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静 李瑞玲 +3 位作者 徐高磊 李雪 崔占军 邓锦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1-844,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owthfactor,VEGF)一方面对神经系统内的一些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同时又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小脑颗粒细胞的迁移。另一方面,当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owthfactor,VEGF)一方面对神经系统内的一些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同时又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小脑颗粒细胞的迁移。另一方面,当发生创伤性脑损伤时,会引起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缺血缺氧最明显的病理生理反应就是会导致血管再生,血管再生因子和血管再生抑制因子共同调控血管再生过程。VEGF是迄今发现的最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在病理条件下,可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促进受损伤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系统发育 病理学改变 创伤性脑损伤 促血管生长因子 小脑颗粒细胞 血管再生 病理生理反应
下载PDF
七种中药对酒精致PC1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殷明伟 王利枝 +2 位作者 蒋燕 邓锦波 刘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观察赤芍、炒白芍、丹参、三七、地榆、黄芪和白芷七种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分别作用于贴壁的PC12细胞2 h后,加入终浓度达800 mmol/L的酒精,继续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中药对酒... 目的观察赤芍、炒白芍、丹参、三七、地榆、黄芪和白芷七种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分别作用于贴壁的PC12细胞2 h后,加入终浓度达800 mmol/L的酒精,继续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加入赤芍(2.0~10.0 mg/ml)、地榆(0.125~14.0μg/ml)和丹参(8.0~20.0μg/ml)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单纯酒精处理的PC12细胞(P<0.01);其中赤芍浓度在10 mg/ml、地榆浓度在2μg/ml、丹参浓度在14μg/ml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其余中药对酒精致损伤的PC12没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赤芍、地榆和丹参能有效的保护酒精所致损伤的PC1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丹参 地榆 酒精 PC12细胞
下载PDF
钠尿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锦波 李金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钠尿肽系统(natriuretic peptides,NPs)是一类结构相似的肽类激素,以其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往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但是近年来的实验证明,钠尿肽及其受体也广... 钠尿肽系统(natriuretic peptides,NPs)是一类结构相似的肽类激素,以其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往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但是近年来的实验证明,钠尿肽及其受体也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不仅在突触传递和神经信号的处理中发挥着关键的调制作用,而且对神经发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神经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正因为如此,它们也被开始应用于脑肿瘤等临床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钠尿肽 病理学 生理 扩张血管作用 临床治疗 心血管疾病 肽类激素
下载PDF
血管介导下的神经细胞迁移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红霞 李依芃 +1 位作者 时书勤 邓锦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已经确定的神经细胞迁移模式主要有两种:根据迁移方向和脑表面的关系分为放射状迁移和切线迁移。而根据神经细胞迁移过程中,为其提供支架介导作用的细胞的特性则可以划分为:胶质性迁移、神经元性迁移、血管性迁...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已经确定的神经细胞迁移模式主要有两种:根据迁移方向和脑表面的关系分为放射状迁移和切线迁移。而根据神经细胞迁移过程中,为其提供支架介导作用的细胞的特性则可以划分为:胶质性迁移、神经元性迁移、血管性迁移。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在神经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性迁移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趋化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探讨大脑发育中神经细胞的迁移方式,尤其血管性迁移中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则是本文的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迁移 血管趋化因子 BDNF VEGF
下载PDF
Reelin在中枢神经系统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培文 鄢明超 +4 位作者 李瑞玲 付苏 王靓 王晨阳 邓锦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7,共12页
目的探讨Reelin在中枢神经系统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取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和野生小鼠(WT),胚龄16d(E16)至出生30d(P30)各年龄点,共192例。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与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法,检测两组小鼠中... 目的探讨Reelin在中枢神经系统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取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和野生小鼠(WT),胚龄16d(E16)至出生30d(P30)各年龄点,共192例。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与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法,检测两组小鼠中大脑皮质、海马、脊髓发育过程中放射状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增殖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并使用Nissl染色技术,分别对脊髓、海马、大脑皮质的组织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脊髓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仅发生1次迁移,并形成套层,套层进而衍变成呈H型脊髓灰质。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同年龄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小鼠)在形态结构、细胞迁移方面与野生型小鼠基本类似,但增殖的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在第1次迁移的基础上,海马的形成还需经历第2次神经细胞迁移,最终形成了双"C"字型结构的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在形态上Reeler小鼠锥体细胞层明显扩散劈裂为两层,齿状回颗粒层细胞明显增殖并向门区迁移以致颗粒层与门区的界限消失,形成鼓槌状结构;同时,增殖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放射状胶质细胞排列紊乱。新皮质的形成也需经历两次迁移,但第2次神经细胞迁移所形成的皮质板按照由内向外的迁移方式继续发育为界限清晰的6层结构;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同年龄点Reeler小鼠新皮质片层化结构紊乱,增殖的神经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数目均有所减少,并且放射状胶质细胞排列紊乱。结论脊髓、海马和新皮质分别代表了进化过程中的管状神经、古皮质和新皮质,Reelin可能是皮质进化的关键分子。Reelin参与了第2次迁移以及新皮质皮质板的继续分层,Reelin缺失可以引起上述皮质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古皮质和新皮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LIN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片层化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依芃 梁红霞 +2 位作者 胡桑 崔占军 邓锦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的调节。本文着重从机体短暂产生少量的NO在生理性自稳态中发挥的作用,比如促进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等生理功能及当外源性因素使体内NO...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的调节。本文着重从机体短暂产生少量的NO在生理性自稳态中发挥的作用,比如促进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等生理功能及当外源性因素使体内NO浓度增高或受外界刺激引起的NO代谢紊乱时如何导致疾病的发生,对NO的生理学及病理学作用进行研究,以期对人类健康及疾病的预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生理 病理 作用 研究
下载PDF
酒精对PC12细胞凋亡及中性神经鞘磷脂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爱芹 厉永强 +4 位作者 王利枝 皇甫超申 张维娟 邓锦波 刘彬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7-611,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凋亡过程中中性神经鞘磷脂酶(neutral sphingomyelinase,N-S Mase)活性及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当酒精浓度达50 mmol/L以上时,作用24 h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表现出较...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凋亡过程中中性神经鞘磷脂酶(neutral sphingomyelinase,N-S Mase)活性及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当酒精浓度达50 mmol/L以上时,作用24 h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表现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变小、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酒精处理组有不同程度的DNA断裂,呈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酒精作用PC12细胞2 h后N-S Mase表达升高.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N-SMase的活性,显示酒精作用PC12细胞2h后酶活性升高,与去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酒精可导致PC12细胞凋亡并伴有N-SMase mRNA表达量增高,酶活性增强,说明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鞘磷脂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PC12细胞 凋亡 中性神经鞘磷脂酶
下载PDF
酒精诱导嗜铬细胞瘤细胞自噬及其与P62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董越娟 石贞玉 +4 位作者 刘诗濛 张维娟 皇甫超申 邓锦波 刘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酒精作用于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观察细胞自噬发生及其与P62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酒精对PC1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和P62的变化;高内涵活...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酒精作用于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观察细胞自噬发生及其与P62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酒精对PC1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和P62的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细胞LC3荧光强度;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自噬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62蛋白量的表达。结果50-800mmol/L浓度酒精对PC1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酒精致PC12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在细胞核周围密度增高,并与P62形成点状聚集共定位,其中在200mmol/L浓度酒精作用2h,PC12细胞LC3自噬荧光强度最高;透射电镜也观察到酒精作用的PC12细胞质中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2h,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用200mmol/L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P62蛋白表达在2h达到最高值。结论酒精诱导PC12细胞的自噬作用,P62蛋白参与自噬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自噬 LC3 P62 PC12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法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孕期亚硝酸盐暴露对仔鼠海马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桑 崔占军 +4 位作者 郭俊楠 梁爽 鄢明超 邓锦波 邓洁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目的探讨孕期亚硝酸盐暴露对海马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孕期亚硝酸盐暴露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亚硝酸盐组(60mg/kg)和高剂量亚硝酸盐组(120mg/kg)。收集出生当日(P0)、P7、P14及P30各年龄点仔鼠大脑,用于... 目的探讨孕期亚硝酸盐暴露对海马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孕期亚硝酸盐暴露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亚硝酸盐组(60mg/kg)和高剂量亚硝酸盐组(120mg/kg)。收集出生当日(P0)、P7、P14及P30各年龄点仔鼠大脑,用于免疫荧光染色、彗星实验、Western blotting蛋白半定量分析,对海马损伤进行研究。结果不论是亚硝酸盐暴露组还是对照组,仔鼠齿状回增殖的神经干细胞数目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在P0、P7、P14和P30年龄点,暴露组仔鼠增殖的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n=96)。为了鉴别这种抑制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我们对P0仔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亚硝酸盐暴露组室管膜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较对照组也减少,同样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亚硝酸盐暴露组仔鼠门区炎症损伤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数目比对照组多,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彗星实验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暴露组P0仔鼠海马细胞的彗尾比对照组长,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与对照组P0仔鼠相比,亚硝酸盐暴露组仔鼠海马组织内Caspase-8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孕期亚硝酸盐暴露可通过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细胞损伤和凋亡而对仔鼠海马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暴露 海马损伤 氧化应激 彗星实验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钠尿肽受体A在小鼠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金菊 李瑞玲 +4 位作者 李雪 刘恺 邓洁心 吴萍 邓锦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8,共8页
目的检测钠尿肽受体(NPR)在不同年龄小鼠视网膜内的表达,探讨其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从受孕16日(E16)到出生90日(P90)小鼠眼球标本共127只,对NPR-A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NPR-A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神经元中,例如,在外核层,NP... 目的检测钠尿肽受体(NPR)在不同年龄小鼠视网膜内的表达,探讨其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从受孕16日(E16)到出生90日(P90)小鼠眼球标本共127只,对NPR-A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NPR-A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神经元中,例如,在外核层,NPR-A于P7开始高表达在视锥、视杆细胞内、外突起上,于P14减弱,P30之后持续稳定弱表达;在内核层,从P7开始NPR-A持续弱表达在双极细胞的突起中,而在水平细胞中未见NPR-A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NPR-A于E16开始高表达在神经节细胞胞体中,P14明显减弱,而在神经纤维层,即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中,NPR-A从胚胎期至成年持续高表达;在外网状层和内网状层,NPR-A于P14均高表达,但于P30之后逐渐减弱。此外,NPR-A还广泛的存在于Müller细胞的突起中。结论 NPR-A参与了视网膜的发育,可能是小鼠视网膜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并对Müller细胞的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钠尿肽受体A 小鼠
下载PDF
三氮唑衍生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彬 胡国强 康玉华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72-476,494,共6页
综述三氮唑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三氮唑类包括1,2,4-和1,2,3-结构类型,从结构修饰特点上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类型。构-效关系表明,1,2,4三氮唑和1,2,3三氮唑与其他取代基相缀合或并合,均可合成具... 综述三氮唑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三氮唑类包括1,2,4-和1,2,3-结构类型,从结构修饰特点上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类型。构-效关系表明,1,2,4三氮唑和1,2,3三氮唑与其他取代基相缀合或并合,均可合成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衍生物。三氮唑衍生物通过对肿瘤细胞多个靶点的进攻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导致细胞的凋亡,部分三氮唑衍生物具有显著的诱导肿瘤细胞终末分化的作用。对其结构中的某些基团进行修饰可能导致其生物学效应发生改变,抑制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酶的活性,这些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此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氮唑衍生物 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沙星酰腙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建民 王德辉 +4 位作者 孙金平 康玉华 皇甫超申 胡国强 刘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喹诺酮酰腙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FQ-10)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0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 目的探讨喹诺酮酰腙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FQ-10)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0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spase-9、caspase-8、caspase-3、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FQ-10在0.625~10.00μ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作用于细胞24 h的IC50值是4.40μmol.L-1;各组FQ-10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条带,并伴有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显示凋亡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晚期凋亡细胞可见特异性PI染色。与对照组比较,FQ-10作用后p53、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caspase-9、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明显增加,caspase-8无变化,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能够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酰腙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p53
下载PDF
酒精暴露对视网膜致畸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李瑞玲 周洁 +4 位作者 王强 刘彬 黄霞 马战友 邓锦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探讨产前酒精暴露(PAE)对视网膜致畸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孕期酒精暴露模型,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酒精对生后0d(P0)、P7、P14和P30 4个年龄点共72只子鼠的视网膜致畸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产前酒精暴露(PAE)对视网膜致畸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孕期酒精暴露模型,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酒精对生后0d(P0)、P7、P14和P30 4个年龄点共72只子鼠的视网膜致畸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高剂量酒精组中视网膜的畸形率增加;在各剂量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阳性细胞于内颗粒层中的表达与在节细胞层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TUNEL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酒精组各年龄点的内颗粒层和节细胞层中细胞凋亡量均增加(P<0.05),提示孕期酒精暴露诱导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时具有长时程效应。结论视网膜畸形及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PAE相关眼病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酒精暴露 视网膜细胞 发育 HE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 小鼠
下载PDF
小鼠晶状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及突触素蛋白的表达
14
作者 李雪 陈文静 +2 位作者 周淑芳 赵静雅 邓锦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晶状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突触素(SYN)的表达情况。方法各日龄小鼠共150只,HE染色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小鼠晶状体的一般结构;用抗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免疫荧光法以及5'-... 目的探讨小鼠晶状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突触素(SYN)的表达情况。方法各日龄小鼠共150只,HE染色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小鼠晶状体的一般结构;用抗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免疫荧光法以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技术标记晶状体增殖细胞;用免疫荧标记标价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SYN在晶状体的表达。结果孕8d(E8)左右,晶状体由最初的晶状体板分化而来,是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围成的空泡,空泡再进一步分化,被原始晶状体纤维所替代,逐渐形成晶状体;BrdU和PCNA的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前囊中央区,但出生10d(P10)以后BrdU阳性细胞已不在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布,而PCNA持续表达。Cyclin D1阳性细胞在胚胎期主要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赤道部表达,出生早期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前囊中央区,出生5d(P5)以后在赤道前区分布,赤道部有少量阳性细胞;在晶状体发育过程中,SYN可以在晶状体基质中和赤道部胞体中发现。结论细胞增殖对晶状体的发育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cyclin D1可能参与调控赤道部细胞的消失,因此保持晶状体的透明度;SYN在晶状体的表达说明了它对晶状体的透明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控钙离子内流入胞体和基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 突触素蛋白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Reelin调节小鼠喙端迁移流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书勤 崔占军 +3 位作者 鄢明超 穆小云 邓锦波 殷明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目的探讨小鼠室管膜下区(SVZ)的神经干细胞孵育成熟以及沿喙端迁移流(RMS)切线迁移至嗅球(OB)的过程,尤其是Reelin对细胞迁移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野生型(WT)小鼠50只和纯合reeler小鼠23只胚胎16 d至生后90 d的各年龄点小鼠大脑,... 目的探讨小鼠室管膜下区(SVZ)的神经干细胞孵育成熟以及沿喙端迁移流(RMS)切线迁移至嗅球(OB)的过程,尤其是Reelin对细胞迁移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野生型(WT)小鼠50只和纯合reeler小鼠23只胚胎16 d至生后90 d的各年龄点小鼠大脑,应用尼氏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墨汁灌注及电子显微镜技术标记并观察小鼠大脑的神经干细胞、胶质细胞以及血管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两组小鼠RMS的发育情况。结果胚胎后期至出生早期,在SVZ分布着大量的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血管网,它们相互联系构成SVZ神经干细胞孵育的血管龛(niche);神经干细胞在niche中孵育成熟后可以进入RMS,切线迁移至嗅球,到达嗅球后转变为放射状迁移,分化为各种神经元整合入嗅球;神经干细胞在RMS的迁移过程中,放射状胶质细胞协同血管为其提供支架引导;reeler小鼠也能形成RMS,但形态有所改变,主要在嗅球处,神经干细胞失去规律排列,呈散乱分布。结论室管膜下区的niche是神经干细胞的主要来源;血管协同放射状胶质细胞为RMS中的神经干细胞提供支架引导作用;作为调节细胞迁移的重要信号,Reelin可以通过其交互作用影响血管的发育,Reelin缺失导致嗅球处神经干细胞放射状迁移的转变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端迁移流 REELIN 嗅球 血管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霍菲 唐乃夫 +5 位作者 范媛媛 刘诗濛 张莹 梁红霞 胡国强 刘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1-826,共6页
目的研究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化合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1,8-(2-甲基亚乙氧基)-6-氟-7-(4-甲基-哌嗪-1-基)-3-[S-苄基硫基-4-(对硝基苯甲叉基氨基)-1,2,4-均三唑-3-基]-喹啉(1-H)-4... 目的研究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化合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1,8-(2-甲基亚乙氧基)-6-氟-7-(4-甲基-哌嗪-1-基)-3-[S-苄基硫基-4-(对硝基苯甲叉基氨基)-1,2,4-均三唑-3-基]-喹啉(1-H)-4-酮(M18)与SMMC-7721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B-231、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M18对各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spase-3、p53蛋白表达量的改变,以及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内外的分布。结果 M18在4-32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MB-231细胞、HCT-116细胞、HEPG-2细胞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作用于细胞24 h的IC50值分别为8.65、9.37、12.74和9.40μmol·L^-1;左氧氟沙星盐酸盐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 h的IC50值为735.10μmol·L^-1,M18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的IC50值为38.96μmol·L^-1;不同浓度M18作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24h,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M18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8明显增加SMMC-7721细胞的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其中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增加明显;M18作用使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明显减少,胞质内细胞色素C明显增加。结论苯甲醛左氧氟沙星席夫碱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席夫碱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p53
下载PDF
hOGG1和XPD基因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燕 殷明伟 +3 位作者 于兆亚 康玉华 邓锦波 刘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hOGG1和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DNA抽提试剂盒从肿瘤患者外周血标本中抽提基因组DNA,其中胃癌患者98例,肝癌患者76例,结直肠癌患者95例,非肿瘤对照组80例。采用聚合酶... 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hOGG1和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DNA抽提试剂盒从肿瘤患者外周血标本中抽提基因组DNA,其中胃癌患者98例,肝癌患者76例,结直肠癌患者95例,非肿瘤对照组8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hOGG1 Ser326Cys和XPD Lys751Gln的基因型分布,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携带hOGG1Cys 326Cys基因型使患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485倍(P=0.036)、1.114倍(P=0.011)和1.940倍(P=0.001)。携带hOGG1 326Cys等位基因同时饮酒者,可增加胃癌发病风险38%(P=0.008),肝癌发病风险增加30%(P=0.036);携带XPDLys751Gln基因型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2.150倍(P=0.003)、2.340倍(P=0.002)和1.292倍(P=0.008)。携带XPD751Gln等位基因并饮酒可使胃癌发病风险增加26%(P=0.027),肝癌发病风险增加40%(P=0.005)。同时携带hOGG1 326Cys和XPD 751Gln等位基因,患胃癌的危险性降低24%(P=0.010),患肝癌和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0%(P=0.003)和23%(P=0.016)。结论:hOGG1基因的Cys 326Cys基因型和XPD基因的Lys751Gln基因型可能是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携带hOGG1326Cys等位基因或XPD 751Gln等位基因且饮酒,可能增加胃癌和肝癌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GG1 XPD 基因多态性 消化系统肿瘤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Reelin在小鼠穿通纤维及大脑连合纤维寻径中的作用
18
作者 王晨阳 王强 +3 位作者 李瑞萍 孙仪征 石贞玉 邓锦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1-519,共9页
目的通过对比野生型小鼠和Reeler小鼠穿通通路及连合纤维的发育,探讨Reelin在穿通通路及连合纤维寻径中的作用。方法共取野生型小鼠(WT)和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从胚龄16 d(E16)至出生7d(P7)各年龄点,共123例。采用Di I/Di O离体... 目的通过对比野生型小鼠和Reeler小鼠穿通通路及连合纤维的发育,探讨Reelin在穿通通路及连合纤维寻径中的作用。方法共取野生型小鼠(WT)和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从胚龄16 d(E16)至出生7d(P7)各年龄点,共123例。采用Di I/Di O离体示踪技术对不同年龄点的WT小鼠及Reeler小鼠的穿通通路及连合纤维进行顺行和逆行示踪。结果 1.穿通通路主要由内嗅皮质第Ⅱ层和第Ⅳ层神经元所发出,在E16时进入海马腔隙分子层,P1时穿通纤维出现在齿状回,P7时穿通纤维形成致密纤维束终止于齿状回外分子层2/3;Reeler小鼠的穿通通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并且投射纤维分布紊乱;2.穹隆连合纤维主要由海马CA3锥体细胞,门细胞及内嗅皮质Ⅱ~Ⅳ层神经元发出,在E16时形成;Reeler小鼠穹隆纤维与WT小鼠在发育中无明显区别;3.胼胝体连合纤维主要由新皮质Ⅱ~Ⅳ层神经元及纹状体神经元所投射,在E18时形成并向对侧皮质进行纤维投射,并且投射部位出现对称分布,P3时一侧胼胝体纤维到达对侧纹状体。Reeler小鼠胼胝体投射的皮质神经元向对侧新皮质投射出现延迟。结论 Reelin可能是穿通通路及连合纤维发育的导向因子。Reelin的缺失导致穿通通路发育延迟,并且连合纤维在皮质的细胞来源及穿通通路细胞来源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LIN 穿通通路 连合纤维 发育 Nissl染色 小鼠
下载PDF
微环境诱导iPSCs和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Reelin对细胞分化和极性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苏 石贞玉 +3 位作者 范文娟 符星 邓锦波 王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7-369,共13页
本文旨在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在大脑微环境的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过程,探讨与细胞极性化相关的关键分子,以... 本文旨在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在大脑微环境的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过程,探讨与细胞极性化相关的关键分子,以及Reelin蛋白对干细胞的分化的影响。用细胞脑片共培养以及细胞脑匀浆上清共培养的方法,将iPSCs和BMSCs分别与野生型(WT)和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小鼠)的海马脑片以及脑匀浆上清共培养,观察二者在脑片微环境下的细胞分化和极性化改变。结果显示,与WT和reeler小鼠脑片共培养的iPSCs和BMSCs均出现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与WT小鼠海马脑片共培养的这两种细胞呈双C字型海马片层化分布,同时表现出很强的方位性,而与reeler小鼠海马脑片共培养的细胞分布则无明显规律性,呈均匀分布。脑匀浆上清培养基共培养的 iPSCs和BMSCs在共培养72 h后,部分类神经元样细胞可以被神经元特异标记物(NeuN)所标记,显示出分化成为功能性神经元。而在共培养初期(2~4天),reeler微环境培养基中神经元分化和突起生长相对滞后。以上结果提示,在大脑微环境的诱导下,iPSCs和BMSCs可以向神经元样细胞,甚至向功能性神经元分化,Reelin蛋白参与了细胞极性化过程,而Reelin缺乏可造成神经细胞极性紊乱,延迟神经元分化及突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eelin蛋白 大脑微环境 细胞分化 细胞极性化
原文传递
亚硝酸盐暴露小鼠不孕效应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桑 崔占军 +2 位作者 郭俊楠 邓锦波 邓洁心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对66只雌性且有阴栓的C57BL/6J小鼠(对照组)每日进行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待幼仔娩出,统计不孕率.将对照组哺乳后且有阴栓的雌鼠随机平均分配,分别进行每天60mg/kg(低剂量亚硝酸盐组)和120mg/kg(高剂量亚硝酸盐组)的亚硝酸钠灌胃处理,待子... 对66只雌性且有阴栓的C57BL/6J小鼠(对照组)每日进行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待幼仔娩出,统计不孕率.将对照组哺乳后且有阴栓的雌鼠随机平均分配,分别进行每天60mg/kg(低剂量亚硝酸盐组)和120mg/kg(高剂量亚硝酸盐组)的亚硝酸钠灌胃处理,待子鼠娩出,统计不孕率(第一轮暴露模型).按此方法,对第一轮暴露哺乳后且有阴栓的雌鼠进行第二轮亚硝酸钠暴露并统计不孕率.收集对照组和高剂量亚硝酸盐两轮暴露组雌鼠的卵巢,采用HE TUNEL试剂盒观察卵泡内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蛋白半定量分析法分析Caspase 8、c-fos蛋白在卵巢内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暴露可致小鼠不孕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n=66);亚硝酸盐暴露可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可使卵泡内颗粒细胞iNOS表达增加、颗粒细胞凋亡增加(P<0.01,n=20).以上结果说明,亚硝酸盐有致不孕效应,可能与NO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诱导的颗粒细胞凋亡和排卵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氧化应激 颗粒细胞凋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不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