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后阻滞导致局部麻醉药中枢毒性反应1例:对侧眼球运动障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彩虹 王开伟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766-768,共3页
球后阻滞是眼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若操作不当,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包括局部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等。现报告1例26岁诊断为“视网膜脱离”拟行眼底手术的女性患者,在球后阻滞10min后,患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后下降、吞咽困难、... 球后阻滞是眼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若操作不当,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包括局部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等。现报告1例26岁诊断为“视网膜脱离”拟行眼底手术的女性患者,在球后阻滞10min后,患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后下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SpO下降,伴随对侧眼球运动障碍,全身肌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及时给予生命支持等对症处理后,患者上述临床表现好转,并随后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后神经阻滞 并发症 眼科麻醉 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 脑干麻醉
下载PDF
不同剂量西维来司他钠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郎志斌 张志东 +4 位作者 赵亮 秦鹏宇 周俊辉 丁付燕 林洪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7-1053,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西维来司他钠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手术患者围术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急诊拟行AAAD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4岁,BMI 18.5~24.9 kg/m^(2),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西维来司他钠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手术患者围术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急诊拟行AAAD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4岁,BMI 18.5~24.9 kg/m^(2),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维来司他钠低剂量组(SL组)、西维来司他钠中剂量组(SM组)和西维来司他钠高剂量组(SH组),每组40例。SL组、SM组和SH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10 min经静脉泵注西维来司他钠4.8、6.0和7.2 mg/kg至24 h时泵注完毕。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_(1))、术毕即刻(T_(2))、术后24 h(T_(3))和72 h(T_(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T_(1)-T_(4)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8浓度。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90 d内全因死亡率。结果与T_(1)时比较,T_(2-4)时3组患者PA-aDO_(2)和RI升高,OI降低,血清TNF-α、IL-6和IL-8浓度升高(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和3 d时3组WBC、NEUT和NEUT%及CRP浓度升高(P<0.05)。与SL组和SM组比较,SH组患者T_(2-4)时PA-aDO_(2)和RI降低,OI升高,血清TNF-α、IL-6和IL-8浓度降低,WBC、NEUT和NEUT%及CRP浓度降低,术后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新出现肺部啰音和支气管痉挛发生率降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90 d内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维来司他钠7.2 mg/kg可有效地抑制AAAD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减轻围术期ALI,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蛋白质类 分泌 主动脉疾病 围手术期 急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学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标志物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梦园 张加强 温兆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073-1076,共4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表现为人格、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改变,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术后长期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寻术前预测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对防治POCD、改善患者预后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表现为人格、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改变,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术后长期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寻术前预测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对防治POCD、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主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功能,在POCD预测和诊断中已有应用。POCD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者的差异蛋白主要包括神经炎症标志物、突触相关标志物、凝血相关标志物及一些特殊蛋白质。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方法及其在POCD标志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郎志斌 葛振伟 +4 位作者 邱林 徐红党 赵亮 李雪 林洪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体重50~80 kg,身高150~180 cm,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 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体重50~80 kg,身高150~180 cm,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RIPC组,每组30例。RIPC组于麻醉诱导后5 min实施RIPC。具体步骤如下:在右上肢上臂放置袖带,充气加压使压力200 mmHg,持续5 min后袖带放气至0 mmHg,5 min后再次充气加压,此为1个周期,如此进行3个周期。C组于麻醉诱导后5 min将袖带绑于病人右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于术前(T0)、主动脉开放后1 h(T1)、术后6 h(T2)、12 h(T3)和24 h(T4)时抽取病人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TnI和CK-MB浓度。术前和术后4周时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仪器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LVEF。记录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RIPC组T2~4时血浆NT-proBNP、cTnI、CK-MB浓度、术后4周LVEDD和LVESD降低,LVEF升高(P<0.05)。2组病人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C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病人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 老年人
原文传递
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近红外光谱法测定rSO_(2)C 被引量:2
5
作者 郎志斌 彭帮田 +5 位作者 邱林 徐红党 赵亮 李雪 程静 林洪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筛选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 rSO_(2)C )。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住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择期行CPB下直视心内畸形矫治术患儿60例,... 目的筛选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 rSO_(2)C )。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住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择期行CPB下直视心内畸形矫治术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6~36月,体重5~19 kg,ASA分级Ⅱ或Ⅲ级。术中以近红外光谱仪连续监测患儿双侧 rSO_(2)C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10 min、CPB开始即刻、CPB结束时、入ICU时、入ICU后4、8 h、术后1、2和3 d(T0~8)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术后12个月时采用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进行神经功能预后评估,根据是否发生CNSC分为CNSC组和非CNSC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例患儿排除本研究。18例患儿术后发生CNSC,发生率31.0%。与非CNSC组比较,CNSC组CPB过程中 rSO_(2)C 最小值降低,动脉-脑氧饱和度差(da- rSO_(2)C )最大值升高, rSO_(2)C 降低幅度>25%、 rSO_(2)C <40%和da- rSO_(2)C >50%持续时间延长,T2~T8时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B过程中 rSO_(2)C 降低幅度>25%、 rSO_(2)C <40%和da- rSO_(2)C >50%持续时间延长是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PB过程中 rSO_(2)C 降低幅度>25%、 rSO_(2)C <40%和da- rSO_(2)C >50%持续时间延长是心脏手术患儿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