DNMT3A基因突变的此类疾病患者化疗缓解时间短,3年无白血病存活率极低。...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逐渐成熟,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不断有新的基因突变被发现,并在临床中被证实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携带TP53、TET2、DNMT3A基因突变的此类疾病患者化疗缓解时间短,3年无白血病存活率极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此类疾病的手段,但疗效远差于未携带上述基因突变者。去甲基化药物、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靶向治疗有可能为此类疾病的综合治疗带来希望。本文就此类基因对于急性白血病/MDS的预后意义、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治疗突破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白血病 淋巴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基因 p53 DNMT3A TET2
下载PDF
小剂量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晓晟 吕静 +1 位作者 宋展 周丽荣 《河北中医》 2014年第12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9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应用小剂量茶碱缓释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对照组49例应用沙美... 目的观察小剂量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9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应用小剂量茶碱缓释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对照组49例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500μg,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变化、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占预计值百分比(IC%)。结果 2组治疗后FEV1%、IC%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AT评分降低(P<0.05),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茶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