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地区妇产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影 周谨 +4 位作者 曹琴英 方芳 刘雪芹 李霞 张桂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生率、发生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间住院分娩或引产的先心病出生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先心病出生缺陷255例,先心病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3‰,占所有出生...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生率、发生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间住院分娩或引产的先心病出生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先心病出生缺陷255例,先心病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3‰,占所有出生缺陷的首位,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先心病前4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大动脉转位,其中室间隔缺损是最主要的先心病中类型;先心病出生缺陷的孕母孕早期发热率显著高于非先心病出生缺陷的孕母(χ~2=4.25,P<0.05);文化程度低的孕母娩出先心病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升高(χ~2=438.97,P<0.005);农村居住的孕母娩出先心病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在城市居住的孕母(χ~2=106.68,P<0.005);女性先心病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χ~2=6.17,P<0.05)。结论先心病出生缺陷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女性多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先心病出生缺陷可能与孕母孕早期发热、性染色体遗传有关;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会影响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先天性心脏病 发热 性别
原文传递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志敏 杨玉秀 +1 位作者 张海娟 张雪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再次剖宫产(repeated caesarean section,RCS)组92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primary cesarean sectionpcs,PCS)组92例就总产程、产后出...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再次剖宫产(repeated caesarean section,RCS)组92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primary cesarean sectionpcs,PCS)组92例就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助产率进行分析,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组28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newercesarean,VBNC)组28例就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例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例数、术中粘连例数、切口乙级愈合例数、应用缩宫素至先兆子宫破裂等进行分析。分别进行t检验或者x^2检验,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VBAC组试产成功20例,成功率71.4%。VBNC组试产成功26例,成功率92.9%。2组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CS及PCS组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例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例数、术中粘连例数、切口乙级愈合例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观察监护下是可以选择经阴道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子宫 剖宫产术 分娩方式
下载PDF
C-erbB-2、p53、Ki-67、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丁堪铄 卢丽娜 +2 位作者 余莉萍 付景冉 刘丽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69-4071,共3页
目的:探讨C-erb B-2、p53、Ki-67及ER、P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B组)、85例子宫内膜癌(C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 目的:探讨C-erb B-2、p53、Ki-67及ER、P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B组)、85例子宫内膜癌(C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C-erbB-2、p53在A、B、C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Ki-67在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erbB-2、p53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脉管癌栓或淋巴结转移率的升高而升高(P<0.05);ER、PR在A、B及C组中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且随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C组中ER与PR的表达及C-erbB-2与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C-erb B-2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C-erbB-2、p53、Ki-67及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指导内分泌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基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从多脏腑论治抑郁症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彩勤 李惠敏 +2 位作者 王彤 傅如华 田军彪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2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观察从多脏腑论治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以脏腑理论为治疗原则,从多脏腑论治,给予升陷汤加减,对照组40例予米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 目的观察从多脏腑论治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以脏腑理论为治疗原则,从多脏腑论治,给予升陷汤加减,对照组40例予米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SDS、HAMD、TESS及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脏腑论治抑郁症疗效显著,药效安全,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升陷汤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补肾固冲调经系列方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清雪 白凤楼 杜惠兰 《河北中医》 2010年第4期528-529,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药疗法 汤剂 无排卵 中药疗法
下载PDF
髂窝寒性脓肿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分析
6
作者 杨静华 马志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3371-3372,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脊柱/并发症 盆腔感染/诊断 脓肿/诊断 卵巢囊肿/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卫洛红 刘永莉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GDM孕妇作为GDM组,40例非GDM孕妇作为非GDM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记录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GDM孕妇作为GDM组,40例非GDM孕妇作为非GDM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记录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GDM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高于非GDM组(P<0.05)。GDM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总发生率高于非GDM组(P<0.05),其中脐动脉血流S/D值在2.81~2.90、2.91~3.0区间时,GDM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非GDM组孕妇(均P<0.05)。GDM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多发于脐动脉血流S/D值在2.71~3.0区间时,非GDM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多发于脐动脉血流S/D值>2.81时。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呈线性相关(均P<0.05)。结论GDM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升高,且二者呈线性相关,脐动脉血流S/D值或可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胎儿宫内窘迫 脐动脉血流 监护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意义重大——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委会
8
作者 马京梅 杨慧霞 +2 位作者 张眉花 马玉燕 张国华 《健康世界》 2019年第1期64-66,共3页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委会介绍,我国的健康卫生政策方针特别强调以预防为主,从生命全周期改善人民健康。
关键词 中华预防医学会 疾病防控 早期发育 生命 人民健康 预防为主 卫生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