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影像组学方法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尚怡研 谭红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1-185,191,共6页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术前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乳率。诸多研究表明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可预测乳腺...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术前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乳率。诸多研究表明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可预测乳腺癌NAT的疗效。近年来,影像组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诸多学者就乳腺MRI影像组学特征在乳腺癌NAT疗效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就MRI影像组学方法预测乳腺癌NAT疗效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对MRI影像组学方法在乳腺癌NAT疗效评价中应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贇霞 谭红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182,共6页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于前列,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及计算机算法的发展,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于前列,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及计算机算法的发展,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广泛,使得精准、高效的影像学评估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基于影像图像的AI技术在乳腺病变术前良恶性评估、乳腺癌分类及分级、生物标记物及分子亚型预测、淋巴结病理状态及易感基因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介绍该领域AI发展现状并试图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以期推进乳腺癌AI诊断技术的临床转化,为临床精准无创诊疗提供最佳影像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在肥胖症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李鑫 孙永兵 +12 位作者 周菁 和俊雅 乔琦 林新贝 邹智 李中林 武肖玲 张弓 吕雪 李昊 胡扬喜 李凤丽 李永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0,共6页
肥胖症及减重后不能维持健康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多为食物成瘾,食物成瘾在神经影像学中表现为奖赏网络与认知控制网络间神经环路的失衡。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 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 肥胖症及减重后不能维持健康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多为食物成瘾,食物成瘾在神经影像学中表现为奖赏网络与认知控制网络间神经环路的失衡。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 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I-NF)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反馈技术,已被应用于其他物质成瘾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中。在食物成瘾肥胖症中,rtfMRI-NF同样具有重塑异常脑功能、改善摄食行为并达到减重效果的潜力。本综述总结了肥胖患者食物成瘾的功能磁共振脑成像模型,探讨应用rtfMRI-NF作为其潜在治疗工具的可行神经靶点,并回顾了rtfMRI-NF在肥胖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rtfMRI-NF在肥胖中的治疗策略和临床指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食物成瘾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 磁共振成像 奖赏功能
下载PDF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被引量:1
4
作者 牛雅宁 于一行 +6 位作者 龚毓宾 董健 赵婧 胡文笳 董长宪 刘秋雨 吴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 观察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HE)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皮下组织HE和70例KHE共252处病灶,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 观察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HE)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皮下组织HE和70例KHE共252处病灶,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资料建立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结果 共选取22个系数非零的稳定特征。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95%CI(0.89,0.93)]、91.41%、83.20%、93.92%、95.79%及89.0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85[95%CI(0.83,0.87)]、90.78%、79.32%、97.90%、96.71%及88.68%。联合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4[95%CI(0.92,0.96)]、94.33%、90.77%、96.38%、94.23%及94.9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90[95%CI(0.88,0.92)]、92.14%、85.69%、95.76%、93.33%及92.30%。联合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均大于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结论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较佳;联合临床特征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瘤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下载PDF
≤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超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群降脂治疗后血脂达标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扬 王贇霞 +1 位作者 张优 高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383-3387,3410,共6页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效的降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各指南对降脂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年轻ACS患者中超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人群的降脂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目...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效的降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各指南对降脂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年轻ACS患者中超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人群的降脂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目的评估≤45岁ACS患者中诊断为超高危ASCVD患者经降脂治疗后的血脂达标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18~45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所有患者空腹8 h后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脂指标检验,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非HDL-C。所有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再次于本院门诊或住院部进行血脂检测,本研究采用出院1个月后首次血脂记录,末次随访日期2021-11-30。将445例符合超高危ASCVD诊断的患者根据血脂是否达标分为血脂达标组(n=84)和血脂未达标组(n=361)。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SVCD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超高危ASVCD患者占ACS患者的87.4%(445/509),经降脂治疗后,共18.9%(84/445)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达标。共有29例患者采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其中24例患者血脂达标。血脂达标组与血脂未达标组患者糖尿病史、急性心肌梗死(AMI)、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B亚家族成员(ABCB1)基因检测、行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基因检测、TC、TG、基线LDL-C、非HDL-C、降脂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达标组患者采用中等强度他汀降脂方案比例低于血脂未达标组,采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方案比例高于血脂未达标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AMI、行ABCB1基因检测、SLCO1B1基因检测、TC、TG、基线LDL-C、非HDL-C与血脂达标呈弱强度正相关(P<0.05),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与血脂达标呈中等强度正相关(P<0.05),中等强度他汀与血脂达标呈中等强度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1.806,95%CI(1.049,3.110)]、AMI[OR=2.245,95%CI(1.288,3.913)]、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OR=31.635,95%CI(11.386,87.896)]是ASCVD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45岁的ACS患者绝大部分符合超高危ASCVD诊断,降脂达标人数不足1/5,有糖尿病史、AMI及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的患者LDL-C更易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脏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 降血脂药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血脂达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扬 王贇霞 高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2-2237,共6页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其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其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原因仍有待分析。目的研究≤45岁ACS患者中FH检出率及临床特点,并观察降脂疗效,对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且可获取随访血脂记录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空腹8 h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75%定义为冠脉严重狭窄。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LCN)评分诊断可能FH,并根据DLCN积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可能FH组(n=57)和非FH组(n=223)。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降脂治疗的疗效,LDL-C<1.4 mmol/L认定为血脂达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降脂治疗后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80例患者,两组患者他汀治疗史、冠心病家族史、超高危冠心病比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发病类型、总胆固醇、基线LDL-C、冠脉严重狭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FH组患者随访LDL-C、LDL-C变化量、LDL-C降幅高于非FH组,血脂达标率低于非F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OR=4.32,95%CI(1.21,15.42)〕、基线LDL-C水平升高〔OR=2.22,95%CI(1.62,3.03)〕是≤45岁ACS患者血脂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OR=0.10,95%CI(0.03,0.40)是≤45岁ACS患者血脂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45岁ACS患者中可能FH患者并不少见(20.36%),值得临床关注;可能FH组患者LDL-C降低幅度更大,但血脂达标率仍低于非FH组;在≤45岁ACS患者中,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和基线LDL-C水平较高的人群降脂达标率更低,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以促使LDL-C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 LDL 降血脂药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恩慧 刘肖肖 +2 位作者 白岩 王梅云 陈传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4-47,共4页
强迫症(OC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且常规治疗效果欠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治疗方法,在强迫症的治疗中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凭借着可以反映不同脑区的功能活性及脑区间功能... 强迫症(OC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且常规治疗效果欠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治疗方法,在强迫症的治疗中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凭借着可以反映不同脑区的功能活性及脑区间功能连接(FC)的独特优势,逐步应用于强迫症的生理机制探索中,为进一步阐明强迫症在rTMS治疗前后的脑功能连接变化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fMRI在强迫症及rTMS在强迫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强迫症的症状评估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磁共振 功能连接
下载PDF
正常体重人群中基于定量CT技术测量内脏脂肪面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乔琦 周阳 +15 位作者 孙永兵 戚昕 杜亚玮 李中林 邹智 武肖玲 周菁 张弓 屈敏 张潇琳 王勇 窦社伟 刘红明 闫峰山 朱嘉栋 李永丽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分析正常体重人群中基于定量CT(QCT)技术测量内脏脂肪面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至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学科行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1305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QCT测量腰2锥体中心层面体质成... 目的分析正常体重人群中基于定量CT(QCT)技术测量内脏脂肪面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至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学科行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1305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QCT测量腰2锥体中心层面体质成分,包括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肝脏脂肪含量(LFC),收集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析LFC和脂肪肝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相关性。根据VFA<100 cm^(2)、100 cm^(2)≤VFA<150 cm^(2)、VFA≥150 cm^(2)将体检者分为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VFA及代谢指标与LFC的相关性。结果1305例体检者中男634例,女671例。正常体重指数(BMI)人群脂肪肝检出率65.67%,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72.71%、59.02%(χ^(2)=27.12,P<0.001),LFC及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均P<0.05)。随着VFA增高,年龄、BMI、SFA、LF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BG)、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酸及脂肪肝患病率递增(均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递减(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因素后,无论男、女性,LFC与VFA、BMI、ALT均呈独立正相关(男性β=0.206、0.145、0.174,女性β=0.194、0.150、0.184;均P<0.05);FBG与男性独立正相关(β=0.134,P<0.001);与女性独立相关的指标有TC、TG、血尿酸(β=-0.121、0.145、0.141,均P<0.05)。结论在BMI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中,基于QCT技术测量VFA与脂肪肝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肥胖 脂肪肝 血生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定量CT
原文传递
正常体重人群体脂肪分布定量CT研究
9
作者 周阳 乔琦 +15 位作者 孙永兵 戚昕 杜亚玮 李中林 邹智 武肖玲 周菁 屈敏 张潇琳 王勇 窦社伟 刘红明 闫峰山 张弓 朱嘉栋 李永丽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0-415,共6页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技术分析正常体重指数(BMI)体检人群的体脂肪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至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学科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139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5组...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技术分析正常体重指数(BMI)体检人群的体脂肪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至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学科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139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5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应用QCT测量腹部总脂肪面积(TFA)、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腹部总肌肉面积(TMA)、肌肉脂肪含量(MFC),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Welch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不同性别BMI正常者分年龄段与以上QCT测量指标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VFA与肌少症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VFA与肌少症相关指标中存在线性相关变量的关系。结果BMI正常的体检者TFA、VFA、TMA、SMI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部分年龄段VFA与TMA呈负相关(其中男性分别为18~39岁组:r=-0.351;40~49岁组:r=-0.278;60~69岁组:r=-0.245;女性分别为40~49岁组:r=-0.251;50~59岁组:r=-0.270;≥70岁组:r=-0.391;均P<0.01);与SMI呈负相关(其中男性分别为18~39岁组:r=-0.352;40~49岁组:r=-0.340;50~59岁组:r=-0.266;60~69岁组:r=-0.316;女性分别为40~49岁组:r=-0.240;50~59岁组:r=-0.284;均P<0.001);与MFC呈正相关(其中男性分别为18~39岁组:r=0.342;40~49岁组:r=0.291;女性分别为50~59岁组:r=0.133;60~69岁组:r=0.284;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干扰因素后,无论男女,VFA均与SMI呈独立负相关(男性B=-1.881,t=-6.025,P<0.001;女性B=-0.603,t=-2.887,P=0.004),与MFC呈独立正相关(男性B=1.230,t=4.271,P<0.001;女性B=0.893,t=3.836,P<0.001);男性体检者VFA与TMA呈独立负相关(B=0.263,t=2.478,P=0.013)。结论BMI正常体检人群VFA与TMA、SMI及MFC存在相关性。无论男女,SMI对VFA均存在负向影响,MFC对VFA均存在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体重指数 腹部脂肪面积 腹部肌肉面积 肌肉脂肪含量 肌指数 腹型肥胖 肌少症
原文传递
临床病理及MRI特征辅助提高乳腺癌ALN转移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贇霞 海梦璐 +5 位作者 高扬 马蕾 吴亚平 李晓栋 王梅云 谭红娜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2-1578,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及病灶MRI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相关性及其辅助提高ALN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2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ALN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病...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及病灶MRI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相关性及其辅助提高ALN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2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ALN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方面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A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842例患者中ALN转移组307例,无转移组535例;病理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及是否合并脉管癌栓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特征中病灶大小、数目、强化类型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MRI上ALN形态学标准诊断ALN转移,本研究共检出可疑ALN转移患者390例(46.3%),无转移者452例(53.7%),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1%、74.2%和7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低表达、HER-2阳性、合并脉管癌栓、病灶>20 mm及非肿块强化、BI-RADS 5类是乳腺癌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MRI形态学标准、临床病理及病灶MRI特征、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ALN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1、0.739和0.848。结论临床病理及病灶MRI特征与乳腺癌ALN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与MRI上ALN形态学诊断标准联合可提高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转移
原文传递
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体脂分布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戚昕 李中林 +8 位作者 孙永兵 周阳 杜亚玮 邹智 屈敏 张潇琳 刘红明 朱嘉栋 李永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809-81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脂分布情况和骨密度(BMD),探讨二者间关系。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3368例体检者均行定量CT(QCT)检查,测量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及BMD。以50岁为界限将男性和女性各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脂分布情况和骨密度(BMD),探讨二者间关系。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3368例体检者均行定量CT(QCT)检查,测量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及BMD。以50岁为界限将男性和女性各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50岁组、>50岁组男性与女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SFA、VFA及BMD;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50岁组、>50岁组男性和女性年龄、BMI、VFA、SFA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50岁组、>50岁组男性和女性BMD的影响因素。结果≤50岁组男性BMI[(25.84±3.06)kg/m^(2)]、VFA[(207.12±67.41)cm^(2)]均高于≤50岁组女性[(23.17±2.83)kg/m^(2)、(97.08±40.00)cm^(2)](t=-16.534,P<0.001;t=-34.841,P<0.001),SFA[(108.48±45.36)cm^(2)]、BMD[(144.36±28.64)mg/cm^(3)]均低于≤50岁组女性[(121.31±45.10)cm^(2)、(159.87±30.21)mg/cm^(3)](t=5.217,P<0.001;t=9.743,P<0.001),年龄与≤50岁组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9,P=0.052)。>50岁组男性BMI[(25.22±2.75)kg/m^(2)]、VFA[(229.79±70.13)cm^(2)]、BMD[(113.73±29.33)mg/cm^(3)]均高于>50岁组女性[(24.12±3.15)kg/m^(2)、(137.53±50.85)cm^(2)、(107.47±33.19)mg/cm^(3)](P<0.05),SFA[(99.23±36.18)cm^(2)]低于>50岁组女性[(141.39±49.99)cm^(2)](t=21.602,P<0.001),年龄与>50岁组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5,P=0.090)。≤50岁组、>50岁组男性年龄、SFA、VFA与BMD均呈负相关(P<0.05),BMI与BMD均无线性相关性(P>0.05);≤50岁组、>50岁组女性年龄、BMI、SFA、VFA与BMD均呈负相关(P<0.05)。≤50岁组、>50岁组男性和女性中年龄、BMI、SFA、VFA均是BM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男性和女性SFA、VFA存在差异,与BMD均呈负相关;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中年龄、BMI、SFA、VFA均影响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体脂分布 定量CT 体质量指数 皮下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面积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12
作者 和俊雅 戚昕 +7 位作者 李中林 周菁 邹智 屈敏 窦社伟 刘红明 闫峰山 李永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087-1092,共6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CT,QCT)技术检测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变化,探讨肝脏脂肪含量变化与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CT,QCT)技术检测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变化,探讨肝脏脂肪含量变化与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0例,其中60例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术后采用培美曲赛+铂类方案化疗,30例肺鳞癌患者(肺鳞癌组)术后采用多西他赛+铂类方案化疗,40例术后未化疗者为未化疗组。记录3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高血压、脂肪肝情况;术前和化疗3个月3组行胸部CT平扫,应用QCT技术于肝门静脉所在层面测量肝脏脂肪含量,测定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计算化疗后肝脏脂肪含量、GPT、GOT增加值;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肺腺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值与GPT、GOT增加值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腺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增加的影响因素。结果(1)3组年龄,BMI,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脂肪肝、有吸烟及饮酒史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术前肝脏脂肪含量及GPT、GOT、ALP、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腺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10.55(7.38,16.03)%]及GPT[30.60(17.38,55.23)u/L]、GOT[26.70(21.00,32.10)u/L]水平均高于术前[9.35(6.03,12.08)%、22.25(15.43,35.83)u/L、20.10(17.10,23.88)u/L](P<0.05),ALP、GG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化疗组、肺鳞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及GPT、GOT、ALP、GG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肺腺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GPT、GOT增加值分别为3.30(-1.63,8.55)%、6.00(-4.65,21.85)u/L、5.50(0.03,12.28)u/L。肺腺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值与GPT、GOT增加值均呈正相关(r=0.433,P=0.001;r=0.389,P=0.002)。(5)化疗3个月后,肺腺癌组肝脏脂肪含量增加41例,未增加19例。脂肪含量增加者BMI≥24kg/m^(2)比率(70.7%)高于脂肪含量未增加者(42.1%)(χ^(2)=4.501,P=0.034),年龄≥65岁、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脂肪肝及术前GPT、GOT、ALP、GGT水平与脂肪含量未增加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OR=3.972,95%CI:1.123~14.051,P=0.032)是肺腺癌组化疗3个月后肝脏脂肪含量增加的影响因素。结论肺腺癌患者术后化疗3个月肝脏脂肪含量增加、肝功能受损,肝脏脂肪含量增加越多肝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BMI≥24kg/m^(2)者化疗后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鳞癌 定量CT 化疗 肝脏脂肪含量 肝功能
原文传递
动脉自旋标记在脑缺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永超 赵翠花 +2 位作者 闫峰山 李永丽 窦社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无创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可用于可视化、量化且不需要外源性造影剂的全脑灌注。ASL关键创新思维是利用射频脉冲对流入的血液进行磁性标记,将动脉血液作为内源性造影剂。在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多标记后延迟动脉自... 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无创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可用于可视化、量化且不需要外源性造影剂的全脑灌注。ASL关键创新思维是利用射频脉冲对流入的血液进行磁性标记,将动脉血液作为内源性造影剂。在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多标记后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已被用作评估脑灌注侧支循环。对于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ASL进行脑供血动脉灌注和区域灌注成像,可以帮助评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程度,定制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脑灌注 脑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