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现阶段社会精神需要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1
作者 覃志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社会转型期 ,人们更需要有稳定的情感、社会认同和归属来适应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社角色的频繁转换 ;市场经济发展和满足的是人的物质需要方面 ,以及与物质财富直接相关的精神需要 ;发展和创造层面的精神需要最容易被人们忽视 ,从而使理... 在社会转型期 ,人们更需要有稳定的情感、社会认同和归属来适应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社角色的频繁转换 ;市场经济发展和满足的是人的物质需要方面 ,以及与物质财富直接相关的精神需要 ;发展和创造层面的精神需要最容易被人们忽视 ,从而使理想和信仰的需要长期处于“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的层次
下载PDF
《吕氏春秋》与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2
作者 魏建震 《共产党员(河北)》 2015年第36期28-28,共1页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西周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史伯曾经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说。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西周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史伯曾经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说。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是古代先哲关于“和而不同”思想的最早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吕氏春秋》 “和而不同”思想 “和实生物” 西周时期
下载PDF
林语堂与吴经熊信仰历程之比较
3
作者 梁世和 《中国文化》 CSSCI 2013年第1期174-181,共8页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吴经熊(1899-1986)是二十世纪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学家、人文学者。二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个着名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分别着有《从异教徒到基督徒》①与《超越东西方》,对...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吴经熊(1899-1986)是二十世纪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学家、人文学者。二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个着名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分别着有《从异教徒到基督徒》①与《超越东西方》,对自己的信仰历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和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历程 吴经熊 林语堂 中国现代史 人文学者 语言学家 二十世纪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论改革中的负效应问题——兼论物质利益原则的贯彻
4
作者 余震岭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1989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往我们忽视对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仅仅把问题看作是'不要这样做'的禁令信息,并且往往采取规避的态度。然而,正是问题向人们提供了'怎样做'的信息。问题是灵敏度很高的探测器,它是人们从事新的实践的向导。改革正... 以往我们忽视对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仅仅把问题看作是'不要这样做'的禁令信息,并且往往采取规避的态度。然而,正是问题向人们提供了'怎样做'的信息。问题是灵敏度很高的探测器,它是人们从事新的实践的向导。改革正是沿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途径不断前进的。为此,本文从认识方法论的角度对问题的反向内导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利益原则 兼论 严格决定论 社会主义原则 企业精神 控制信息 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风貌 公平感 浮动工资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