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引流术中气体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唐海川 陈浩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97-39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改进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应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组在微创引流术中加用过滤空气置换血肿步...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改进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应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组在微创引流术中加用过滤空气置换血肿步骤,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血肿引流量、术后颅低压、术后出血、感染、复发、脑脊液漏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组术后颅低压、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出血、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中,应用过滤空气置换血肿的方法,可以根本解决脑膨起速度与血肿引流速度之间的矛盾,加快血肿引流,减轻术后颅低压症状,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引流术 气体置换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开颅手术内减压与外减压术效果的理论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海川 陈浩 +1 位作者 李春雨 孙思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2期3448-3449,共2页
目的:通过计算、计量开颅手术不同骨窗外减压与内减压术增加的颅腔容积,评价外减压术与内减压术的理论效果。方法通过球缺体积公式计算不同骨窗单一外减压术后1~3 d、7~8 d、14~16 d颅脑CT片显示最大隆起平面增加的颅腔理论容积;... 目的:通过计算、计量开颅手术不同骨窗外减压与内减压术增加的颅腔容积,评价外减压术与内减压术的理论效果。方法通过球缺体积公式计算不同骨窗单一外减压术后1~3 d、7~8 d、14~16 d颅脑CT片显示最大隆起平面增加的颅腔理论容积;计量左、右颞极及额极內减压术中实际减压脑组织体积;评价不同减压方式,不同时间节点对增加颅腔相对容积的理论效果。结果左、右额极减压术内减压体积明显高于左、右颞极减压术(P <0.05)。不同骨窗术后1~3 d、7~8 d、14~16 d外减压体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同时间不同骨窗,随骨窗面积减少外减压体积减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合理选择减压方式,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內减压术 外减压术 理论评价
下载PDF
谈脑血栓患者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丽敏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4期311-311,共1页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护理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141例脑血栓患者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41例脑血栓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肢体及语言等功能均有很大程度改善。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可以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血栓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丽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3331-333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来隆化县医院进行救治的脑外伤患者98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来隆化县医院进行救治的脑外伤患者98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对比得知,治疗组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活动及运动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对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其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护理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大鼠脑积水模型的制备
5
作者 孙思 张丽娟 唐海川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2443-2444,共2页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类型脑积水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选取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采用自体血分别注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制作2处常见部位出血模型,A组大鼠模型制备采用侧脑室穿刺方法,B组采用小脑延髓池经皮穿刺方法,术前、术...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类型脑积水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选取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采用自体血分别注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制作2处常见部位出血模型,A组大鼠模型制备采用侧脑室穿刺方法,B组采用小脑延髓池经皮穿刺方法,术前、术后均行头MRI检查确认。结果 A组获得有症状标本2只(10.0%),B组获得有症状标本3只(15.0%),两组标本制备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指数A组(0.435±0.007),B组(0.421±0.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蛛网膜下腔粘连闭锁,脑室系统明显扩大,大脑皮层受压变薄。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脑室周围白质出现纤维萎缩、扭曲。结论 经小脑延髓池经皮穿刺方法和侧脑室穿刺方法可成功获得大鼠脑积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模型 大鼠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