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以及治疗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宏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17-0020,共4页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均需要观察临床特点,并将患者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丁苯酞注射液是试验1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甘露醇是试验2组...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均需要观察临床特点,并将患者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丁苯酞注射液是试验1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甘露醇是试验2组采取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 经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发现患者普遍伴有头痛恶心、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和心肌缺血等特点,且疗效评估比较中,试验2组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指标和预后指标疗效均高于试验1组,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在临床中通常会表现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心肌缺血等特点,在临床治疗措施选择上,丁苯酞注射液和甘露醇药物治疗可以发挥出较高优势,可控制病情症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 临床特点 丁苯酞 甘露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分析
2
作者 张宏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记录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时间在2018年3月-2023年4月的患者22例入院治疗脑静脉血栓患者,其中17例予以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以APTT值为依据,对普通肝素剂量进行调节,时间在2至3周;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 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记录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时间在2018年3月-2023年4月的患者22例入院治疗脑静脉血栓患者,其中17例予以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以APTT值为依据,对普通肝素剂量进行调节,时间在2至3周;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溶栓肝素。如果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则给予介入溶栓治疗,联合运用肝素、介入溶栓治疗后,口服华法林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在肝素治疗2至3周后,17例患者,达成再通脑静脉窦血栓目标,4例泵入足量普通肝素患者,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给予介入溶栓治疗后,再通目的得以实现,1例患者罹患血液疾病,预期效果并未达成。随访患者6个月后,得出预后较好的结论,其中16例患者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能够不依靠别人而正常生活;4例患者遗留残疾后遗症,走路、说话功能都完全丧失;还有死亡1例、失访1例。结论 对于脑静脉血栓诊断而言,最有效的方式为颅脑MRI与MRV联合使用法,而对于脑静脉血栓的治疗而言,安全且有效的方式为肝素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 形成 临床诊治
下载PDF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治疗对策
3
作者 张宏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8-0031,共4页
分析脑梗死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治疗对策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5例,按照是否出现出血问题分为出血组(n=50)、未出血组(n=65),均未接受溶栓等再灌注治疗。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 分析脑梗死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治疗对策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5例,按照是否出现出血问题分为出血组(n=50)、未出血组(n=65),均未接受溶栓等再灌注治疗。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组的房颤病例、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例数均高于未出血组(均P<0.05);出血组的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压积以及PNR 水平与未出血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PNR属于脑梗死后出血的独立因素(P<0.001),而有房颤病例、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例数属于脑梗死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房颤、NIHSS评分、高血压以及PNR水平可能导致出血问题的发生,因此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在确定出血风险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溶栓治疗,可以产生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出血 相关因素 治疗对策
下载PDF
羊水细胞培养用于染色体病产前诊断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慈 刘义辉 +3 位作者 刘学军 王振海 张晓艳 辛虹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防止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方法对293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采取羊水细胞培养,制备中期染色体,分析胎儿核型,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14例,异常...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防止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方法对293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采取羊水细胞培养,制备中期染色体,分析胎儿核型,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14例,异常率4.78%,其中数目异常9例,结构异常5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分组中的异常率不同,以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组异常率最高。结论妊娠中期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而血清学筛查,染色体检查和超声检查三者相互结合对于预防出生缺陷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核型 胎儿 羊膜腔穿刺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1、TIMP-2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晋霞 张志勇 +5 位作者 史富华 刘斌 张蕊 刘昊 邓春颖 田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934-935,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脑梗死患45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47例、非糖尿... 目的研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脑梗死患45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47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8例,依此将他们划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四组受检者血清中的MMP-1和TIMP-2的水平。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MMP-1和TIMP-2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1、TIMP-2水平升高,而且和血糖水平正相关,MMP-1和TIMP-2可能在糖尿病脑梗死发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 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
下载PDF
标准化营养干预对646例超重/肥胖患者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尧 赵景茹 +3 位作者 宋艳梅 李晓明 张锐利 张晓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69-772,778,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营养干预对营养科减重门诊646例患者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减重门诊就诊的超重/肥胖患者646例,其中男性190例,女性456例,均采取标准化营养干预措施。1个月后,采用InBody 720人体成分分析仪检... 目的探讨标准化营养干预对营养科减重门诊646例患者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减重门诊就诊的超重/肥胖患者646例,其中男性190例,女性456例,均采取标准化营养干预措施。1个月后,采用InBody 720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成分变化情况,包括肥胖相关指标如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肪、腰围、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及瘦体组织相关指标如骨骼肌、蛋白质、无机盐、基础代谢等。结果 646例超重/肥胖患者在进行为期1个月的标准化营养干预后,肥胖相关指标:体重、BMI、体脂肪、腰围、VFA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超重/肥胖患者的体成分,并为进一步设立标准化医学营养治疗减重管理工作流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营养支持 身体成分
下载PDF
抗NMDA受体脑炎2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艳 刘海超 刘慈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639-640,共2页
抗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N-methyl-D-aspartate , NMDA)受体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 Vitaliani 等[1]于2005年首次报道了一组伴有良性畸胎瘤的年轻女性脑炎患者体内存在一种不明抗原,主要在海马神经元细胞膜... 抗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N-methyl-D-aspartate , NMDA)受体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 Vitaliani 等[1]于2005年首次报道了一组伴有良性畸胎瘤的年轻女性脑炎患者体内存在一种不明抗原,主要在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表达,可能是一种新的边缘叶副肿瘤性脑炎。随后Dalmau等[2]在此类患者体内发现了抗海马和前额叶神经细胞膜的抗NMDA受体抗体,并于2007年首次命名为抗NMDA受体脑炎。该病早期与病毒性脑炎极易混淆,迄今为止,国外共报道100余例,而国内相关性病例报道少见,本文将遇治2例进行报告并文献回顾,以期提高对抗NMDA 受体脑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受体 脑炎 临床病例 文献回顾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东 刘瑞芳 +1 位作者 倪瑾宏 骆艳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188-189,共2页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1]。脑梗死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2-3]。尿酸是核酸...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1]。脑梗死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2-3]。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等多种并发症[4-5],但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直接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急性脑梗死 预后 老年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MR影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志松 孟庆波 +1 位作者 张俊梅 赵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33-236,共4页
1996年,由Hinchey等提出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LS)的概念,是一种临床一放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癫痫发作,视觉异常,精神行为改变等,神经影像学表现为... 1996年,由Hinchey等提出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LS)的概念,是一种临床一放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癫痫发作,视觉异常,精神行为改变等,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可逆性的以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脑病综合征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晓珊 张锐利 +2 位作者 袁坤 陈励竞 石会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短期复发率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营养脑细胞和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维生素D滴剂胶...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短期复发率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营养脑细胞和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维生素D滴剂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改良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未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随访1年和2年观察患者复发及存活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改良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发现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改良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1年和2年内累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D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脑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维生素D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复发
下载PDF
烟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爱武 张素娟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低分子肝素治疗 临床观察 烟酸 神经精神症状 意识障碍 中毒患者 急性痴呆
下载PDF
胶质瘤中Wnt5a介导的非经典Wnt通路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勇 张晋霞 +3 位作者 付爱军 薛承景 史富华 李绍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Wnt家族分泌性相关蛋白(Wnt5a)介导的非经典Wnt通路在胶质瘤中是否存在异常表达及其在胶质瘤中的意义,并通过在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系中上调或下调Wnt5a的活性,观察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变化。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 目的探讨Wnt家族分泌性相关蛋白(Wnt5a)介导的非经典Wnt通路在胶质瘤中是否存在异常表达及其在胶质瘤中的意义,并通过在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系中上调或下调Wnt5a的活性,观察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变化。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收集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56例,正常脑组织8例。56例胶质瘤标本均进行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并进行分类,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内流的变化,运用RT-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e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结果 Wnt5a在胶质瘤中表达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源性Wnt5a能够促进胶质瘤细胞Ca+内流、显著下调胶质瘤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源性Wnt5a能够下调胶质瘤细胞中β-cetenin的表达,但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瘤中Wnt5a表达有所上调,但外源性Wnt5a可以激活胶质瘤细胞的非经典Wnt通路,促进Ca+内流,进一步影响到Wnt/β-catenin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WNT5A 非经典Wnt通路 介导 β-cetenin CYCLIN D1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齐海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27-128,145,共3页
大量研究[1-2]证实,颈动脉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且颈动脉AS的形成可导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进而对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本研究针对颈动脉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 大量研究[1-2]证实,颈动脉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且颈动脉AS的形成可导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进而对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本研究针对颈动脉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脑梗死
下载PDF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富华 李绍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196-1196,共1页
患者男性,18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不自主活动1年入院。患者1年来间断发作左侧肢体不自主活动,肢体远端症状明显,手腕、踝部屈曲、扭转。发作均与运动诱发有关,例如上课起立或起跑时易发作。症状持续数秒至十余秒钟缓解,每隔数日发作1次... 患者男性,18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不自主活动1年入院。患者1年来间断发作左侧肢体不自主活动,肢体远端症状明显,手腕、踝部屈曲、扭转。发作均与运动诱发有关,例如上课起立或起跑时易发作。症状持续数秒至十余秒钟缓解,每隔数日发作1次或1d发作数次。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无下降,无抽搐及意识障碍。一直未诊治。来院后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糖、甲状腺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头颅磁共振成像 自主活动 症状持续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 肢体远端 学习成绩
下载PDF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脑病2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爱武 安学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6032-6033,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治疗 高压氧 脑疾病/治疗
下载PDF
儿童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爱武 刘瑞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66-,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良性 脑电图
下载PDF
蝶骨电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颞叶癫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17
作者 李爱武 刘瑞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9-159,共1页
颞叶癫癎是局灶性癫癎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难治性癫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常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低,使诊断难度增加,而蝶骨电极脑电图有助于提高颞叶癫癎患者尤其是颞叶内侧面癫癎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笔者将我院2005年2月... 颞叶癫癎是局灶性癫癎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难治性癫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常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低,使诊断难度增加,而蝶骨电极脑电图有助于提高颞叶癫癎患者尤其是颞叶内侧面癫癎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笔者将我院2005年2月-2007年6月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癎的52例患者常规脑电图与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电极脑电图 难治性癫癎 常规脑电图 临床诊断 颞叶 阳性检出率 临床表现 检查结果
下载PDF
因子抑制物致术后渗血不止1例
18
作者 高峰 张宏杰 +3 位作者 刘琪 刘瑞芳 温小华 杨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897-1898,共2页
血常规及血凝4项作为术前常规凝血检查,保证着患者手术安全。但各种原因导致因子相对或绝对缺乏,凝血指标并无改变,会导致严重的术后渗血不止,伤口无法愈合。本院将1例因子抑制物致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XIII因子抑制物 术后渗血
下载PDF
以颅内多发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报告
19
作者 李爱武 安学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61,共2页
关键词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博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5期119-121,共3页
①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②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氯丙咪嗪治疗与盐酸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等差异。③结果观... ①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②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氯丙咪嗪治疗与盐酸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等差异。③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躯体功能评分(79.21±6.07)、心理功能评分(58.14±6.33)、社会功能评分(57.32±4.21)、总体生活质量评分(76.41±6.08),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30.13±7.16)、SDS评分(31.05±9.0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④结论盐酸舍曲林可以有效提高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负面情绪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焦虑抑郁 盐酸舍曲林 SDS评分 SA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