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期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丽 高伟聪 +3 位作者 周淑艳 杨超 剧蕴慧 刘改欣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干预,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勃龙进...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干预,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勃龙进行治疗,治疗24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性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及稳态胰岛素评估指数(HOMA-IR)水平,并采用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不同部位的汗腺功能[电导率(ECC)测定]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E2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PG、2 h PG、Hb A1c、空腹胰岛素、HOMA-IR明显下降,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比较(P<0.05),经过24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手和脚的ESC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治疗组左手、右手、左脚、右脚ESC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而EZSCAN刻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围绝经期绝经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进行应用,有可能会降低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 绝经期激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绝经期激素治疗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丽 高伟聪 +1 位作者 申莉瑛 刘焱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8期2775-2777,2781,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对对围绝经期妇女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而治疗组采用替勃龙进行治疗,治疗24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雌二醇(E2)、空腹血糖(FPG)、...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对对围绝经期妇女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而治疗组采用替勃龙进行治疗,治疗24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雌二醇(E2)、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并采用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尿病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经过24个月的治疗,治疗组E2水平明显升高,HOMA-IR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E2水平明显下降,HOMA-IR水平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手和脚的ESC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糖尿病或者糖尿病高风险和糖尿病并发症高风险的比例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围绝经期绝经激素治疗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绝经期激素治疗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灵芝孢子提取物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杨超 班玲 +3 位作者 王亮 剧蕴慧 申莉瑛 赵素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070-1071,共2页
目的探讨破壁灵芝孢子提取物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性人卵巢上皮性癌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灵芝组及灵芝+紫杉醇组,每组6只。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平均瘤质量及抑瘤率。结果对照组瘤体体积增... 目的探讨破壁灵芝孢子提取物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性人卵巢上皮性癌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灵芝组及灵芝+紫杉醇组,每组6只。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平均瘤质量及抑瘤率。结果对照组瘤体体积增大最明显,灵芝+紫杉醇组瘤体体积增大最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组、紫杉醇组、灵芝+紫杉醇组瘤质量低于对照组,其中灵芝+紫杉醇组平均瘤质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紫杉醇组抑瘤率高于紫杉醇组和灵芝组(P<0.01)。结论灵芝孢子提取物具有抑制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并增强化疗药物紫杉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破壁灵芝孢子粉 裸鼠移植模型
下载PDF
饮酒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淑艳 陈逴 +2 位作者 闫敬坤 刘素巧 刘志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025-6027,共3页
目的:探讨饮酒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石家庄市2004年1月-2013年12月年龄30-49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绝经前育龄妇女的一般情况、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状况、月... 目的:探讨饮酒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石家庄市2004年1月-2013年12月年龄30-49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绝经前育龄妇女的一般情况、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状况、月经生育史、避孕方法,发育史和身体测量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酒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结果:与从未饮酒者相比,饮酒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增高(OR=2.01,95%CI:1.12-4.51,P〈0.01);与从未饮酒者为参比组,开始饮酒年龄≥30岁及〈30岁组的OR分别为1.33(95%CI:0.92-2.39)和2.05(95%CI:1.38-3.96),提示饮酒年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P=0.008);将被调查对象按照饮酒年限中位数分组,与从未饮酒者相比,饮酒年限≤13和〉13年者的OR值分别为1.65(95%CI:1.21-2.29)和2.67(95%CI:1.29-3.12);将被调查对象按照每周饮酒次数中位数分组,与从未饮酒者相比,每周饮酒次数≤3和〉3的OR值分别为0.89(95%CI:0.29-1.00)和5.79(95%CI:3.21-6.85);而非大量饮酒、每周饮酒次数≤3的被调查对象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与从未饮酒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饮酒(〉113.1 g/次)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饮酒 发病率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