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皮肤病专科规培医师临床教学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建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8期21-22,共2页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生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成长的必经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专科培养阶段是奠定医学生专业方向的关键时期,本文就中医皮肤病专科,从规培医师的临床基础及认知特点、培训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教...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生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成长的必经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专科培养阶段是奠定医学生专业方向的关键时期,本文就中医皮肤病专科,从规培医师的临床基础及认知特点、培训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教学体会,进行了探索归纳,以期探讨其教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皮肤病 规培医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癀片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群先 《光明中医》 2018年第6期873-874,共2页
新癀片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主要由肿节风、三七、牛黄、珍珠层粉等药物组成,含2.11%吲哚美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等功效,新癀片中的中药成分对吲哚美辛起到了减毒增效的功效。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主要用... 新癀片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主要由肿节风、三七、牛黄、珍珠层粉等药物组成,含2.11%吲哚美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等功效,新癀片中的中药成分对吲哚美辛起到了减毒增效的功效。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主要用来治疗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丹毒、痤疮、甲沟炎、毛囊炎、疖肿等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皮肤科 中成药疗法
下载PDF
何英教授治疗儿童皮肤病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鹤 张小静 +2 位作者 李建伟 沈萃萃 何英 《中医研究》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皮肤病发病以实证为主,多有热毒、湿热、食积等致病因素。治疗儿童皮肤病常以八纲辨证为基础,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以消积法、除湿法、解毒法、清导法治疗儿童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荨麻疹等。常选用...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皮肤病发病以实证为主,多有热毒、湿热、食积等致病因素。治疗儿童皮肤病常以八纲辨证为基础,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以消积法、除湿法、解毒法、清导法治疗儿童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荨麻疹等。常选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消积健脾颗粒、解毒颗粒、清导颗粒、六一颗粒等联合复方浮萍丸、姜黄丸等,分年龄段、分期进行辨证选方及加减治疗。生活起居方面应避免过度清洁、洗浴,洗浴水温不宜过高,洗浴后注意皮肤保湿;避免穿衣过暖、进食过饱,宜“饿三分、冻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皮肤病 何英 中医治疗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果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6期888-889,共2页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情况和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保留时间有较大差异,(P ...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情况和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保留时间有较大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够延长留置针在患者体内的保留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病率,给予银屑病患者综合皮肤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静脉留置针 皮肤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HIV/AIDS皮肤瘙痒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丹 何英 +2 位作者 李建伟 王刚 刘学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1-1783,共3页
在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皮肤瘙痒是最常见的、最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症状。具有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易泛发全身等的特点。西医认为艾滋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可能与某些抗病毒药物应用、CD4+T计数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中医证候学调查及临床总... 在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皮肤瘙痒是最常见的、最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症状。具有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易泛发全身等的特点。西医认为艾滋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可能与某些抗病毒药物应用、CD4+T计数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中医证候学调查及临床总结显示艾滋病皮肤瘙痒多因感受外邪、耗伤正气、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为瘙痒发生的根本,主要分为风痒、湿毒痒、热瘀痒、虚痒四型。对艾滋病皮肤瘙痒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皮肤瘙痒 病因病机 证候特点
原文传递
木犀草素对黑素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付银锋 康文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671-3674,3679,共5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A375和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375和B16F10细胞各分为4组:对照组、木犀草素20、40、60μmol/L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A375和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375和B16F10细胞各分为4组:对照组、木犀草素20、40、60μmol/L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Bcl-2、VEGF、p-Akt、Akt、p-mTOR和m TOR的蛋白水平;RT-PCR检测VEGF的m 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375和B16F10细胞增殖;而且木犀草素组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降低,而Bax和Caspase-3的表达增加。此外,木犀草素组的p-Akt和p-mTOR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木犀草素能够抑制A375和B16F1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降低VEGF表达,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皮肤恶性黑素瘤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分期论治特应性皮炎思路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冰 刘学伟 +3 位作者 宋群先 李建伟 沈萃萃 王海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特应性皮炎属临床常见疑难皮肤病,中医认为五脏功能失调为致病关键,风、湿、热邪为主要发病因素,本文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特点,结合整体情况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探讨,婴儿期:清心火,除胎毒;儿童期:健脾利湿,补益肺气;青年及成人期:补肝肾,清湿... 特应性皮炎属临床常见疑难皮肤病,中医认为五脏功能失调为致病关键,风、湿、热邪为主要发病因素,本文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特点,结合整体情况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探讨,婴儿期:清心火,除胎毒;儿童期:健脾利湿,补益肺气;青年及成人期:补肝肾,清湿热;老人期:平肝潜阳,补肾养心。重视内外合治,配合刮痧、火针、中药药浴、中药塌渍等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分期论治 中医药
下载PDF
从肾虚血瘀论治虚劳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忠于 杨明 刘学伟 《中医研究》 2016年第10期7-9,共3页
虚劳病症广泛,临床上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均可表现为虚劳,且由于本虚多脏兼病,标实夹痰夹瘀,治疗棘手。通过对中医传统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和前世医家学术思想的梳理,提出肾虚血瘀是虚劳病重要的病理因素。治疗上需辨证配伍选用补肾... 虚劳病症广泛,临床上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均可表现为虚劳,且由于本虚多脏兼病,标实夹痰夹瘀,治疗棘手。通过对中医传统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和前世医家学术思想的梳理,提出肾虚血瘀是虚劳病重要的病理因素。治疗上需辨证配伍选用补肾活血类药物,以提高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肾虚血瘀 补肾活血
下载PDF
PV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17A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静 陈绍斐 +1 位作者 李硕 张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构、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23(IL-2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14例作为PV组,选取60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构、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23(IL-2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14例作为PV组,选取60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CD4^(+)/CD8^(+)及炎症因子IL-17A、IL-2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PV患者T细胞亚群结构及炎症因子水平;对PV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PV患者T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PV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组IL-17A、IL-23、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CD8^(+)、IL-17A、IL-23、IL-6、TNF-α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PV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上升,CD8^(+)、IL-17A、IL-23、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患者CD3^(+)、CD4^(+)、CD4^(+)/CD8^(+)水平与IL-17A、IL-23、IL-6、TNF-α呈负相关(P<0.05),CD8^(+)水平与IL-17A、IL-23、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V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构及炎症因子的检测对于病情程度评估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绍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42例。西医组予以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42例。西医组予以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予以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4w后中西医组瘙痒、风团大小、风团数量、风团发作频率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西医组的73.81%(P<0.05);中西医组复发率为11.90%,低于西医组的33.33%(P<0.05)。结论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寒冷性荨麻疹 左西替利嗪胶囊 桂枝汤加减 穴位贴敷
下载PDF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银锋 康文娣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5期757-75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结痂时间、止痛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安全性更高。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方式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治疗效果、快速结痂止痛有重要价值,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刺络放血 带状疱疹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巍 刘爱民 +3 位作者 张冰 李伟玲 张步鑫 吴盘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0-762,共3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及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但其发展是遗传、免疫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细胞被证明参与AD的发病机制,其中干细胞,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项分化和免...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及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但其发展是遗传、免疫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细胞被证明参与AD的发病机制,其中干细胞,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项分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其中包括调控T细胞、B细胞以及其他炎性细胞和炎症因子等,对AD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该文对MSCs在A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特应性皮炎 进展
下载PDF
自拟活血化瘀方辅助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绍斐 朱克彬 邵雅坤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自拟活血化瘀方辅助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女性黄褐斑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2,自拟活血化瘀方辅助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和... 目的探究自拟活血化瘀方辅助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女性黄褐斑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2,自拟活血化瘀方辅助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n=42,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较对照组64.29%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11.76%(4/34)低于对照组34.62%(9/26)(P<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瘀方辅助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 黄褐斑 复发率
下载PDF
哪些人群有必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14
作者 李建伟 《中医健康养生》 2023年第5期46-46,共1页
60岁的王伯伯前段时间因为患上带状疱疹而备受折磨,尤其是痊愈后遗留的神经痛,令他苦不堪言。就诊时,医生告诉王伯伯,如果他提前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估计就不会这么痛苦了。那么,哪些人群有必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接种 人群 痊愈后 就诊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当归饮子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子雯 许孟月 +1 位作者 王海燕 刘学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当归饮子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特应性皮炎(AD)潜在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文献资料中获取当归饮子的化学成分,运用TCMSP筛选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当归饮子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特应性皮炎(AD)潜在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文献资料中获取当归饮子的化学成分,运用TCMSP筛选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检索AD的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Venny2.1.0得到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并运用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基于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R3.6.2对核心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排名前6的核心作用靶点与排名前3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57个当归饮子活性成分和129个当归饮子治疗AD的潜在作用靶点,12个关键靶点包括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JUN、TNF等,GO分析主要富集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磷酸酶结合、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IL-17、TNF、Th17、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当归饮子活性成分与潜在关键靶点结合性较好。结论:当归饮子治疗A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差异表达miRNA生物信息学筛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学伟 许孟月 +2 位作者 王建茹 王海燕 王子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筛选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其调控的靶基因和功能。方法:纳入6例血虚风燥型AD患者和6例健康志愿者,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RNA的相对表达量,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利用生... 目的:筛选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其调控的靶基因和功能。方法:纳入6例血虚风燥型AD患者和6例健康志愿者,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RNA的相对表达量,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最大的6个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血虚风燥型AD患者差异表达miRNA共74个,其中表达上调34个,表达下调40个。在线数据库预测公共基因1045个,GO分析显示这些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转录及蛋白质的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参与了TGF-β、Hippo、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血虚风燥型AD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表达的mi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血虚风燥证 MIRNA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银屑病中医基础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皇超 沈萃萃 刘学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5-723,共9页
在银屑病中医基础研究领域,研究者在病因病机、证候学研究、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公认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作用机制研究也较少。笔者建议从银屑病中医基... 在银屑病中医基础研究领域,研究者在病因病机、证候学研究、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公认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作用机制研究也较少。笔者建议从银屑病中医基础理论出发,充分发挥多学科学术优势,借鉴现代最新科学技术,结合临床实际,破解上述难题,为构建银屑病中医诊疗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药 病因病机 疗效评价 核心指标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欣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6期890-891,共2页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疼痛症状减轻时间明...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疼痛症状减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后能够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消失的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带状疱疹 老年患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亚琼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4期590-591,共2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住院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患者)、对照组(100例患者),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住院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患者)、对照组(100例患者),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雅坤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 观察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门诊收治的200例湿疹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分别实施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 目的 观察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门诊收治的200例湿疹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分别实施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湿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00%(P<0.05)。结论 对湿疹患者实施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温和灸 湿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