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药物治疗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爱田 张素艳 +3 位作者 张静 耿晓妍 高景利 李晓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他汀药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是否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治疗组与非他汀治疗组。建... 目的探讨他汀药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是否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治疗组与非他汀治疗组。建立数据库,收集入选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他汀治疗组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低于非他汀治疗组病死率,30.43%VS48.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他汀药物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471,95%CI0.227—0.977,P〈0.05;年龄〉60岁,OR=2.234,95%CI1.005—4.964,P〈0.05;APACHEII的评分〉22分,OR=4.633,95%CI1.689-12.708,P〈0.05,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可能有潜在保护性作用,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高龄及高APACHEII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他汀类药物 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手术应激对外科重症患者肠内和肠外葡萄糖负荷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慧颖 李晓岚 +1 位作者 吕杰 安友仲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目的 探讨手术应激对外科重症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观察64例接受择期手术的重症患者,根据术后次日8:00能否进食分为肠内组(50%的葡萄糖100 ml鼻饲或口服)和肠外组(50%的葡萄糖1... 目的 探讨手术应激对外科重症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观察64例接受择期手术的重症患者,根据术后次日8:00能否进食分为肠内组(50%的葡萄糖100 ml鼻饲或口服)和肠外组(50%的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给予50%的葡萄糖100 ml后0、30、90、180 min检测血糖和血浆GLP-1浓度。将肠内组再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组和非应激性高血糖(non-SH)组,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2天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给予50%葡萄糖100 ml后0、30、90、180 min的血糖、胰岛素、C肽和GLP-1。结果 给予50%的葡萄糖后肠内组血浆GLP-1水平明显增高,并在30 min达到高峰,而肠外组血浆GLP-1水平无明显变化,并在30 min[(5.69±2.92)、(33.52±12.32)pmol/L,P=0.00]及90 min[(5.71±2.14)、(15.92±6.63)pmol/L,P=0.00]显著低于肠内组。SH组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在术后当天[(18.17±6.18)、(12.10±3.60)mU/L,P=0.01]、术后第2天给予葡萄糖后30 min[(56.02±14.78)、(43.39±15.60)mU/L,P=0.03]及90 min[(114.58±25.11)、(90.45±25.91)mU/L,P=0.03]显著高于non-SH组。SH组的血浆C肽水平在术后第2天给予葡萄糖后30 min[(6.86±1.15)、(4.76±1.06)μg/L,P=0.04]和90 min[(12.17±1.96)、(9.81± 2.35)μg/L,P=0.03]显著高于non-SH组;SH组的血浆GLP-1水平在术后第2天进食葡萄糖后30 min[(28.76±9.61)、(37.36±10.51)pmol/L,P=0.03]和90 min[(13.49±4.26)、(17.33±5.57)pmol/L,P=0.04]显著低于non-SH组。结论 (1)术后早期肠内给予葡萄糖与静脉输注葡萄糖相比,血浆GLP-1水平更高,同时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更低;(2)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浆GLP-1水平降低;(3)术后炎症反应越重,血浆GLP-1水平越低,血糖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 C肽
原文传递
胰高血糖素样肽在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岚 安友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222-1224,共3页
ICU中的重症患者常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显著升高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患者中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甚至较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1]。最近10年来,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显著降低了外科重症... ICU中的重症患者常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显著升高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患者中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甚至较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1]。最近10年来,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显著降低了外科重症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3]。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强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影响患者预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血糖控制 胰高血糖素样肽 应激性高血糖 多脏器功能障碍 强化胰岛素治疗 独立危险因素 外科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向欣 霍红秋 +2 位作者 梁静涛 耿贺梅 尹素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220-3222,共3页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12月入住综合ICU、神经内科ICU、心内科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12月入住综合ICU、神经内科ICU、心内科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个ICU调查住院患者共1 452例,医院感染65例、96例次,感染率4.48%、例次感染率6.61%,综合ICU、神经内科ICU、心内科ICU分别调查483、329例和640例,发生医院感染38、20、7例,医院感染率分别为7.87%、6.08%、1.09%;3个ICU留置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53.03%、32.99%、23.83%;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日感染率为3.97‰,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为3.8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10.12‰;ICU分离的66株病原菌中检出居首位的是鲍氏不动杆菌,占30.30%,且耐药严重,其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无名假丝酵母菌,均各占10.61%。结论综合ICU、神经内科ICU的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日感染率及综合ICU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均高于全国水平,需重点加强监测,严格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姚涛 赵性泉 +7 位作者 王张锋 李丽 陈朔华 杨慧 刘向欣 朱颖 蒋雄京 吴寿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在参加开滦集团年度健康体检的职工101510人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观察对象,于2010-2011年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在参加开滦集团年度健康体检的职工101510人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观察对象,于2010-2011年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为5440例,资料完整的4703例纳入统计分析,BPV采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3次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计算,并对BPV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703例观察对象中,男性为2863例,女性为1840例,年龄为(54.1±11.2)岁。颈总动脉无斑块者为2844例,单侧窦部斑块者为802例,双侧窦部斑块者为472例,窦部和主干均有斑块者为509例,单纯颈总动脉主干斑块者为76例。其中2351例观察对象的BPV≥9.65mmHg,占观察对象的50.0%;颈总动脉无斑块、单侧窦部斑块、双侧窦部斑块、窦部和主干斑块、单纯颈总动脉主干斑块人群BPV中位数分别为8.74、9.77、10.44、11.93、10.85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研究人群BPV的Logistic回归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双侧窦部、主干和窦部斑块仍为BPV升高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84(95%CI1.031~1.599)和1.779(95%CI1.406~2.252)。结论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BPV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部斑块 血压变异性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爱田 刘向欣 +7 位作者 高景利 李晓岚 张建军 邵东风 闫秀纵 马宇杰 梁静涛 耿贺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012-6014,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的1 666株多药耐药菌来...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的1 666株多药耐药菌来自呼吸道标本比例最高占47.1%;排在前3位的多药耐药菌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49.0%、26.1%和12.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在30.0%以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8.7%,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5.0%。结论多药耐药菌对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加强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群高静息心率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宇玲 王志军 +4 位作者 刘雪梅 李雯 王迈 陈朔华 吴寿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2308-231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高静息心率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 510人中分层随机抽取5 852人作为观察人群,于2010-2011年对观察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高静息心率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 510人中分层随机抽取5 852人作为观察人群,于2010-2011年对观察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稳定和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4 894例中老年人群(男2 945例,女1 949例),年龄40 ~ 95岁.低静息心率组颈动脉稳定、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5.7%、25.4%,高静息心率组颈动脉稳定、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3.8%、33.2%;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高静息心率组发生不稳定斑块风险比低静息心率组增加29%,其OR值为1.290(95% CI1.039 ~1.062).结论 高静息心率能增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中老年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ICU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暴发与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向欣 耿贺梅 +2 位作者 王爱田 高景利 李晓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4-1005,1013,共3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暴发的原因,提出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该类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2月4-14日ICU 8例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并对...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暴发的原因,提出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该类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2月4-14日ICU 8例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并对患者采取严格隔离、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感染暴发。结果 2013年2月4-14日ICU 23例住院患者中8例检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罹患率为34.8%,共19株鲍氏不动杆菌,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一致;患者高龄、伴严重基础疾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等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医务人员手及病区物体表面均检出鲍氏不动杆菌。结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落实不到位是该次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重要原因;采取多部门协作,促进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落实到位,能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多药耐药 鲍氏不动杆菌 暴发流行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慧 姜宇 +5 位作者 武爱萍 姚涛 陈朔华 朱颖 刘向欣 吴寿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职工101510人中空腹血糖≥7.0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的人群8302例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 目的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07-2007-10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职工101510人中空腹血糖≥7.0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的人群8302例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48.0±3.1)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影响。结果具有0~1、2、3、4、5、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糖尿病人群脑梗死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63%、2.80%、2.77%、3.10%、2.10%、0。校正性别、年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房颤动后,具备2项、3~6项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群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为0~1项健康行为和因素人群的73.1%、61.0%[分别HR=0.731(95%CI0.544~0.982);0.610(95%CI0.420~0.886)]。结论健康行为和因素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项数增多,糖尿病人群脑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 糖尿病 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