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HPV感染型别和年龄分布
1
作者 朱贤海 黄健 +7 位作者 耿建祥 丁康 兰建云 叶梅 王志蕙 韩春荣 王德望 季月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9,共6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53家医院病理科的310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鳞癌的患者。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基因芯片法对3101例患者宫颈鳞癌组织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HPV致癌风险型别的排序、≥60岁的老年女性和不同年龄段患者HPV型别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01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2879例(92.84%),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2460例(79.33%)。排名前8位单一型别高危HPV型别依次是16型、18型、58型、31型、33型、52型、59型、45型。其中16型感染人数比18型高(P<0.05),58型感染人数比31型明显增高(P<0.05),52型感染人数比59型明显增高(P<0.05)。40~49岁和50~59岁患者中患病人数、HPV感染人数、单一型别16型及18型感染人数均排名前两位。≥60岁的老年女性占宫颈鳞癌患者的30.44%。结论将HPV16、18、58型和HPV31、33、52、59型及其他HPV型别分别列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致癌组,便于宫颈病变的分层管理。要重视对40~59岁年龄段女性的筛查工作,加强≥60岁老年女性宫颈鳞癌的筛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 年龄 排序
下载PDF
原发性性腺外卵黄囊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曹钟 钟佳良 +2 位作者 朱贤海 杨志勇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1-995,999,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性腺外卵黄囊瘤(extragonadal yolk sac tumor,eYS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eYST的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 目的探讨原发性性腺外卵黄囊瘤(extragonadal yolk sac tumor,eYS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eYST的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0例eYST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个月~42岁,平均12岁,≥12岁者17例,占42.5%。肿瘤分别位于纵隔16例(40.0%)、骶尾12例(30.0%)、腹膜后5例(12.5%)、松果体4例(10.0%)、阴道3例(7.5%)。40例患者中32例为纯YST(80.0%),8例(20.0%)含有1~2种其他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GCT)成分。结论原发性eYST少见,纵隔和骶尾是eYST最常见的解剖部位;发生在纵隔的肿瘤患者大部分限于成年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骶尾、腹膜后、松果体和阴道肿瘤的患者(P〈0.05),发生在其他部位的eYST多限于青春期前的儿童;一些成人eYST的病例包含其他类型的GCT成分,儿童eYST总是为纯YST;eYST表现出多形性的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表型对明确诊断、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性腺外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窦型血管外皮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钟 岑红兵 +4 位作者 赵建红 袁晓露 朱贤海 魏建国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探讨鼻窦型血管外皮瘤(sinonasal-type hemangiopericytoma,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SH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48岁。例2女性,82岁。2例临床... 目的探讨鼻窦型血管外皮瘤(sinonasal-type hemangiopericytoma,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SH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48岁。例2女性,82岁。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头痛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组织学分析SH肿瘤表面被覆呼吸上皮,肿瘤由一致性短梭形细胞构成,呈席纹状或漩涡状生长模式排列;肿瘤细胞围绕呈"鹿角样"、不规则形或裂隙样血管,呈典型的"血管外皮瘤样"外观。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MA、vimentin、β-catenin和Cyclin D1均呈弥漫强阳性;D2-40、CD99、BCL-2、CD117、CK、desmin和EM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2%。结论 SH是鼻腔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不同于其他部位的血管外皮瘤,其生物学行为特征性呈现出交界性恶性潜能。形态学上应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型 血管外皮瘤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宫颈正常细胞和不典型鳞状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布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辉 沈静 +6 位作者 俞刚 朱贤海 耿建祥 梅静 龙秀荣 喻朝霞 赵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宫颈正常细胞和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对ASC-US患者行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析。方法 1 000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正常的女性纳入对照组;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女性... 目的分析女性宫颈正常细胞和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对ASC-US患者行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析。方法 1 000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正常的女性纳入对照组;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女性236例纳入ASC-US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所有ASC-US患者行宫颈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检出HPV感染者10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6%,其中1型感染率为9.3%,多型感染率为1.3%;ASC-US组中检出HPV感染者139例,总的HPV感染率为58.9%,其中1型感染率为38.1%,多型感染率为20.8%。对照组与ASC-US组HPV总感染率、1型感染率和多型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构成比居前6位的型别依次是HPV43、16、58、33、52、18、42型,ASC-US组中构成比居前6位的型别依次是HPV16、18、52、58、33、51、66型。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HPV分型检测,对宫颈ASC-US的进一步分流管理具有重要临床的意义,应引起妇科医师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基因芯片技术 不典型鳞状细胞 宫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