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有关中医眩晕病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近年来,中医眩晕病证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病年龄谱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证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生命。开展有关中医眩晕病证的研究尤为必要。综述近年来有关中医眩晕病证的实验研究,主要... 近年来,中医眩晕病证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病年龄谱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证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生命。开展有关中医眩晕病证的研究尤为必要。综述近年来有关中医眩晕病证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动物试验模型及影像学和证类相关性研究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眩晕病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翟磊教授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维峰 陈红云 武继涛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3期86-87,共2页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属于中医"痿症"范畴,目前西医对其尚无确切疗法。翟磊教授师从著名中医脑病专家郑绍周教授,对中医"益气补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感悟颇深,翟磊结合中医经典理...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属于中医"痿症"范畴,目前西医对其尚无确切疗法。翟磊教授师从著名中医脑病专家郑绍周教授,对中医"益气补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感悟颇深,翟磊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到"五脏虚致痿",并重视痰、湿、瘀、风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准确辨证分型,自创益气补肾通络汤,强调脑病应治肾、补肾,注重采用虫药、藤药,善于运用单药、对药、角药、方药的技巧,坚持"补虚祛实,标本兼顾"的原则,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 经验
下载PDF
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皮建彬 刘轲 +3 位作者 张怀亮 赵敏 高剑峰 刘昱言 《中医研究》 2016年第11期77-78,F0003,F0004,共4页
从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的释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自由基生成、一氧化氮脑神经毒性、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等6个方面,阐述了中药单体和复方对其损伤干预的实验研究现状并对现存的问题予以讨论。综述文献可知,部分中... 从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的释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自由基生成、一氧化氮脑神经毒性、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等6个方面,阐述了中药单体和复方对其损伤干预的实验研究现状并对现存的问题予以讨论。综述文献可知,部分中药单体和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在该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新药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及VEGF/VEGFR系统表达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轲 李建生 +5 位作者 周友龙 高剑峰 杨歆科 赵跃武 刘政国 刘敬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931-2935,共5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R系统因子表达方面揭示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脑微血管生成机制。方法 SD青年和老龄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假手术组、青年模型组、老龄假手术组、老龄模型组,模型组分为缺血(I)3 h、I/R 1 d... 目的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R系统因子表达方面揭示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脑微血管生成机制。方法 SD青年和老龄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假手术组、青年模型组、老龄假手术组、老龄模型组,模型组分为缺血(I)3 h、I/R 1 d、3 d、6 d、12 d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I/R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测定脑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场面积,VEGF、Flt-1、Flk-1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老龄模型组MVD自I 3 h逐渐下降至I/R 12 d;血管场面积I/R 1 d达峰值,后逐步下降。VEGF表达I/R 1 d达峰值,逐步减弱至I/R3 d,I/R 6 d稍有增强,后明显减弱;Flt-1、Flk-1表达I/R 1 d达峰值后迅速。VEGF、Flt-1、Flk-1 mRNA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步增强,均于I/R 1 d达峰值;VEGF mRNA表达I/R1~3 d逐步减弱,后缓慢增强;Flt-1、Flk-1 mRNA表达I/R1 d后迅速减弱。结论老年I/R损伤后脑微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减弱,其机制可能与VEGF、Flt-1、Flk-1的蛋白及其基因表达减弱有关,增龄可能是导致VEGF/VEGFR系统因子表达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Fms样酪氨酸激酶-1 胚胎肝激酶-1
下载PDF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江燕 刘轲 张怀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8期154-156,共3页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OPCA)是多系统萎缩(MSA)的不同临床亚型之一,是一组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疾病。OPCA是在帕金森样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的复杂的运动障碍和多系统病变,临床上较...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OPCA)是多系统萎缩(MSA)的不同临床亚型之一,是一组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疾病。OPCA是在帕金森样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的复杂的运动障碍和多系统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预后较差。现将我科经治的OPCA 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萎缩 共济失调 脑干损害
下载PDF
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军 王宝亮 冯来会 《中医研究》 2014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晚1次;加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 目的:观察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晚1次;加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通络胶囊(黄芪、西洋参、白花蛇、赤芍、红花、水蛭、鸡血藤、川芎、茯苓、天麻),1次5粒,1 d 3次,口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血清S100β蛋白、sCD40L水平方面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参芪通络胶囊 治疗应用 急性脑梗死 中医药 疗法 S-100 Β蛋白 SCD40L
下载PDF
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娜娜 吴明阳 金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睡眠障碍,缠绵难愈,常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伤害,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并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治疗疾病。本文对2009年来对中医治疗顽固性...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睡眠障碍,缠绵难愈,常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伤害,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并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治疗疾病。本文对2009年来对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及其他疗法和名老中医经验进行总结报道,整理成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中医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典型大脑脚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轲 宋张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69-469,共1页
患者,男,62岁,以右侧肢体活动不遂1个月,加重伴左侧眼睑下垂1 d,于2009年12月4日入院。某省级医院曾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脑疝形成,后经治疗好转出院。随后右侧肢体活动不遂较前加重,肢体痿弱无力,左侧眼睑下垂,不能言语,睡眠差,二便正常。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病 大脑脚综合征
下载PDF
帕金森综合征并痴呆和运动神经元病1例
9
作者 刘轲 郭永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9-390,共2页
患者,男,55岁,农民。因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迟缓、无力,言语缓慢,声音嘶哑7个月,加重2 d于2009年11月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差,记忆力、计算力下降。表情减少,语速迟缓,吐字不清晰,发音嘶哑,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左侧肢体运动迟缓... 患者,男,55岁,农民。因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迟缓、无力,言语缓慢,声音嘶哑7个月,加重2 d于2009年11月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差,记忆力、计算力下降。表情减少,语速迟缓,吐字不清晰,发音嘶哑,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左侧肢体运动迟缓,右侧肢体活动不遂。饮食正常,夜眠正常。大便干结2~3d 1次,小便可。舌质暗,苔黄,脉数。既往6年前有颈椎骨折病史,经治疗后至今无明显不适。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痴呆 运动神经元病
下载PDF
突出表现为动作性震颤的中脑梗死1例
10
作者 刘轲 张怀亮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647-647,共1页
关键词 震颤 动作性 中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调节Notch信号通路的Jagged1、 Sox17与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江燕 刘轲 +1 位作者 赵敏 刘昱言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29-232,236,共5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后与血管新生关系密切。尖端细胞和茎细胞的动态平衡是保证血流灌注的关键。 Jag-ged1和Sox17介导的Nocth通路调节脑缺血后的功能性血管生成。本文将其近年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新生 JAGGED1 Sox17 脑缺血
下载PDF
调节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利娟(综述) 刘轲(审校) +3 位作者 刘昱言 刘敬霞 赵敏 张振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一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区微血管的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调控缺氧诱导因子(HIF)、细胞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相...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一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区微血管的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调控缺氧诱导因子(HIF)、细胞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相关因子的表达,促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和血管内皮细胞(VEC)迁移等方面,就近年来有关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转导通路 微血管生成 综述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魏彦珍 刘轲 张怀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7-219,共3页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但机制复杂。该文从其抑制自由基增加、减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轻钙离子内流及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出发,综述近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机制进展。
关键词 针药结合 脑梗死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利娟 刘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518-2520,共3页
参阅近年来有关脑梗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从针药结合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元损伤的级联反应和细胞凋亡三方面,就针药结合对脑梗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针药结合 脑梗死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云 王新志 《光明中医》 2011年第2期274-275,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西医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CD133、α-SMA的研究现状及其与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彦珍 刘轲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26-129,共4页
CD133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重要标志蛋白,在肿瘤、心肌缺血、颅脑损伤及脑缺血后均有表达。α—SMA是区分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特征性标记物,表达在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等细胞中。近年研究发现,两者表达与脑缺血后血管生... CD133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重要标志蛋白,在肿瘤、心肌缺血、颅脑损伤及脑缺血后均有表达。α—SMA是区分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特征性标记物,表达在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等细胞中。近年研究发现,两者表达与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拟就从CD133及α—SMA的结构、表达部位、分布特性及其与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α—SMA 脑缺血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逆流挽神开窍法治疗腰椎手术后脑梗死一例
17
作者 蔡青 张雪 +5 位作者 赵赫 杨艳平 贾卫华 钟利群 陈志刚 王新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25-227,共3页
急性脑血管病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有意识障碍的死亡率极高。本文介绍了一例有多年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在手术后出现脑梗死的重症患者,笔者团队采用人参败毒散联合针灸、推拿按摩、西药诊疗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剖析成功治... 急性脑血管病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有意识障碍的死亡率极高。本文介绍了一例有多年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在手术后出现脑梗死的重症患者,笔者团队采用人参败毒散联合针灸、推拿按摩、西药诊疗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剖析成功治疗的要素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人参败毒散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激酶对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孟淑辉 刘轲 +4 位作者 刘昱言 刘敬霞 赵敏 高剑锋 张振强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15-118,138,共5页
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作为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蛋白,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下游的底物蛋白因子,发挥其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脑组织缺氧耐受性、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本文就P—AKT的结构、活化及P—AKT... 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作为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蛋白,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下游的底物蛋白因子,发挥其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脑组织缺氧耐受性、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本文就P—AKT的结构、活化及P—AKT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做一综述,并对其在目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临床应用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蛋白激酶 脑缺血 微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中风皂贝化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19
作者 张志军 王宝亮 冯来会 《中医研究》 2014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口服;酌情给予神经保护,控制血压、血...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口服;酌情给予神经保护,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治疗。在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皂贝化痰胶囊,1次5粒,1 d 3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降低血清IL-6、MMP-9水平方面,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皂贝化痰胶囊 治疗应用 急性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 IL-6 MMP-9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个体化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菁婧 索爱琴 +1 位作者 王新志 许予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1-293,共3页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作为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其治疗方法国际上尚无统一意见[3]。目前,国内一般建议使用叶酸、维生素B6或B12联合治疗,但适用范围、治疗时间长短缺乏明确规定。而临床实际中,多数H...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作为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其治疗方法国际上尚无统一意见[3]。目前,国内一般建议使用叶酸、维生素B6或B12联合治疗,但适用范围、治疗时间长短缺乏明确规定。而临床实际中,多数HHcy患者仅伴有一种维生素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