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白云苹 马书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3期143-145,共3页
文章从提升中医药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提高导师水平和层次、建立完善的中医药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强化中医药研究生的过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以期探索出中医特色的研究生拔尖人才培... 文章从提升中医药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提高导师水平和层次、建立完善的中医药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强化中医药研究生的过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以期探索出中医特色的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使更多的中医药院校跻身“双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研究生 中医药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MIMIC-Ⅲ数据库的糖尿病肾病患者ICU住院期间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少雷 孙荣青 +3 位作者 毛峥嵘 杨宏富 刘东伟 刘章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基于最新版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v1.4)中2001年6月至2012年10月共计5万余例患者的住院信息,筛选出DKD患者的数据资料,包括...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基于最新版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v1.4)中2001年6月至2012年10月共计5万余例患者的住院信息,筛选出DKD患者的数据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脏病(CK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CU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期间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否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泌尿道感染(UTI)、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急性心肌梗死(AKI)等以及ICU预后,同时收集患者入住ICU首个24 h内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基线值及ICU住院期间的极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KD患者ICU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筛选416例DKD患者,因数据缺失排除20例,最终纳入396例,其中ICU内存活220例,死亡176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57.13±13.04比52.61±14.15),合并高血压和CKD的比例更低(11.4%比23.6%,26.7%比41.4%),SOFA评分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K+的基线值更高〔SOFA评分(分):5.86±2.79比4.49±2.56,BUN(mmol/L):18.4±10.0比14.8±9.0,SCr(μmol/L):387.2±382.8比284.6±244.9,K+(mmol/L):4.64±0.99比4.33±0.86〕,ICU住院时间更长〔d:2.65(1.48,5.21)比2.00(1.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分析ICU住院期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极值显示,死亡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BUN和SCr的最大值(max)与最小值(min)以及血K+max均明显高于存活组〔WBCmax(×109/L):17.3±10.3比14.5±7.3,WBCmin(×109/L):7.9±4.1比6.7±2.7,BUNmax(mmol/L):23.8±10.4比18.8±10.2,BUNmin(mmol/L):11.0±6.6比9.3±6.6,SCrmax(μmol/L):459.7±392.5比350.1±294.4,SCrmin(μmol/L):246.6±180.3比206.9±195.4,K+max(mmol/L):5.35±0.93比5.09±0.99〕,血红蛋白最小值(Hbmin)和血糖最小值(Glumin)均明显低于存活组〔Hbmin(g/L):87.4±14.5比90.6±16.5,Glumin(mmol/L):4.0±1.7比4.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ICU住院期间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比例均明显高于存活组(37.5%比24.1%,32.4%比20.0%,均P<0.01),且UTI和AMI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29.5%比19.1%,8.5%比3.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1.019,95%可信区间(95%CI)为1.003~1.036,P=0.023〕、SOFA评分(OR=1.142,95%CI为1.105~1.246,P=0.003)、WBCmin(OR=1.134,95%CI为1.054~1.221,P=0.001)和BUNmax(OR=1.010,95%CI为1.002~1.018,P=0.018)是DKD患者ICU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死亡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敏感度为61.6%,特异度为73.2%.结论为防止DKD患者ICU住院期间病情恶化,应密切关注患者血生化指标,尤其是肾功能指标,并及时对症处理;同时应积极预防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重症监护 预后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常规西药在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飞 毛峥嵘 张建成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3期120-122,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常规西药在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与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灸组在...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常规西药在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与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灸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91.30%,42/46)高于常规组(76.09%,35/46),P<0.05。治疗前,NIHSS、ADL、APACHEⅡ、FMA、GC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NIHSS、ADL、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FMA、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氧化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Vs、Vm高于常规组(P<0.05),氧化应激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针灸早期介入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氧化应激,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昏迷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针灸 脑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