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溺水尸体的额窦形态观察研究
1
作者 蔡博策 王占国 +6 位作者 郑亚军 阴国英 王晖 李学文 张朝阳 王树明 张占元 《刑事技术》 2001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骨壁无出血。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掌握,可作为法医尸检中鉴别生前溺水或死后入水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额窦变化 生前死后入水 溺水尸体 法医 尸检
下载PDF
足迹个体识别技术自动化——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树权 叶剑平 +3 位作者 温媛 眭洁 王树明 李玉堂 《刑事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6,共3页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足迹动力学”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识别技术 罪犯 现场足迹 认定 足迹鉴定 作案 法庭 穿鞋 检验 重要作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