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香型白酒酒醅中总RNA提取方法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晓龙 王康丽 +7 位作者 宋丽丽 侯建光 曹振华 吴丽丽 牛广杰 马歌丽 赵书民 赵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2,共9页
为探寻我国特有的复杂微生态环境——浓香型酒醅样品总RNA提取方法,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改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苯酚法,并从提取成本及耗时、RNA质量浓度和纯度、电泳结果、反转录效果及高通量测序分析5个方面... 为探寻我国特有的复杂微生态环境——浓香型酒醅样品总RNA提取方法,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改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苯酚法,并从提取成本及耗时、RNA质量浓度和纯度、电泳结果、反转录效果及高通量测序分析5个方面,比较其与试剂盒法、Trizol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法和月桂酸钠法提取酒醅样品总RNA的效果。结果表明,SDS-苯酚法和CTAB法成本较低,试剂盒法成本最高但耗时最短;试剂盒法提取的总RNA质量浓度最高,分别约为SDS-苯酚法、Trizol法、CTAB法和月桂酸钠法的1.84、2.33、19.14倍和3.09倍;SDS-苯酚法和试剂盒法提取样品总RNA的OD260 nm/OD280 nm和OD260 nm/OD230 nm均分别大于1.8和2.0;SDS-苯酚法电泳条带完整性优于其他方法,CTAB法无法检测到电泳条带。SDS-苯酚法、试剂盒法和Trizol法所提取的RNA能有效反转录为cDNA并将其用于高通量测序分析,3种方法所得优势微生物种属(Lactobacillus和Clostridium)及不同发酵节点酒醅之间的微生物群丰度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其中SDS-苯酚法获得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且能较好地反映不同酒醅间微生物类群的差异;Trizol法和试剂盒法均能偏好性地多获得1个属,但其含量均很低(0.01%)。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5种常见的总RNA提取方法在浓香型酒醅RNA提取的应用效果,其中本研究建立的改良SDS-苯酚法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为今后以RNA为基础的酒醅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其他富含糖、腐殖质及酚类等杂质的环境样品RNA提取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酒醅 宏转录组 总RNA提取 提取方法评价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应用HS-SPME和GC-MS浅析陶香型白酒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8
2
作者 侯建光 韩素娜 +1 位作者 樊建辉 牛姣 《酿酒》 CAS 2016年第3期37-40,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陶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初步定性分析。在检出的98种化合物中,其中41种酯类化合物占组分种类总数的72.87%,是陶香型白酒香气的主要贡献成分。此外,12种醇类,2种醛...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陶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初步定性分析。在检出的98种化合物中,其中41种酯类化合物占组分种类总数的72.87%,是陶香型白酒香气的主要贡献成分。此外,12种醇类,2种醛类,10种酸类,7种酮类物质,1种硫化物,12种苯类,5种呋喃类,4种酚类,2种吡嗪类也都为陶香型白酒的复合香气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 GC-MS 陶香型白酒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仰韶陶香型高温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韩素娜 牛姣 侯建光 《酿酒科技》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仰韶陶香型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半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7块曲样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50种,主要分为6大类... 以仰韶陶香型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半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7块曲样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50种,主要分为6大类化合物,其中包括醛类8种,醇类5种,酯类7种,吡嗪类4种,酮类6种,酸类10种,芳香族类5种,烷烃类4种,杂环类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15.91%、33.19%、7.5%、6.35%、2.2%、26.52%、6.23%、2.08%、4.18%。其中,乙酸、(2S,3S)-(+)-2,3-丁二醇、3-甲基丁酸、己酸、苯乙醇、十六酸乙酯、四甲基吡嗪、2-甲基丙酸含量相对较高,这些微量成分可能对后期白酒香味形成起着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味成分 高温大曲
下载PDF
陶香型白酒与其他香型白酒差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韩素娜 牛姣 侯建光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期62-64,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法对12种香型白酒微量成分进行分析检测,通过OAV分析重要香气化合物含量及量比关系,结合SPS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陶香型白酒(46%vol"人和")与凤香型白酒相似度较高,陶香型白酒(46%vol"天时")与...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法对12种香型白酒微量成分进行分析检测,通过OAV分析重要香气化合物含量及量比关系,结合SPS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陶香型白酒(46%vol"人和")与凤香型白酒相似度较高,陶香型白酒(46%vol"天时")与芝麻香型白酒相似度较高。陶香型白酒(46%vol"地利")与浓香型白酒相似度较高,对这些相似度较高的酒进行重要酯类化合物含量对比及量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聚类分析相似度较高,但依然表现出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均与陶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息息相关,因为陶香型白酒采用了多香融合的生产工艺及勾调风格,所以才有如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香型白酒 微量成分 差异
下载PDF
陶融型白酒酿造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蒙恩 樊建辉 侯建光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0期35-41,共7页
以陶融型原酒酿造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生产实践下进行单因素实验,找出影响发酵结果的不同影响因素的最佳值,进行验证实验,并进行口感品评及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水分为58%时出酒率最好,夏季则为58%~60%,秋季为60%,冬季为58%;润... 以陶融型原酒酿造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生产实践下进行单因素实验,找出影响发酵结果的不同影响因素的最佳值,进行验证实验,并进行口感品评及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水分为58%时出酒率最好,夏季则为58%~60%,秋季为60%,冬季为58%;润料水温为70~80℃,加浆水温在90℃以上,第一次加曲温度为45~55℃,第二次加曲时温度为35~45℃,入池温度春秋季为28℃左右,夏季为25℃左右,冬季为30℃左右时出酒率较高;入池酸度最佳值春季为1.2~1.5 m L/g,夏季为1.4~1.8 m L/g,秋季1.5~2.0 m L/g,冬季1.3~1.5 m L/g;入池糖分、淀粉最佳浓度分别为3.0%~4.0%、12%~14%;糠壳的最佳用量为16%~19%;小曲用量最佳比例:春秋季为0.6%~0.8%,夏季为0.4%~0.6%,冬季为0.8%~1.0%,麸曲用量以加入粮食用量的30%~35%为最优;发酵周期以45~60 d为最佳。验证结果表明,定型工艺下出酒率(粮/酒)在3.1~3.5,优质率则达到了95.4%以上,且酒体多粮香突出纯正、入口香甜、细腻醇厚、余味爽净、诸香协调。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醇类物质13种,酮类物质2种,醛类物质3种,酸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19种,吡嗪类物质1种,乙酸乙酯平均值为4.74 g/L,己酸乙酯为1.0 g/L左右,乳酸乙酯为0.46 g/L,乙缩醛含量为0.69 g/L,体现了陶融型白酒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融型白酒 白酒酿造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陶香型白酒在不同容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素娜 侯建光 牛姣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2期62-64,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陶瓷瓶和透明玻璃瓶贮存4~5年的陶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并对酒样进行感官品评。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不同贮存容器和贮存期的陶香型酒中微量成分均发生了变化。对陶香型白酒中香气贡献度较大的几种化合物以及总酸进行分析...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陶瓷瓶和透明玻璃瓶贮存4~5年的陶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并对酒样进行感官品评。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不同贮存容器和贮存期的陶香型酒中微量成分均发生了变化。对陶香型白酒中香气贡献度较大的几种化合物以及总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陶瓷瓶贮存和玻璃瓶贮存在总酸和酯类以及两种醛类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品评结果表明,陶香型白酒经过贮存,尤其是在陶瓷瓶中贮存3~4年后,口感有一定的优化,酒质也趋于稳定,用陶瓷瓶贮存有利于酒体的稳定,提升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香型白酒 贮存
下载PDF
陶融型白酒酿造过程动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樊建辉 侯建光 陈蒙恩 《酿酒科技》 2017年第8期65-69,73,共6页
本研究对陶融型白酒酿造工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理化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糖化醅提供了大量还原糖,入池后生香醅中酵母菌、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迅速大量增殖,淀粉、还原糖则迅速下降;霉菌数量在第3天、酵母菌数量在... 本研究对陶融型白酒酿造工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理化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糖化醅提供了大量还原糖,入池后生香醅中酵母菌、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迅速大量增殖,淀粉、还原糖则迅速下降;霉菌数量在第3天、酵母菌数量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而细菌数量整个发酵过程出现了2个峰值;从第3天到第9天,乙醇含量生成迅速,为酒精发酵期;从第7天到第19天,酸度迅速上升,为生酸期;19 d之后主要是呈香呈味物质相互转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融型 白酒酿造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退化窖池中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晓龙 余苗 +7 位作者 曹振华 王康丽 田瑞杰 韩素娜 李华 李建民 曾田 李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93,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网络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退化窖池窖壁上层(PW-T)、中层(PW-M)、下层(PW-U)及窖底(PB)窖泥中原核微生物群落、菌群网络及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理化因素。结果表明,窖泥微生物群落α及β多样性在退化窖池中均...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网络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退化窖池窖壁上层(PW-T)、中层(PW-M)、下层(PW-U)及窖底(PB)窖泥中原核微生物群落、菌群网络及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理化因素。结果表明,窖泥微生物群落α及β多样性在退化窖池中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窖池退化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退化过程。随窖池深度增加,窖泥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如Shannon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PW-U(3.38)>PB(2.51)>PW-M(1.09)>PW-T(0.33)(P<0.05);窖泥优势菌门由单一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PW-T和PW-M,约99%)增加至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等6个门(PW-U)及PB的4个门。退化窖泥呈现低含水量(平均值32.7%)、低pH值(平均值4.42)及低有效磷(平均值259.27 mg/kg)"三低"的理化特征,其对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冗余分析)。窖泥菌群网络中互呈正相关的微生物主要隶属于不同的纲(占总相关性的78.74%)。同现网络中9个枢纽总含量非常低(0%~2.84%),与窖泥p H值或含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除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外,其他枢纽均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窖泥p H值与多种理化因子呈显著正、负相关(P<0.05),且与群落Simpson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p H值可作为一个综合指标用于窖泥质量的初步判断。本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窖泥原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退化窖池中空间分布、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和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窖泥的退化机制、防治窖泥退化及人工优质窖泥的制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退化 空间异质性 群落多样性 菌群网络 中国浓香型白酒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陶香型窖池中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发酵产乙酸乙酯条件 被引量:6
9
作者 侯建光 郭富祥 +3 位作者 樊建辉 韩素娜 张俊峰 陈蒙恩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0期77-81,共5页
采用中心组合法对陶香型窖池中异常威克汉姆酵母YS/Y/22发酵产乙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样品中乙酸乙酯含量为响应值,发酵温度、稻壳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对发酵产乙酸乙酯... 采用中心组合法对陶香型窖池中异常威克汉姆酵母YS/Y/22发酵产乙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后样品中乙酸乙酯含量为响应值,发酵温度、稻壳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对发酵产乙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28.5℃,稻壳添加量为20%,时间为166 h的最优条件下,乙酸乙酯的产量可达到13.03 g/kg,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2.36 g/kg),相较于优化前产量增长了近2倍,是正常基酒中的3-5倍,表明通过中心组合法优化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陶香型窖池 乙酸乙酯
下载PDF
陶融型中高温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姣 樊建辉 +1 位作者 韩素娜 陈蒙恩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1期87-92,共6页
以仰韶陶融型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半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7块曲样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45种,主要分为六大... 以仰韶陶融型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曲中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半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7块曲样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45种,主要分为六大类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17种,醇类8种,烷烃类8种,吡嗪类4种,酸类3种,芳香族类3种,酮类2种。相对含量分别为29.81%、49.26%、7.63%、4.94%、7.36%、0.75%、0.27%。其中,苯乙醇、2,3-丁二醇、十六酸乙酯含量相对较高,这些微量成分可能对后期白酒香味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味成分 中高温大曲
下载PDF
陶香型窖池中1株高产乙酸乙酯酵母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建光 郭富祥 +3 位作者 樊建辉 韩素娜 张俊峰 陈蒙恩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1期56-59,共4页
从仰韶陶香型窖池糟醅中筛选产香功能微生物,研究其与大曲酒香味物质之间的联系,并对产香功能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从不同发酵阶段的陶香型窖池糟醅中分离获得25株酵母菌。以豆芽汁培养基为底物,对各酵母菌株... 从仰韶陶香型窖池糟醅中筛选产香功能微生物,研究其与大曲酒香味物质之间的联系,并对产香功能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从不同发酵阶段的陶香型窖池糟醅中分离获得25株酵母菌。以豆芽汁培养基为底物,对各酵母菌株进行单菌产香实验,经闻香评定,菌株YS/Y/22能够产生浓郁的酒香味和水果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发现菌株YS/Y/22发酵产物的主要香味成分为乙酸乙酯,是大曲酒的重要香味成分之一,因此可确定菌种YS/Y/22为陶香型窖池糟醅中的1株产香功能菌。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YS/Y/22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香型窖池 产香微生物 挥发性成分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陶融型大曲中产香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蒙恩 樊建辉 +3 位作者 侯建光 韩素娜 牛姣 杨方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27,共6页
本研究从陶融型大曲微生物资源中筛选产香功能性微生物,研究其与大曲香味物质之间的联系,并对产香功能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法从不同发酵阶段的陶融型大曲中分离纯化获得细菌37株,酵母22株。以小麦固体培养基为... 本研究从陶融型大曲微生物资源中筛选产香功能性微生物,研究其与大曲香味物质之间的联系,并对产香功能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法从不同发酵阶段的陶融型大曲中分离纯化获得细菌37株,酵母22株。以小麦固体培养基为底物对各菌株进行单菌产香实验,经闻香评定,菌株YSY04发酵后能产生浓郁的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挥发性成分检测,发现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香味物质种类丰富,其中吡嗪类物质、苯乙醇、愈创木酚、2,3-丁二醇和萜烯类等香味物质为陶融型大曲的重要香味成分。因此,可初步认定菌株YSY04为陶融型大曲的产香功能菌。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YSY04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anoma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融型大曲 产香功能菌 挥发性成分 筛选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