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意写作+中华才艺”培养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核心能力——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金琳 《河南农业》 2020年第6期25-27,共3页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汉语写作,增加中华才艺课程,注重培养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核心能力。吸收创意写作精华,以“创意”第一性、“写作”第二性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定位。在教学实践中,构建“面...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汉语写作,增加中华才艺课程,注重培养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核心能力。吸收创意写作精华,以“创意”第一性、“写作”第二性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定位。在教学实践中,构建“面向国际,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汉语写作+中华才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写作 中华才艺 教改实践
下载PDF
河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富 李艳花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4-697,共4页
阐述了构建河南农业创新体系应坚持的原则、应树立的观念、应提高的能力、应实现的突破、应制定的政策,提出了构建河南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框架.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创新 体系
下载PDF
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路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意焕 《创新科技》 2017年第5期8-14,共7页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情况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尤为重要。发展现代农业,涉及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设,资金的支持,人才的培育,政策的调整与监督管理,这一切都应以维护...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情况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尤为重要。发展现代农业,涉及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设,资金的支持,人才的培育,政策的调整与监督管理,这一切都应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现代农业的落地生根需要农民的认识、认可、支持和践行。现阶段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困境有,农村电子商务下行多,上行少;农地纠纷多,农民利益保护不力;农业兼业现象突出;农地类型和功能多、差异大。针对这些发展困境,在互联网+时代,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路径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民从事电子商务技能的培训;对农民进行正确引导与权益保护;重视培养职业化"新农人";推行灵活多样的现代农业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现代农业 移动互联网 农村电子商务 新农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创农业发展研究--以河南省栾川县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意焕 李超杰 《乡村科技》 2021年第21期24-26,共3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农村产业振兴需要在传承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促进文创农业发展。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文创农业以其创新性强、文化底蕴足、发展空间大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河南省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农村产业振兴需要在传承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促进文创农业发展。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文创农业以其创新性强、文化底蕴足、发展空间大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河南省栾川县文创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文创农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栾川县文创农业发展的思路,以利于文创农业因地制宜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文创农业 栾川县
下载PDF
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做贡献
5
作者 王晓勇 《决策探索》 2006年第09A期27-27,23,共2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又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又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如何通过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做贡献,这是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农业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 河南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主创新能力 “十一五”规划
下载PDF
农业硕士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6
作者 杨红朝 刘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63-265,269,共4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新理念。新农科背景下,推进农业硕士课程思政建设必然要求涉农高校找准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出知农重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完善高校课程思政体制并建立长效运行机... 课程思政是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新理念。新农科背景下,推进农业硕士课程思政建设必然要求涉农高校找准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出知农重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完善高校课程思政体制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研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方法4个方面对农业硕士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出建议,以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建设路径 农业硕士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王妍 赵意焕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0期5-8,共4页
我国正经历着由城市向乡村的人口流动趋势逆转、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乡关系建构等多重转型。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因而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困境,政府、教育机构、企... 我国正经历着由城市向乡村的人口流动趋势逆转、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乡关系建构等多重转型。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因而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困境,政府、教育机构、企业三方应形成合力,从完善课程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同时深入研究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以精准培养和引进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 农村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资金支持 人才管理机制
下载PDF
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河南省卢氏县中药材产业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宇希 郭兴方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乡村的收入提高来实现,而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有利于提升乡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高效发展。以豫西一个丘陵县——卢氏县中药材产业为具体案例,通过调查研究卢氏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特色农业...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乡村的收入提高来实现,而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有利于提升乡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高效发展。以豫西一个丘陵县——卢氏县中药材产业为具体案例,通过调查研究卢氏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特色农业离不开政策引导、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三个重要因素,同时发现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找到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以案例研究的方法,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特色 产业发展 中药材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程金鹏 马新明 刘雪 《河南科学》 2018年第6期946-950,共5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对2016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的DEA相对有效性;同时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各地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中有7个地市...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对2016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的DEA相对有效性;同时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各地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中有7个地市DEA有效,占总地市的39%,其余11个地市均处于DEA无效状态;各地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要素配置效率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Malmquist指数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对其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农业循环经济 河南省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长机制及升级路径——以河南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宇希 魏剑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2-87,共6页
农业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从组织结构出发,农业产业集群可分为生产基地模式、市场带动模式、中小企业集聚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四种类型。不同模式在内部结构、分工方式、学习机制及竞争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成熟度也不... 农业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从组织结构出发,农业产业集群可分为生产基地模式、市场带动模式、中小企业集聚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四种类型。不同模式在内部结构、分工方式、学习机制及竞争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成熟度也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模式会转化为更为成熟的模式,其标志是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链延长,加工深度增加,支持体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成长机制 演化与升级 河南
下载PDF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课程线上教学改革探讨
11
作者 杨红朝 程娇娇 王稳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6期124-127,共4页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公共学位课,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特色鲜明。本文在厘清课程的逻辑关系和发展目标、课程教学特色以及剖析该课程线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教学反馈机制、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公共学位课,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特色鲜明。本文在厘清课程的逻辑关系和发展目标、课程教学特色以及剖析该课程线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教学反馈机制、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丰富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手段和更新教学模式5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线上教学改进的建议,以期为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课程教学改革和新农科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课程教学改革 农业硕士
下载PDF
新农村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275-276,278,共3页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河南省农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背景下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农业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展博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5期1-3,共3页
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提升,信息时代渐渐到来,其中数据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始终都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关注的重点,需要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农业始终都是国内第一产业,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将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同大数... 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提升,信息时代渐渐到来,其中数据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始终都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关注的重点,需要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农业始终都是国内第一产业,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将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同大数据切实地结合起来,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将会切实分析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 经济管理 作用分析 概念研究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河南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探究
14
作者 张辰浩 刘忠魏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5期9-11,共3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提出,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战略不仅促进了城乡资源的流动和乡村资源的全面激活,还扩大了市场,挖掘了消费潜力,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流通环境。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河南乡...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提出,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战略不仅促进了城乡资源的流动和乡村资源的全面激活,还扩大了市场,挖掘了消费潜力,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流通环境。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河南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定位,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不同类型的乡村应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以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乡村产业振兴 资源禀赋 差异化发展路径
下载PDF
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虞
15
作者 殷玉如 李芳媛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7-8,共2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其积极性的保护与调动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需要通过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其积极性的保护与调动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需要通过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利益联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乡村振兴 粮食主产区 利益联结 粮食安全 有机衔接 利益补偿机制
下载PDF
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以河南省W村为例
16
作者 苑军军 王家喜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43-45,共3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而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青年人才凭借掌握的农业发展新技术,推动乡村政务数字化,倡导乡村发展科学化,发挥自身优势...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而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青年人才凭借掌握的农业发展新技术,推动乡村政务数字化,倡导乡村发展科学化,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引领乡村示范性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乡村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培训提升制度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亟须深化改革探索,进一步多方挖掘青年人才、优化乡村发展环境、打造教育培训平台等,促进其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下载PDF
城郊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困境及化解路径——以河南省L村为例
17
作者 刘风 王博昆 段佳依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5期12-14,共3页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关键,其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城郊农村面临一定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研究着眼于河南省L村网格化治理的典型经验呈现,发现城郊农村存在治...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关键,其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城郊农村面临一定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研究着眼于河南省L村网格化治理的典型经验呈现,发现城郊农村存在治理主体内生发展动力不聚焦、治理机制体制建构包容性弱与治理对象多重服务情境复杂化的问题,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主脉络,剖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机制,探究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党建引领 网格化
下载PDF
电商下乡政策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CFPS的微观数据
18
作者 王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激发农村地区创业活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了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 激发农村地区创业活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了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下乡政策能够显著激发农村家庭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商下乡政策对东中部家庭创业的影响程度高于西部家庭;深入探讨其机制路径发现电商下乡政策可以通过缓解家庭信贷约束和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农村家庭创业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下乡 农村家庭创业 渐进DID
下载PDF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路径之争:土地规模还是服务规模 被引量:23
19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6,共11页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经营规模 服务经营规模 生产函数 共生互补
下载PDF
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被引量:11
20
作者 程传兴 李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Z期38-39,共2页
大学生村官,是指经过组织筛选,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既是着眼于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 大学生村官,是指经过组织筛选,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既是着眼于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书记助理 村主任助理 村党支部 干部队伍 基层工作经验 农村民主 思想素质 后备干部 选拔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