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普林联合HDLF方案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风玲 许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1,269,共3页
目的观察斯普林对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辅助疗效。方法将8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斯普林组:HDLF加斯普林组;对照组:单用HDLF组。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食欲、消化道反应、疼痛... 目的观察斯普林对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辅助疗效。方法将8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斯普林组:HDLF加斯普林组;对照组:单用HDLF组。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食欲、消化道反应、疼痛、体重、Karnofsky评分、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斯普林组白细胞减少程度及疗效均好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斯普林组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免疫指标CD3、CD4、CD4/CD8、NK活性显著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DLF方案加斯普林可以增加疗效、减轻骨髓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化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普林 胃肿瘤 结肠直肠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益沐片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威健 刘巍 +3 位作者 郭运强 王安峰 王俊霞 单保恩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11期818-819,825,共3页
目的 观察益沐片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2 0例晚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的同时口服益沐片 ,与同期 2 0例单纯化疗进行了对照研究 ,观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 近期疗效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40 % ,临床受益率为... 目的 观察益沐片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2 0例晚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的同时口服益沐片 ,与同期 2 0例单纯化疗进行了对照研究 ,观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 近期疗效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40 % ,临床受益率为 80 % ,6个月和 1年生存率分别是 87.5 %和6 6 .7% ;单纯化疗组的有效率为 3 0 % ,临床受益率为 75 % ,6个月和 1年生存率分别是 5 5 .5 %和 1 4.3 %。生活质量变化 ,治疗组食欲、体重及Kps评分中的稳定及增加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益沐片配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和生存率 ,改善生活质量 ,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联合化疗 益沐片 减毒增效 药物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鹿璐 史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5-619,共5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小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主要的效应因子。AngⅡ主要的作用受体有两个,血管紧张素Ⅱ1型(angiotensin Ⅱ 1 receptor,AT1R)和AT2R分别是Ang...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小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主要的效应因子。AngⅡ主要的作用受体有两个,血管紧张素Ⅱ1型(angiotensin Ⅱ 1 receptor,AT1R)和AT2R分别是AngⅡ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1型和2型受体。AngⅡ通过上述两种受体参与调节血管舒缩、水盐平衡、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发现AngⅡ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形成并抑制肿瘤细胞分化的功能。这提示抑制AngⅡ的产生或阻断其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新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关于AngⅡ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
下载PDF
CEA、PAK5联合循环肿瘤细胞对ⅢB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精准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健 袁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CEA、PAK5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TC)对ⅢB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精准预测作用。方法 ELISA法、多重RNA/DNA原位分析法,对150例ⅢB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血动态检测癌胚抗原(CEA)、PAK5、CTC及同时期影像学CT检查。对照... 目的探讨CEA、PAK5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TC)对ⅢB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精准预测作用。方法 ELISA法、多重RNA/DNA原位分析法,对150例ⅢB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血动态检测癌胚抗原(CEA)、PAK5、CTC及同时期影像学CT检查。对照组50例,实验组100例。实验组按CEA水平增高情况分为:CEA进行性增高组(实验A组,n=50)和无规律增高组(实验B组,n=50)。结果单因素检测结果显示:CEA:按生物学进展时间(T2):实验A组3~24月,中位时间13月;实验B组4~32月,中位时间为22月。按影像进展时间(T3):实验A组39例(78%)进展,出现时间5~8月,中位时间6.2月;实验B组12例(24%)进展,出现时间4~15月,中位时间10.6月。51例影像学确诊进展的患者,T2时刻PAK5中表达范围为13.6%~83%,T3时刻PAK5高表达范围为37.8%~100%。CTC检测结果显示:当混合型+间质型/总细胞数比值>30%时可预测生物学进展,混合型和间质型之和/总单细胞数比值>50%和(或)间质型细胞数≥1可预测影像学CT进展。联合检测多因素结果显示:实验A组影像学进展39例患者CEA、PAK5、CTC阳性表达三者之间一致性在生物学进展时刻为82%;影像CT进展时刻为94%。结论联合检测CEA、PAK5、CTC可作为早期预测ⅢB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活化激酶 循环肿瘤细胞 胃癌 复发转移
下载PDF
关于肿瘤君的八条误区
5
作者 石汉平 刘巍 《创新时代》 2015年第12期19-20,共2页
误区一:肿瘤和癌症是一回事专家观点: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人们通常将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和组织都可能发生癌症。但严格地讲,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等,约占恶性肿瘤的9... 误区一:肿瘤和癌症是一回事专家观点: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人们通常将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和组织都可能发生癌症。但严格地讲,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等,约占恶性肿瘤的90%;另外10%起源于骨、肌肉、血管等间叶(非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如淋巴瘤和横纹肌肉瘤就是起源于淋巴、横纹肌细胞的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观点 人体器官 横纹肌细胞 淋巴瘤 肿瘤病 肠道肿瘤 谈癌色变 第二道防线 辛辣食物 戒烟限酒
下载PDF
G-CSF/GM-CSF序贯给药与G-CSF单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威健 刘义冰 +3 位作者 刘巍 史健 翟宝娥 杨瑞合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7-92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低剂量G-CSF/GM-CSF序贯给药与G-CSF单药预防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研究方法,将5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于化疗后第7~9日皮下注射G-CSF,10~12日皮下注射... 目的:对比研究低剂量G-CSF/GM-CSF序贯给药与G-CSF单药预防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研究方法,将5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于化疗后第7~9日皮下注射G-CSF,10~12日皮下注射GM-CSF(均为2.5μg/kg);B组化疗后第7~12日皮下注射G-CSF(2.5μg/kg)。结果:G/GM-CSF序贯给药和G-CSF单药均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WBC和ANC的下降程度,降低化疗延迟率及延迟时间,提高化疗完成率。G/GM-CSF序贯给药还可以提高化疗后的单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血小板成分输血。主要不良反应如发热,注射部位疼痛,骨骼肌肉疼痛等两组相似,且可以耐受。结论:序贯联合应用低剂量G-CSF和GM-CSF可有效防治白细胞、血小板的降低,减少成分输血的次数,提高化疗完成率,是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白细胞减少症 药物治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联合序贯给药
下载PDF
ERCC1、ERCC2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吕雅蕾 刘巍 +4 位作者 左静 王玉栋 刘晓 冯莉 荆丽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137例,剔除双重癌、曾接受放疗、应用非铂类术前化疗患者共29...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137例,剔除双重癌、曾接受放疗、应用非铂类术前化疗患者共29例,入组病例为108例,对其进行临床病理资料登记并随访至2006年12月31日。共随访97例并建立患者临床资料Excel数据库。选取可随访97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病例组分析,同时选取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CC1、ERCC2在食管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蛋白水平表达,分析ERCC1和ERCC2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1%(37/97)、24.7%(24/97),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0%(26/50)、42.0%(21/50)。ERCC1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ERCC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亦高于癌组织(P<0.05)。ERCC1、ERCC2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相关性。ERCC1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1.35%(19/37),ERCC1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26.67%(16/60),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2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0.00%(12/24),ERCC2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31.51%(23/73),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 ERCC1、ERCC2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食管癌组织,且均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RCC1阳性表达者预后优于阴性者,ERCC2阳性表达组则显示预后优于阴性表达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ERCC1 ERCC2 预后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明 姜达 +1 位作者 崔研芝 杨士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测定其吸光度(OD)值。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测定其吸光度(OD)值。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细胞内bcl-2蛋白、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处理不同时间后,MDA-MB-231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最高可达77%,且同一处理时相点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洛伐他汀作用MDA-MB-231后,出现细胞凋亡峰和凋亡率的升高。细胞期分析显示,各组处理72小时,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加,而且细胞周期分布特点与药物浓度有关。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分析细胞内bcl-2、cdk2蛋白的表达率显示:洛伐他汀处理组bcl-2、cdk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洛伐他汀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bcl-2蛋白、cdk2蛋白表达下降可能为其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乳腺肿瘤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欧洲癌痛阿片类药物镇痛指南》带来的启示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591-1594,共4页
由欧洲姑息治疗委员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alliative Care,EAPC)授权欧洲姑息治疗研究合作组(European Palliative Care Research Collaborative,EP—CRC)编写的《欧洲癌痛阿片类药物镇痛指南》经过多次修改完善。
关键词 癌痛 指南 阿片类 爆发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素菊 张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药物处理组(1、6和12 mmol.L-1CP);分别用生理盐水、CP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MT...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药物处理组(1、6和12 mmol.L-1CP);分别用生理盐水、CP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MTT比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黏附和迁移侵袭能力;采用RT-PCR和FCM测定nm23-h1、c-myc mRNA及蛋白表达和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 mmol.L-1CP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和12 mmol.L-1CP组细胞黏附、迁移侵袭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nm23-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my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6与12 mmol.L-1C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6和12 mmol.L-1CP组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注射用CP可抑制体外培养SKOV3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m23-h1、下调c-myc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迁移侵袭 卵巢肿瘤 nm23核苷二磷酸激酶类 基因 myc
下载PDF
NEC与IE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威健 史健 +5 位作者 刘巍 翟宝娥 杨瑞合 姜达 王玉华 黄赐汀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4期67-68,共2页
目的 比较NEC方案与IE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共 43例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入组 ,NEC组 2 2例 ,应用NEC方案 (NVB +VP1 6 +CBP) ,IEC组 2 1例 ,应用IEC方案 (IFO +VP1 6... 目的 比较NEC方案与IE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共 43例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入组 ,NEC组 2 2例 ,应用NEC方案 (NVB +VP1 6 +CBP) ,IEC组 2 1例 ,应用IEC方案 (IFO +VP1 6 +CBP)。每 4周为 1周期 ,至少化疗 2周期。按WHO标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期。结果 NEC组中 2例CR ,1 1例PR ,6例SD ,3例PD ,有效率 (CR +PR)为 59.1 % ;IEC组中 8例PR ,9例SD ,4例PD ,有效率 (CR +PR)为 38.1 %。NEC组有效率比IEC组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NEC组中位生存期为 9个月 ,而IEC组为 7月 ,两组无差异 (P >0 .0 5)。两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Ⅲ +Ⅳ的血白细胞下降NEC组为 35 .0 % ,IEC组为 2 5 .0 % ,两组无差异 (P >0 .0 5)。NEC组的末梢神经炎和局部静脉炎稍高于IEC组。结论 初步的结果显示 ,NE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NEC方案 IEC方案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乳腺癌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威健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11期803-80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药物疗法 术前化疗 术后化疗 联合化疗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氨甲蝶呤、5-氟脲嘧啶与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
13
作者 刘巍 冯威健 +2 位作者 杨瑞合 翟宝娥 姜达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 本文观察了羟基喜树碱 (HCPT)、氨甲蝶呤 (MTX)、5 氟脲嘧啶 (5 Fu)和醛氢叶酸钙(LV)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化疗方案为羟基喜树碱 8mg m2 静脉滴注 ,第 1~ 5天 ;氨甲蝶呤 10 0mg静脉推注 ,第 1日 ;... 目的 本文观察了羟基喜树碱 (HCPT)、氨甲蝶呤 (MTX)、5 氟脲嘧啶 (5 Fu)和醛氢叶酸钙(LV)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化疗方案为羟基喜树碱 8mg m2 静脉滴注 ,第 1~ 5天 ;氨甲蝶呤 10 0mg静脉推注 ,第 1日 ;醛氢叶酸钙 15 0mg m2 第 2~ 4天 ,静脉滴注 ;5 氟脲嘧啶5 0 0mg m2 静脉滴注 ,第 1~ 5天 ;2 8d为 1周期 ,连用 2个周期以上。结果 HMLF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5 1例 ,总有效率 49% ,1年生存率 41% ,中位生存期为 11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轻度的血液和消化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HMLF方案 联合化疗 羟基喜树碱 氨甲蝶呤 5-氟脲嘧啶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为主化疗缓解两肺小细胞肺癌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洵 冯威健 翟宝娥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11期820-820,共1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药物疗法 羟基喜树碱 化疗
下载PDF
益气解毒养阴汤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玉森 苏广军 《河北中医》 2016年第7期976-980,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养阴汤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9例予放疗治疗,共5周完成放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养阴汤治疗,自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继续服用1个月。观察2...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养阴汤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9例予放疗治疗,共5周完成放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养阴汤治疗,自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继续服用1个月。观察2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呼吸频率、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 H值、血氧饱和度(Sa O2)、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FVC百分比(FEV1/FVC)、肺动脉平均压(m PAP)、左膈肌最大移动度(DMM)及肺癌相关症状(食欲下降、疲乏、咳嗽、呼吸困难、咯血和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肺活量降低(P<0.05);治疗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放疗后1个月呼吸频率、肺活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p(O2)及Sa O2下降,p(CO2)升高(P<0.05);治疗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p(O2)、p(CO2)及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放疗后1个月p(O2)、p(CO2)及Sa 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 H值无明显变化(P>0.05),且放疗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后1个月FEV1、FVC、DMM升高,FEV1/FVC、m PAP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FEV1、FVC升高,FEV1/FVC、DMM降低(P<0.05),m PAP无变化(P>0.05)。治疗组放疗后1个月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养阴汤能改善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 解毒 肺肿瘤 中药疗法
下载PDF
疑似中药致急性肝衰竭引发中药规范化应用思考
16
作者 史健 袁梦 陈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281-3286,共6页
中医中药在祖国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精准适宜人群选择方面效果欠佳。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和器官功能耐受性差的特点,临床实践用药方案选择上要更精准的诊断和评估,才能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受益。本文拟通过报道1例疑似... 中医中药在祖国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精准适宜人群选择方面效果欠佳。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和器官功能耐受性差的特点,临床实践用药方案选择上要更精准的诊断和评估,才能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受益。本文拟通过报道1例疑似中药致急性肝衰竭的肿瘤患者引起临床思考,提醒临床医生对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时,应精准评估患者体质和疾病,防止过度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中药 肿瘤
下载PDF
针尾挂线法用于肺结节经皮微波消融术
17
作者 金辉 谭捷 +1 位作者 王娟 金普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经皮微波消融术为治疗恶性肺结节的主要方法之一,精准穿刺是确保良好消融效果的重要基础[1]。为提高穿刺精准度,本研究采用针尾挂线法辅助微波针进行肺结节穿刺,并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旨在探索简单、易行、精准的肺结节穿刺新方法。
关键词 单发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波消融
下载PDF
晚期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姜达 +4 位作者 刘晓丽 黄芳 张雪 董倩 崔彦芝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原发灶切除组(85例)和原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原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 目的探讨原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原发灶切除组(85例)和原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原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CI为0.400~0.847)。原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原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原发灶切除组和原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P<0.001)。确诊至原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原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