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HBV基因分型及耐药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侯军良 冯爱东 +3 位作者 刘腾飞 许怡 张海从 杨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经各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基因耐药突变位点分布和基因耐药情况。方法选择CHB患者115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基因测...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经各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基因耐药突变位点分布和基因耐药情况。方法选择CHB患者115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患者基因分型和基因耐药突变位点,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家庄地区CHB患者的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少量为B型。石家庄地区CHB患者中HBV基因分型B型和C型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HBV基因分型B型和C型分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60岁患者HBV基因分型C型占比最高。未发生基因突变172例,单基因位点突变393例,2个基因位点突变361例,3个基因位点突变174例,4个基因位点突变42例,5个基因位点突变10例,6个基因位点突变3例,7个基因位点突变1例,9个基因位点突变1例;基因型分布特点随突变位点数的增多HBV基因分型B型和C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突变的985例患者共检出1889个突变位点,检测的14个基因位点中,M204I/V/S、L180M、A181V/T/S突变率为14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的前3位,不同基因位点中HBV基因分型B型和C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突变的985例患者对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及恩替卡韦(entecavir,ETV)4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模式共检出11种,其中对单一药物发生耐药有3种模式,对2种药物发生耐药的有4种模式,对3种药物发生耐药有3种模式,还有一种是对4种药物均发生耐药。不同耐药模式患者HBV基因分型B型和C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地区CHB患者感染的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且发生的基因耐药突变以多重耐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抗药性 突变
下载PDF
石家庄市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封纪珍 李素芳 +2 位作者 李天洁 肖会者 梅志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新生儿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数据,探讨本区域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筛查之间的关系,及早发现耳聋并对高危个体进行生活和用药指导。方法新生儿出生后3d采用耳声发射技术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两步筛查法进行...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新生儿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数据,探讨本区域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筛查之间的关系,及早发现耳聋并对高危个体进行生活和用药指导。方法新生儿出生后3d采用耳声发射技术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两步筛查法进行听力筛查,同时采足跟血3滴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遗传性耳聋常见3个基因6个位点GJB2(235delC、299-300delAT)、SLC26A4(IVS7-2A>G、2168A>G)和mtDNA12SrRNA(1555A>G、1494C>T)进行检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需在42d进行复筛,3个月后对听力复筛未通过者及耳聋基因携带者召回进行常规听力检测。结果10 948例新生儿中9 563例通过听力初筛,初筛通过率87.35%(9 563/10 948)。1 385例未通过听力初筛的新生儿中,于42d复筛287例,复筛率20.72%(287/1 385);246例新生儿通过复筛,复筛通过率85.71%(246/287);41例未通过复筛,除去未来复筛的1 098例新生儿,最终听力筛查检出率0.42%(41/9 850)。10 948例新生儿中共检出438例携带有耳聋基因突变,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4.00%(438/10 948)。41例未通过听力复筛的新生儿中7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7.07%(7/41);除去未来复筛的1 098例新生儿,9 809例新生儿通过了听力筛查,其中耳聋基因携带399例,携带率4.07%(399/9 809)。将耳聋基因携带率在听力筛查通过组与未通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去未来复筛的1 098例新生儿,9 850例新生儿中共有406例耳聋基因携带者,人群携带率4.12%(406/9 850),将耳聋基因携带率在听力筛查通过组与随机人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未通过听力复筛且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的7例新生儿中有3例235delC杂合突变,2例IVS7-2A>G杂合突变,1例IVS7-2A>G纯合突变和1例IVS7-2A>G/2168A>G复合杂合突变的患儿已确诊听力损失。结论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率显著高于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与随机人群的耳聋基因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可以提前发现耳聋,使耳聋患儿早诊断早治疗;对高危个体进行生活和用药指导,可避免或减少耳聋的发生;还可为当地政府和医疗部门大力宣传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的重要意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检查 婴儿 新生 基因检测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2006至2008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耐药趋势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会霞 袁文芳 刘腾飞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4期1830-1831,共2页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性病例与本地病例临床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磊 秦浩 +7 位作者 戴二黑 王瑜玲 许尊贵 史学晗 张志 杨明 冯彩霞 薛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25-4429,共5页
背景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形势日趋严峻,我省承接着大量国外入境回国人员,在复工复产与复学初始之际,如何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外源域外输入病例带来的疫情播散,加强输入病例管理与筛查势在必行。目的分析河北省COVI... 背景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形势日趋严峻,我省承接着大量国外入境回国人员,在复工复产与复学初始之际,如何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外源域外输入病例带来的疫情播散,加强输入病例管理与筛查势在必行。目的分析河北省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方案,防止疫情的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01-21至04-05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8例COVID-19患者,其中境外输入组患者7例,国内本地组患者21例。对28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1)境外输入组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23.6±11.1)岁,其中19~29岁4例(57.1%),以青年为主。本地组21例患者多为家族聚集性发病,其中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43.6±19.7)岁,其中30~72岁19例(90.5%),以中老年为主。(2)境外输入组7例患者中发热1例,腹泻1例,5例无任何临床症状;本地组21例患者中发热15例,咳嗽9例,咽痛5例,乏力3例,肌肉痛2例,腹泻1例。境外输入组中普通型6例(85.7%),重症型1例(14.3%),无轻型和危重症型病例;本地组中轻型1例(4.8%),普通型15例(71.4%),重症型4例(19.0%),危重症型1例(4.8%)。(3)境外输入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N基因循环阈(Ct)值、ORF1ab基因Ct值低于本地组(t=14.430、17.856,P均<0.001)。与参考值对照,境外输入组和本地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比例均高于50.0%,境外输入组淋巴细胞计数、CD3^+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和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比例均高于40.0%,本地组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比例均高于40.0%。(4)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病灶分布均以双侧肺叶为主,其次为单侧单叶,单侧多叶较少;境外输入组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影为主,本地组则以磨玻璃影和实变影为主。结论河北省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较本地病例临床症状轻微,鼻咽拭子核酸检测SARS-CoV-2的N基因Ct值和ORF1ab基因Ct值水平低于本地病例,病毒载量高,可能存在较强传染性,应对入境人员严格隔离、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防止疾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境外输入 循环阈值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改良抗酸染色联合CPA在基层医院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玉雪 万玲玲 +3 位作者 梁芸 陈红岩 柳晓金 安翠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517-1519,1523,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抗酸染色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PA)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结核确诊病例的痰标本共325份,其中涂阳标本81份,同时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 目的评估改良抗酸染色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PA)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结核确诊病例的痰标本共325份,其中涂阳标本81份,同时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对标本进行检测,分析4种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81份涂阳标本,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 4种方式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4%(74/81)、93.8%(76/81)、95.1%(77/81)、98.8%(80/81),4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份涂阴标本,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四种方式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49/244)、46.7%(114/244)、54.9%(134/244)、54.5%(133/244),改良抗酸染色法阴性率低于CPA技术组、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技术组、Xpert MTB/RIF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四种方式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8%(123/325)、58.5%(190/325)、64.9%(211/325)、65.5%(213/325)。结论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和Xpert MTB/RIF技术对肺结核均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诊断涂阳及涂阴肺结核时,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技术可以有效替代高成本的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基层医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检测技术 诊断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分析
6
作者 李雅楠 张志 +5 位作者 张玉娜 白明明 郑凡 邢江涛 黄怀鹏 吴克峰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20-1323,1329,共5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9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总T、CD4^(+)T、CD8^(+)T、总B和NK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分析其...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9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总T、CD4^(+)T、CD8^(+)T、总B和NK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58.06%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降低,35.48%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流式分析显示,外周血T(84.95%)、B(76.34%)和NK(92.47%)细胞分布比例多处于正常范围,CD4^(+)/CD8^(+)比例异常占60.22%。外周血T(60.22%)、CD4^(+)T(58.06%)和CD8^(+)T细胞(64.52%)绝对值以降低为主,B细胞绝对值降低者占44.09%,NK细胞绝对值降低者占32.26%。腺癌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鳞癌患者水平(P=0.047)。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均显著低于鳞癌患者水平(P值分别为0.0025、0.02)。其余指标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减低,CD4^(+)/CD8^(+)比例失衡,NK细胞水平与NSCLC病理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和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怡 许恒 +4 位作者 郭云 黄颖 高鹏 胡倩 高会霞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血清抗SARS-CoV-2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判断COVID-19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的COVID-19患者172例,分别收集患者...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血清抗SARS-CoV-2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判断COVID-19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的COVID-19患者172例,分别收集患者感染早期(第1~7天)、中期(第8~14天)、后期(第15~21天)、恢复期(第22~41天)的血清样本,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SARS-CoV-2中和抗体。结果随着COVID-19患者病程进展中和抗体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在感染后期达到峰值(90%以上感染者产生了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与感染天数之间有显著性相关(R=0.35,P<0.001);在感染早期,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高于轻型、中型、重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期和恢复期的患者,其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感染早期,<60岁组患者的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组(P<0.05);在病程中后期及恢复期,<60岁组与≥60岁组患者的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OVID-19患者血清抗SARS-CoV-2中和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与疾病进程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抗SARS-CoV-2中和抗体是评估COVID-19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中和抗体 磁微粒化学发光
下载PDF
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多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士甫 赵磊 +5 位作者 张鑫 戴二黑 王瑜玲 佘丽君 王立静 高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952-2954,2958,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影响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64例HIV阳性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6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研...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影响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64例HIV阳性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6个月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的影响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HIV阳性肺结核抗结核疗效的预测指标及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结核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NEU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CD4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B和CD4细胞越低HIV阳性肺结核抗结核无效的风险越高。ROC曲线结果显示,CD4细胞计数、HGB、两者联合均可用于预测HIV阳性肺结核抗结核疗效,其AUC分别为0.838、0.843和0.911。结论CD4细胞、HGB是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预测HI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阳性肺结核 CD4细胞 血红蛋白 抗结核疗效 预测价值
下载PDF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莉 赵召霞 +3 位作者 许怡 侯军良 刘玉珍 戴二黑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9期2647-2648,共2页
目的观察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3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50例和对照组(干扰素)84例,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肝功... 目的观察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3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50例和对照组(干扰素)84例,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19.1%、57.1%),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其HBV-DNA转阴率(48%)、HBeAg转阴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24%、32%、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软肝化坚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浩杰 侯军良 +1 位作者 李军生 戴二黑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1期3333-3334,共2页
软肝化坚颗粒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配伍严谨,组方科学,具有益气活血、软坚化结之功效,临床疗效显著。近年,在对肝纤维化元创性诊断的研究中发现,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 软肝化坚颗粒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配伍严谨,组方科学,具有益气活血、软坚化结之功效,临床疗效显著。近年,在对肝纤维化元创性诊断的研究中发现,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能够反映肝脏胶原代谢活动,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具有确定的临床价值,为科学验证软肝化坚颗粒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开展了软肝化坚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影响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复方鳖甲软肝片 软肝化坚颗粒
下载PDF
髓系抑制性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颖 卢建华 +4 位作者 吕卓 段媛媛 刘志权 崔美兰 闫会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每日观察小鼠体重和大便状况。DSS处理3和7 d后处死小鼠,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讨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每日观察小鼠体重和大便状况。DSS处理3和7 d后处死小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MDSC和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于造模第4天体重开始下降,有腹泻和血便,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结肠出现黏膜损伤及炎症表现。与对照组和造模3 d组比较,造模7 d组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增加,而MDSC比例降低;进一步观察MDSC亚群变化发现,粒细胞型MDSC在造模7 d组中比例下降,而单核细胞型MDSC则无改变。无论Treg细胞还是MDSC,脾脏中的水平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MDSC降低和Treg细胞增高,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髓系抑制性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控
下载PDF
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国威 李立新 +2 位作者 秦英军 侯军良 万玲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血糖床旁检测的准确性。方法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制定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标准,定期检查室内质控结果,每半年进行一次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比对。组织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与... 目的通过建立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血糖床旁检测的准确性。方法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制定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标准,定期检查室内质控结果,每半年进行一次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比对。组织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实现人员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的便携式血糖仪根据室内质控结果和比对结果实行准入制管理,定期综合评价,及时更换不合格仪器。结果全院便携式血糖仪达到了室内质控合格率100%,比对合格率100%。结论对血糖仪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床旁血糖检测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床旁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充分发挥便携式血糖仪在临床使用中的便捷、快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自我监测 全面质量管理
下载PDF
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颜强 李军霞 +3 位作者 张雪萍 白洪忠 郑立恒 李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9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普通结核性脑膜炎组和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脊液指标、影像学分型、抗结核药物方案、激素应用、椎管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难治组病... 目的探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9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普通结核性脑膜炎组和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脊液指标、影像学分型、抗结核药物方案、激素应用、椎管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难治组病程>3个月、院外抗结核药物、弱方案、脑膜强化比例高于普通组,初治强四化比例低于普通组,脑脊液白细胞数高于普通组,脑脊液氯、腺苷脱氨酶水平低于普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前抗结核治疗、氯化物<120mmol/L、治疗方案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结论脑脊液低氯是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预测因素,抗结核方案的强弱对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影响因素分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3种方法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立恒 柳晓金 +1 位作者 刘会 张晓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22-825,共4页
目的评价胸水Xpert MTB/RIF系统、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检测和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确诊的10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Xpert ... 目的评价胸水Xpert MTB/RIF系统、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检测和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确诊的10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Xpert MTB/RIF系统检测结果、ADA活性以及外周血T-SPOT.TB检查结果。结果 Xpert MTB/RIF系统与ADA活性检测法、T-SPOT.TB法、ADA活性检测联合T-SPOT.TB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A活性检测法、T-SPOT.TB法、ADA活性检测联合T-SPOT.TB法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结核性胸水多为刺激产生,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胸水很少,Xpert MTB/RIF系统应用在胸水检测中阳性率低,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有限;ADA活性和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联合检测诊断效果更好,对结核性胸膜炎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胸水 诊断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泽 刘志权 +3 位作者 张海从 戴二黑 张巍 杨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2-543,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否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6例NAFLD患者分为对照组、小剂量(250 mg.day-1)和大剂量(500 mg.day-1)DHA治疗组,每... 目的探讨饮食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否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6例NAFLD患者分为对照组、小剂量(250 mg.day-1)和大剂量(500 mg.day-1)DHA治疗组,每组12例,观察6个月。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FGF21水平。结果 DHA治疗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大剂量治疗组更明显;对照组患者血清FINS、ISI和FGF21分别为(13.4±2.6)m U/L、(-4.2±0.2)和(1.8±0.5)ng/ml,与大剂量DHA治疗患者[分别为(8.4±2.1)m U/L、(-3.7±0.2)和(1.4±0.4)ng/ml,P<0.05]比,差异显著。结论饮食补充DHA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FGF21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二十二碳六烯酸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下载PDF
软肝化坚颗粒对C57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肝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莉 田岳颺 +6 位作者 高会霞 许怡 赵召霞 叶立红 刘玉珍 侯军良 戴二黑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0期1550-1552,共3页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模型秋水...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10%四氯化碳(CCl4)造模,造模2周后各用药组灌胃软肝化坚颗粒或秋水仙碱,用药6周时采集血清,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TGF-β1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及TGF-β1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以及模型秋水仙碱组小鼠血清ALT、AST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小鼠血清AL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5),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模型秋水仙碱组(P<0.05)。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包括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模型秋水仙碱组和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小鼠血清TGF-β1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均降低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以改善肝功能,抑制TGF-β1的产生,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会霞 刘玉珍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各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的阳性率;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2714份自身抗体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自身...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各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的阳性率;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2714份自身抗体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自身抗体阳性病例的查阅临床资料。结果 2714份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472例,阳性率17.4%,抗核抗体(ANA)阳性418例,阳性率15.4%,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24例,阳性率4.57%,抗平滑肌抗体阳性91例,阳性率3.35%,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阳性16例,阳性率0.59%,抗肝细胞膜抗体阳性(LMA)8例,阳性率0.29%,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阳性5例,阳性率0.18%,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LSP)阳性3例,阳性率0.11%,2914例送检标本中诊断为AIH59例,阳性率为2.17%,诊断为PBC61例,阳性率为2.24%。自身抗体阳性患者74.57%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其他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炎
下载PDF
软肝化坚颗粒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莉 叶立红 +6 位作者 田岳飏 高会霞 许怡 赵召霞 侯军良 刘玉珍 戴二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1年第1期3-5,2,共3页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6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6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计算肝脏指数,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并进行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评分。结果:模型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模型秋水仙碱组小鼠肝脏指数及肝组织纤维化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此外,模型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肝纤维化评分及炎症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软肝化坚低剂量组及模型秋水仙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化坚颗粒 四氯化碳 肝纤维化 肝脏指数 病理组织
下载PDF
血浆循环DNA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运强 高虹 +4 位作者 赵召霞 刘蓓 刘鑫 潘世扬 夏文颖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4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2例、中度17例和重度11例,分别采集其受伤48h内静脉血和30例正常人静脉血各2ml,提取血浆循环DNA,采用双重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4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2例、中度17例和重度11例,分别采集其受伤48h内静脉血和30例正常人静脉血各2ml,提取血浆循环DNA,采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DNA水平。结果颅脑损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颅脑损伤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循环DNA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87,P=0.036)。结论血浆循环DNA水平不但对于诊断颅脑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与其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DNA 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胸腺五肽对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正洪 郑宏 +3 位作者 杨莉 田红卫 王瑞敏 李卫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818-820,共3页
目的比较单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和HAART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艾滋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 目的比较单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和HAART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艾滋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HAART组给予齐多夫定300mg、拉米夫定150mg、奈韦拉平200mg,2次/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HAART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10mg,1次/d肌内注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24、36、48周采取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和干扰素γ含量检测。结果治疗开始后2组CD4^+T和CD8^+T细胞计数、干扰素γ含量逐渐升高,于治疗后4周末、8周末2个时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后同一时点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增大。结论 HAART、胸腺五肽联合治疗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优于单纯HAART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干预 免疫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