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婕 赵娴 +3 位作者 邵丽静 左建霞 李小磊 赵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wk采用非接触...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wk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三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 496.86±298.96/mm2,2 379.51±375.13/mm2,2 425.38±312.68/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6.20±12.03)%,(43.44±13.99)%,(44.35±8.13)%。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组术后均较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降低,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较明显,与老年性白内障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对超声乳化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应行准确术前评估及术中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糖尿病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解剖学和视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勇亮 李亚楠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36例(41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和C3F8气体填充,在TA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36例(41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和C3F8气体填充,在TA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标准对数视力表等对患眼进行检查和随访。结果术后裂孔闭合率达92.7%,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χ2=10.25,P=0.001),视力提高率达91.2%;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χ2=35.79,P〈0.001)。并发症情况:术中4眼出现毛细血管性出血,术后1周内9眼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30 mm Hg),9眼出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及老年性白内障进展。结论后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可使特发性黄斑裂孔获得较高的闭合率,视功能亦可得到较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内界膜剥离/ILMP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23G TSV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婕 赵娴 +3 位作者 邵丽静 左建霞 王姝蕊 马新玲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2013年1至6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 ml、...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2013年1至6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 ml、0.2 ml及0.5 ml肾上腺素,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 3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 494±286)/mm2,(2 428±353)/mm2,(2 380±375)/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9±13)/mm2,(45±13)/mm2,(43±14)/mm2。3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间比较,随加入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对手术损伤及肾上腺素毒性损害的耐受性降低,在有效维持术中瞳孔散大状态的同时,选用浓度较低的肾上腺素,以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糖尿病 超声乳化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肾上腺素
下载PDF
曲伏前列素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3 位作者 闫晓伟 李凡 马丽华 耿玉磊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残余性青光眼患者5例5眼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的原...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残余性青光眼患者5例5眼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房角镜下至少60°可见睫状体带。方法 0.004%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滴眼。用药前和用药后2、8和12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主要指标眼压及副作用。结果用药前平均眼压(24.58±5.12)mm Hg,用药后2、8和12周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8.48±3.12)mm Hg、(17.12±4.05)mm Hg和(17.05±3.98)mm Hg(P<0.001)。用药后12周未见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期的小样本观察表明,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但房角未完全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降眼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