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 Tan、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星明 王彦人 +1 位作者 卫陈刚 张涛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比较Inter Tan和PFNA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固定后的加压效果。方法 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Inter Tan(n=39例)和PFNA(n=20例)治疗,X线随访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时、术后4周和术后24周时骨折... 目的比较Inter Tan和PFNA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固定后的加压效果。方法 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Inter Tan(n=39例)和PFNA(n=20例)治疗,X线随访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时、术后4周和术后24周时骨折分离距离。结果 Inter Tan和PFNA两种方法治疗患者术前、术后即时和术后24周时骨折分离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4周时发现PFNA组有20.0%患者有骨折线增宽表现,而Inter Tan组仅为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 Tan固定系统由于具有双螺钉交锁加压作用,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后二次加压及持续维持加压作用方面,优于PFNA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 TAN PFNA 老年粗隆间骨折 加压
下载PDF
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选择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峰 才智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选择及术后疗效。方法收治的186例(216膝)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适应证分成UKA组41例(56膝)、TKA组74例(80膝)...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选择及术后疗效。方法收治的186例(216膝)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适应证分成UKA组41例(56膝)、TKA组74例(80膝)和HTO组71例(80膝)。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压引流总量和住院天数。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24~36个月。UK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低于TKA组及HT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UKA组及HTO组的HSS评分及ROM均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功能优于TKA及HTO,HTO治疗年轻患者术后功能相比于TKA具有一定的优势;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下载PDF
Inter Tan与DHS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星明 王彦人 +1 位作者 卫陈刚 张涛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60-361,共2页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选择动力髋螺钉( DHS)和第4代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 Tan)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收治的185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固定72例,应用Inter Tan固定123例)疗效及预后数据进行统...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选择动力髋螺钉( DHS)和第4代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 Tan)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收治的185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固定72例,应用Inter Tan固定123例)疗效及预后数据进行统计学研究,比较两种固定方案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术后复查X线提示:DHS组4例留有2~3 mm骨折线,11例留有0~2 mm骨折线,Inter Tan组0~2 mm骨折线3例,术后DHS组头部切出1例,DHS组头部旋转2例,Inter Tan组无切出及头部旋转病例。结论 DHS与Inter Tan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操作难易程度、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Inter Tan在骨折端加压作用、抗旋转能力明显优于DHS,两种手术方案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各有特点,选择正确适应证及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均可达到预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INTER TAN 老年 粗隆间骨折 对比
下载PDF
开放植骨治疗胫前皮肤瘢痕化或骨外露的胫骨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占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607-607,共1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不愈合 植骨治疗 骨外露 瘢痕化 胫前 皮肤 植骨方法 软组织
下载PDF
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利锋 《陕西中医》 2015年第8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达将本组纳入的13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7)和对照组(n=67)。治疗组采用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达将本组纳入的13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7)和对照组(n=67)。治疗组采用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疗程结束后疼痛缓解率,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治疗、腰椎、股骨颈骨密度、血中骨钙素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优良率(76.12%)显著高于对照组(50.75%),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ALP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U-Ca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ALP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U-Ca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中骨钙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中骨钙素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健骨方配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疗法 降钙素/治疗应用 补肾健骨方
下载PDF
自体骨髓移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24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332-2333,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 不愈合/外科学 骨髓移植 移植 自体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120例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爱东 李铁松 +1 位作者 祖述春 杨春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196-5197,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 骨折 粉碎性/外科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PFNA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庭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6期659-660,共2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生率占到全身骨折的1.44%[1]。多为粉碎性,随着人口老年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大约有100万[2],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已成为骨科医师的共识,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动力螺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疗效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4例分析
9
作者 高爱东 李铁松 +2 位作者 祖述春 马烽 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 骨折 粉碎性/外科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关节盂骨缺损临床运用分析--评《肩关节镜手术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房胜才 朱文龙 +2 位作者 孙利锋 刘明雨 李艳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肩关节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故发生肩关节脱位的现象较为常见。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身发生关节脱位方面,肩关节脱位大约占了一半。根据肱骨头发生脱位的位置,又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前脱位较为多发,并发症也较多。在发生肩关... 肩关节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故发生肩关节脱位的现象较为常见。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身发生关节脱位方面,肩关节脱位大约占了一半。根据肱骨头发生脱位的位置,又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前脱位较为多发,并发症也较多。在发生肩关节脱位的群体中,男性青壮年较多。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指的是在首次发生脱位后因损伤的关节囊和孟唇部位暂未达到理想的修复状态,后期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再次造成的脱位,而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伴关节盂骨缺损则为一种严重的骨损伤。目前,在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关节盂骨缺损时,更注重对患者骨性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镜手术 关节盂 前脱位 骨性结构 关节囊 肱骨头 后脱位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文征 高爱东 李卉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8期2787-2789,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治疗效果及差异性。方法选取2011至2013年收治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FNA组,52例)和动力髋螺钉组(...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治疗效果及差异性。方法选取2011至2013年收治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FNA组,52例)和动力髋螺钉组(DHS组,5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排除可能产生差异的各种因素,2组分别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将2组患者的骨折骨性愈合的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FNA组患者的骨折骨性愈合的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等方面均优于DHS组(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比动力髋螺钉(DHS)更有优势,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只是价格贵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DHS 螺旋刀片 锚和力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PFNA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文征 高爱东 李文卉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5期2294-2296,共3页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联合鲑鱼降钙素与单纯行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至2013年,采用PFNA治疗11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降钙素组(PFNA治疗...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联合鲑鱼降钙素与单纯行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至2013年,采用PFNA治疗11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降钙素组(PFNA治疗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n=57)和对照组(单纯PFNA治疗,n=56)。两组患者均为低能量损伤,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健侧髋关节骨密度,记录患者Harris评分及SF-12量表评分,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与其他部位骨折等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获得至少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降钙素组57例,对照组56例。除对照组5例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X线片均示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年,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1年、2年降钙素组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Harris评分和术后1年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组仅1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术后13~23个月,4例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发生桡骨远端骨折,1例发生健侧髋部骨折。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而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降低再骨折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灵活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小腿复杂性骨折143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祖述春 高爱东 李铁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5085-5086,共2页
关键词 腿/外科学 外科皮瓣 皮肤移植 外固定器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骶部褥疮17例分析
14
作者 马峰 高爱东 祖述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779-1780,共2页
关键词 褥疮/外科学 外科皮瓣 皮肤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浅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高爱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7-8,共2页
浅析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均分两组,对照组用自行功能锻炼,实验组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 浅析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均分两组,对照组用自行功能锻炼,实验组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好于对照组,而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背伸活动度和屈曲活动度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上看,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更快,而且疼痛评分更低,整体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建议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恢复术后腕关节功能,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疼痛情况调查
16
作者 冯润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3期8308-8309,共2页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