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折返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汉婴 魏太星 张延荣 《心电学杂志》 1991年第2期126-129,133,共5页
急性心肌梗塞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常可导致猝死。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在体研究显示,其发生机理之一是与心室折返有关。自从1935年Wilson等首次通过描记心表电图研究实验性心肌梗塞以来,Harris... 急性心肌梗塞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常可导致猝死。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在体研究显示,其发生机理之一是与心室折返有关。自从1935年Wilson等首次通过描记心表电图研究实验性心肌梗塞以来,Harris、Dur-rer、Boineau和EL-Sherif等应用各种心电记录及程控电刺激法对折返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折返机理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彦周 朱俊兴 +3 位作者 董建增 陈魁 曾繁典 胡崇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 (DAU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n =12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5 0、10 0、5 0 0、10 0 0U·L-1)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Ⅳ (GPIV)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 (DAU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n =12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5 0、10 0、5 0 0、10 0 0U·L-1)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Ⅳ (GPIV)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分布状况 ,并与健康人 (n =14)比较。结果 AMI患者静息及激活状态血小板膜表面GPⅣ ,TSP分布高于健康人 (P <0 0 5 ,0 0 1) ;DAU(5 0 μmol·L-1)可抑制 5 0U·L-1,10 0U·L-1及 5 0 0U·L-1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及血小板内TSP释放 (P <0 0 5 ,0 0 1) ,不能抑制10 0 0U·L-1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及血小板内TSP释放。结论 AMI患者血小板活性及对凝血酶的反应性增高 ,DAU可减少AMI患者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刘慧 杨庆福 +1 位作者 郭志强 张彦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 血小板内凝血酶敏感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胸前导联ST段压低意义的探讨
4
作者 赵洛沙 魏经汉 +1 位作者 金小峰 魏太星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4-16,共3页
分析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ⅡⅢ°AVB显著高于ST段压低<1mm者;前、后者核素心血池显象分别为LVEF47.61±6.65i对64.45±7.75,PER2... 分析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ⅡⅢ°AVB显著高于ST段压低<1mm者;前、后者核素心血池显象分别为LVEF47.61±6.65i对64.45±7.75,PER2.40±0.34对3.63±0.65、PFR2.08±0.29对2.62±0.26、LAT58.71±16.84对80.17±13.15、ZNF—AP46.57±17.49对74.0±11.12,有显著差异.提示ALMI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梗塞范围大,并发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左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及糖蛋白IV分布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琳 张彦周 +2 位作者 董新成 陈魁 赵洛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2-492,514,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10例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10 0U/L ,5 0 0U/L)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及糖蛋白IV(GPIV)分布状况 ,并与健康人 (12名 )比较。结果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10例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10 0U/L ,5 0 0U/L)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及糖蛋白IV(GPIV)分布状况 ,并与健康人 (12名 )比较。结果 :AMI 12h - 3d ,静息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IV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 <0 0 5 ,P <0 0 1) ,AMI 1周激活血小板膜TSP及GPIV高于健康人 (P <0 .0 5 ,P <0 .0 1) ,静息血小板膜TSP及GPIV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别 (P >0 0 5 )。AMI静息血小板膜和激活血小板膜TSP与GPIV呈显著正相关 (r=0 .383 ,P<0 0 1)。结论 :AMI 3d内血小板活性及反应性明显增高 ,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糖蛋白类 凝血酶 血小板 AMI
下载PDF
心房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6
作者 刘小青 董建增 +2 位作者 魏经汉 牛建立 魏太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迷宫式射频消融心房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史3.3±2.7年,左心房直径34.7±5.3mm,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在瓣膜置...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迷宫式射频消融心房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史3.3±2.7年,左心房直径34.7±5.3mm,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在瓣膜置换或分离术后继续在开胸状态下分别环形消融左右心耳根部及其间横窦、上下腔静脉之间及右房前壁和冠状窦。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平均射频消融加瓣膜手术时间为3.0±0.7小时。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发生心房穿孔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随访12~20个月,除1例患者于第8个月恢复房颤外,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本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瓣膜置换术 心脏病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经心外膜心房迷宫式射频消融心房纤颤
7
作者 刘小青 牛树茂 +1 位作者 魏经汉 魏太星 《综合临床医学》 1997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外颤的可行性。方法:6例风心病会共房颤患者在瓣膜置换术或分离术的同时分别环行消融左右心耳根部及其间横窦、上下胜静脉之间及右房前壁和冠状窦。结果:6例患者本后均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外颤的可行性。方法:6例风心病会共房颤患者在瓣膜置换术或分离术的同时分别环行消融左右心耳根部及其间横窦、上下胜静脉之间及右房前壁和冠状窦。结果:6例患者本后均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为12~20个月,除1例房颤复发外,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本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式 射频消融 心房纤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