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良小麦新品种宛丰11的选育及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杨玉东 张秋梅 +1 位作者 杨玉涛 张梅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宛丰11是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采用兰考198为母本、偃展41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3年5月、6月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本文作者对宛丰11的选育过程、特... 宛丰11是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采用兰考198为母本、偃展41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3年5月、6月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本文作者对宛丰1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宛丰11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荣江 赵磊 +3 位作者 张祎芳 王桂风 张瑞婷 申贵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常规粳稻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为粳稻育种实践中选择相关性状提供信息.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南省粳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最终效应(绝对值)为: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公顷穗... 研究常规粳稻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为粳稻育种实践中选择相关性状提供信息.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南省粳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最终效应(绝对值)为: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公顷穗数,穗总粒数、穗长均为正效应,千粒重、公顷穗数均为负效应,公顷穗数通过穗长、穗总粒数对产量的间接负效应较强.穗数每增加1万穗/hm2,增产31.03 kg/hm2;穗长每增加1 cm/穗,增产203.17 kg/hm2;穗总粒数每增加1粒/穗,增产20.46 kg/hm2;而千粒重每增(减)1 g,产量减(增)71.55 kg/hm2.模拟得出稻谷产量8 265~10 125 kg/hm2的产量结构为:公顷穗数316.48~323.15万穗/hm2,穗长17.63~18.89 cm,穗总粒数119.21~147.07粒/穗,千粒重22.35~24.82 g.在高产育种实践中,应以增穗总粒数和穗长、适控总穗数、保千粒重为主攻方向,各产量因素优化协调是实现粳稻高产目标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性状 偏相关 通径分析 模拟产量结构
下载PDF
豫北水稻高产栽培氮磷钾施肥参数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越 田芳 +4 位作者 朱亚磊 王桂风 王荣华 张恩豪 陈荣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13,共6页
为探求豫北中高肥力条件下水稻高产栽培施用N、P、K肥的最优参数,以水稻品种新丰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回归设计方案,运用多元二次回归建模及非线性优化等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建模、模拟及优化.结果表明:配比施肥比不施肥处理或缺素处理增... 为探求豫北中高肥力条件下水稻高产栽培施用N、P、K肥的最优参数,以水稻品种新丰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回归设计方案,运用多元二次回归建模及非线性优化等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建模、模拟及优化.结果表明:配比施肥比不施肥处理或缺素处理增产效果明显,缺氮或缺磷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大于缺钾处理.通过对N、P、K全信息肥效模型及其二阶交互肥效模型模拟分析比较,得出中高肥力条件下水稻高产优化施肥决策为:施N193.05~206.25 kg/hm^2,P_2O_5 65.84~74.57 kg/hm^2,K_2O 94.71~110.07 kg/hm^2,优化施肥配比m(N)∶m(P_2O_5)∶m(K_2O)为1∶0.35∶0.51,产量期望9 658.83~9 808.46 kg/hm^2.配比施肥有利于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配方施肥 多项式回归 模拟优化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的产量性状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越 张秋梅 陈荣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21,共7页
为探讨粳稻产量性状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类品种的特征特性,增强品种改良的预见性,提高育种效率,运用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方法,对2012年河南省沿黄粳稻联合区试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灌浆期、穗长、每穗总粒、千粒质量和株高均与... 为探讨粳稻产量性状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类品种的特征特性,增强品种改良的预见性,提高育种效率,运用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方法,对2012年河南省沿黄粳稻联合区试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灌浆期、穗长、每穗总粒、千粒质量和株高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尤以灌浆期、每穗总粒和千粒质量最为密切.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最终效应为:灌浆期>每穗总粒>千粒质量>有效穗>穗长,有效穗对产量最终效应为负.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株高,能提高穗粒数,促进增产,但有效穗过多对增产不利.14个参试品种被划分为5类:第I类包括新丰10-2093、五粳519、郑稻09-10、宛粳096,属亚高产类;第II类有获稻008、信粳64,属中高产类;第III类含新稻29、长粳稻6号,属高产类;第IV类包括新丰2号、郑稻10-1、鱼选10-1、连09-40、杜粳166,属中产类;第V类仅有新卫稻1093,属中低产类.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选择穗总粒数多的单株,注重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的选择,同时兼顾生育期、株高和有效穗间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新乡市高产水稻优化施肥决策及产量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明哲 宋小顺 +4 位作者 张祎芳 王桂风 张瑞婷 赵瑞琴 陈荣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探讨新乡市高产水稻优化配方施肥量,采用3415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与NP、NK、PK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及N、P、K单因素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决选出各自... 为研究探讨新乡市高产水稻优化配方施肥量,采用3415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与NP、NK、PK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及N、P、K单因素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决选出各自模型的优化施肥量及产量期望,进而通过3类7种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和相应产量期望的经济效益分析比较,筛选出NP二元二次回归模型(K2O固定于"2"水平),即施N 186.59 kg/hm2,P2O592.25 kg/hm2,K2O 120.00 kg/hm2,既可获得10 335.32 kg/hm2产量,又能获取产投比为23.39的最大经济效益,可作为新乡市高产水稻的推荐施肥量.根据产量结构模型,模拟出不同高产水平下的产量结构,明确了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415设计 回归模型 优化决策 高产结构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粳稻品质评价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梅霞 陈荣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明影响黄淮流域粳稻品质的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优质粳稻育种的预见性和可靠性,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10—2012年20个粳稻新品种的11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中变异系数较高的有... 为探明影响黄淮流域粳稻品质的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优质粳稻育种的预见性和可靠性,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10—2012年20个粳稻新品种的11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中变异系数较高的有垩白度(64.46%)、垩白粒率(49.67%)、透明度(47.33%)、胶稠度(11.37%)和碱消值(10.20%),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很重要;将11个品质性状提取垩白因子、精米因子、粒型因子、出米因子和胶稠度因子5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74%;20个品种被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含4个品种,第Ⅱ类含8个品种,第Ⅲ类含3个品种,第Ⅳ类含5个品种.第Ⅱ类属优质类,其中新稻062235的综合品质居参试品种之首,达到优质粳稻国标一级标准.在优质粳稻育种实践中应以降低垩白度及垩白粒率为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质性状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大穗型粳稻新品种(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九文 张安世 +3 位作者 郭俊红 夏志伟 崔海玲 王桂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912-7914,共3页
[目的]为高产粳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豫粳6号为对照,对大穗型粳稻新品种新选1号、蒲粳2号、3优32、两优豫101、X65003、郑稻05094、郑选3号、新粳优1号、焦杂粳1号和金稻1008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 [目的]为高产粳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豫粳6号为对照,对大穗型粳稻新品种新选1号、蒲粳2号、3优32、两优豫101、X65003、郑稻05094、郑选3号、新粳优1号、焦杂粳1号和金稻1008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供试品种中有8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1.4%~11.2%,其中较对照增产5%以上的品种有6个,分别为郑稻05094(增产11.2%)、焦杂粳1号(增产10.3%)、新粳优1号(增产9.9%)、X65003(增产8.8%)、两优豫101(增产8.7%)、新选1号(增产6.3%);进一步分析发现,株高增高、长势增强、穗长增加、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大幅度增加是大穗型粳稻品种高产的主要因素。[结论]供试的部分品种可代替豫粳6号在黄淮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大穗型 豫粳6号
下载PDF
粳稻新丰6号的产量结构分析及高产栽培措施
8
作者 王桃 张梅霞 +2 位作者 王坦 陈荣江 王桂风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运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粳稻新丰6号在2014、2015两年黄淮流域粳稻区试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产量结构特征及高产栽培措施,为明确成产的关键因素并充分挖掘其高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丰6号的产量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 运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粳稻新丰6号在2014、2015两年黄淮流域粳稻区试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产量结构特征及高产栽培措施,为明确成产的关键因素并充分挖掘其高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丰6号的产量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呈较强正相关,但与穗总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回归分析得出各产量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结实率(0.598 0)>千粒质量(0.545 0)>有效穗(0.528 2)>穗总粒数(0.405 7)>穗长(0.1148);最终效应为:千粒质量(0.5244)>结实率(0.5181)>有效穗(0.3107)>穗总粒数(-0.1964)>穗长(0.101 0).该品种的理想产量结构为:穗长16.835 cm,有效穗315.714万/hm2,穗总粒数152.524粒,结实率81.571%,千粒质量26.191 g,期望产量可达10 707.310 kg/hm2.在栽培实践中,应确保在有效穗达到320万/hm2的基础上,加强中后期水、肥、化控管理,促成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使它们在高水平上协调优化,实现该品种的高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6号 产量结构 模拟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农艺性状的成产效应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宁宁 张梅霞 +2 位作者 田文杰 张丹霞 陈荣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成产效应,为实现水稻高产育种持续发展与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河南省2015—2016两年水稻区试的16个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最优回归、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参数所提供的信息,综合分析得出:... 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成产效应,为实现水稻高产育种持续发展与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河南省2015—2016两年水稻区试的16个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最优回归、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参数所提供的信息,综合分析得出:在育种实践中,选取植株较高、分蘖力较强、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高、每穗实粒数多的性状,是实现高产育种目标的关键.在高产栽培上,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促早发、成壮蘖,提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每穗实粒数,夺取水稻高产.14个农艺性状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024%,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新稻89、福稻018、苑丰136分列前3位.基于8个主要农艺性状将16个参试品种聚为4个类群,第Ⅱ类(艺稻206、信粳1787、苑丰136)属高产类,并依据各类品种的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农艺性状 最优回归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苑丰12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玉魁 王璐 +4 位作者 张梅霞 张秋梅 杨玉涛 刘清瑞 王桂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7期203-205,216,共4页
苑丰12是由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笔者总结了苑丰12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利于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苑丰12 小麦 亲本 选育 产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高产粳稻新丰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建民 王中云 张美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0期62-63,共2页
新丰2号系著名水稻专家孙彦常与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王桂风联合主持选育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2006年6月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3196E)。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7003)。
关键词 优质高产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粳稻 选育 植物新品种保护 河南省 种子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新丰1517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玉东 崔建民 +1 位作者 杨玉涛 张秋梅 《中国种业》 2021年第4期113-114,共2页
新丰1517是河南省新乡市远缘分子育种工程技术中心以苑丰09-24和徐稻3号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8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在沿黄稻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等特性,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绿色高... 新丰1517是河南省新乡市远缘分子育种工程技术中心以苑丰09-24和徐稻3号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8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在沿黄稻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等特性,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新丰1517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优质广适粳稻新品种新丰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建民 姬生栋 +4 位作者 王桂风 杨玉魁 张梅霞 杨玉涛 张秋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新丰7号系新乡市远缘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2002年以镇稻99为母本、金世纪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6月通过河南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育种目标、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新丰7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高产粳稻新丰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
14
作者 崔建民 张美霞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3-64,共2页
新丰2号系河南省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选育.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稻2007003号,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粳稻新品种。
关键词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栽培 粳稻 选育 河南省 新品种 抗性强
下载PDF
从农家女到水稻育种家——记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王桂凤
15
作者 张兰芝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1-1,共1页
1"种好水稻是我的一种责任"王桂凤所在的新乡县翟坡镇杨任旺村地处黄河故道,厚重的黄土地塑造了她执着刚强的个性。1989年前后,村里很多男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种田的大多是妇女。当时任村妇代会主任的王桂凤看到村里的妇女每日辛勤... 1"种好水稻是我的一种责任"王桂凤所在的新乡县翟坡镇杨任旺村地处黄河故道,厚重的黄土地塑造了她执着刚强的个性。1989年前后,村里很多男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种田的大多是妇女。当时任村妇代会主任的王桂凤看到村里的妇女每日辛勤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种 状元 农民 农家 黄河故道 新乡县 黄土地 妇女
下载PDF
高产优质广适粳稻新丰6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崔建民 王桂凤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2期68-69,共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性,通过品种间杂交、基因重组选育出比现有当家品种豫粳6号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的新品种。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高产稳产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抗病材料秋丰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性,通过品种间杂交、基因重组选育出比现有当家品种豫粳6号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的新品种。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高产稳产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抗病材料秋丰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经对该杂交后代认真选拔、海南加代和多点鉴定,定向选拔(F2~F5),2006年选育出抗性好、米质优的稳定品系新丰06—21(新丰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 品种间杂交 粳稻 高产稳产品种 豫粳6号 抗性强 水稻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