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婕 赵娴 +5 位作者 张恒丽 邵丽静 唐广贤 王民 左建霞 王姝蕊 《眼科》 CAS 201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165眼,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5眼。方法于术后2年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记录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并根据Hayashi方法进行混浊分级。主要指标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结果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后囊膜混浊128眼(8.13%),糖尿病性白内障组39眼(12.79%),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4眼(16.00%),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36眼(21.82%)。4个组比较,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7,P=0.000)。1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各组相近:单纯老年组60眼(3.81%),糖尿病组6眼(1.97%),葡萄膜炎组1眼(4.00%),高度近视组5眼(3.03%);2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糖尿病组较高,20眼(6.56%);3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高度近视组较高,24眼(14.55%)。4组患者后囊膜混浊程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05.55,P=0.000)。结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低,高度近视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高,混浊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科学 后囊膜混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