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仝甲钊 曹振振 +2 位作者 孙正路 周从顺 魏书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功分为成功组(131例)、未成功组(2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往史、术中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憩室情况等)及ERCP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是否为首次ERCP、手术时间、憩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是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患者ERCP取石成功受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的影响。可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选取有经验的医生、联合临床先进技术方法等提高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 老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2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学 吴涛 +1 位作者 韩大正 丁春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价值和疗效评价。方法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2例,栓塞材料分别为明胶海绵、PVA、弹簧钢圈3种。结果 22例中19例(86.4%)止血成功,3例(13.6%)失败,无严重并发症。19例成功患者均为栓塞后立即止血,随访2...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价值和疗效评价。方法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2例,栓塞材料分别为明胶海绵、PVA、弹簧钢圈3种。结果 22例中19例(86.4%)止血成功,3例(13.6%)失败,无严重并发症。19例成功患者均为栓塞后立即止血,随访2~18个月无再出血。3例失败者为保守治疗时间过长,内脏血管收缩所致。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简洁、安全有效的,正确选择栓塞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介入 栓塞
下载PDF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利萍 韩大正 +4 位作者 仝甲钊 杨丙信 谭莉霞 方茹 时红洋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EUS诊断囊肿、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以及异位胰腺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92.00%、91.18%、75.00%、50.00%、33.33%、25.00%,特异性分别为100%、85.45%、86.96%、98.61%、100%、100%、100%,准确率分别为98.75%、87.50%、88.75%、96.25%、98.75%、97.50%、96.25%。EUS诊断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起源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8.24%、94.74%,特异性分别为92.73%、98.41%、92.86%,准确率分别为90.00%、96.25%、93.75%。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病例中,病变平均长径、宽径与不符合的病例中平均长径、宽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上消化道 黏膜下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IF-1α、TK1、γ-GT水平与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巩瑞想 曹振振 +5 位作者 杨黎冰 徐亚聪 孙荣 刘佳瑶 潘子俊 孟彤 《右江医学》 2024年第8期733-739,共7页
目的探索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胸苷激酶1(TK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受TACE治疗的1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癌症组,... 目的探索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胸苷激酶1(TK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受TACE治疗的1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癌症组,同期选择1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IF-1α、TK1水平,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γ-GT水平;分析血清HIF-1α、TK1、γ-GT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TK1、γ-G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癌症组患者血清HIF-1α、TK1、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血清HIF-1α、TK1、γ-GT水平与血管侵犯、肿瘤直径及病灶数目相关(P<0.05或0.001);血清HIF-1α、TK1、γ-GT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或0.001);血清HIF-1α、TK1、γ-GT联合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HIF-1α单独预测的AUC(Z=2.712,P=0.007),TK1单独预测的AUC(Z=3.642,P<0.001),γ-GT单独预测的AUC(Z=3.347,P<0.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血清HIF-1α、TK1、γ-GT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其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胸苷激酶1 γ-谷氨酰转移酶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仝甲钊 翟丽娜 +4 位作者 杨国威 徐菱遥 董勇 崔纪丽 杨文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模型组相应剂量的蒸馏水。通过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毛发状况、结肠炎性变化和结肠病理结果评估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期间,对照组进食正常,毛发光泽,行动灵活。模型组大鼠行动迟缓且好扎堆,毛发失去光泽,出现收腹、舔舐腹部等现象,大便呈稀便,并含有少量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体质量逐渐下降(P<0.05);治疗组大鼠给药7 d后,进食和毛发状态优于模型组(P<0.05),至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舔舐腹部现象消失,大便呈颗粒状,不含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先下降,后逐渐恢复。第14天时,对照组大鼠结肠呈粉红色,表明光滑,无淤血、水肿表现;模型组大鼠结肠大部分呈褐色改变,肠管广泛淤血、水肿;治疗组大鼠结肠有散在局部褐色改变,局部充血、水肿。结肠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完整,黏膜连续,无水肿和溃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形态不规则,腺体轻度水肿,可见腺体倒伏,有中断、不连续现象,腺体高度也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较完整,腺体排列规则,固有层及黏膜肌层结构清晰,固有层内有大量结肠腺分布,杯状细胞正常,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变性坏死,腺体高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改善及结肠组织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lncRNA MALAT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菱遥 魏书堂 +3 位作者 董勇 孙正路 赵俊波 韩大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705,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25)和25例肝纤维化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n=12)和重度肝纤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25)和25例肝纤维化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n=12)和重度肝纤维化组(n=13)]血清样本。小鼠HSC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si-NC组、TGF-β1+si-MALAT1组、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和各组HSC中MALAT1 mRNA、miR-150-5p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和各组HSC中CXCL1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HSC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SC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150-5p与MALAT1和CXCL143’-UTR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RT-qPCR法检测,与健康组比较,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中MALAT1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150-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HSC中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中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健康组比较,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增殖活性升高(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增殖活性升高(P<0.05)。免疫荧光检测,各组HSC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一致。MALAT1和CXCL143’-UTR与miR-150-5p存在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与miR-NC组比较,与MALAT1 WT或CXCL14 WT共转染的miR-150-5p组HSC中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敲低MALAT1可抑制TGF-β1诱导HSC活化,其机制可能与miR-150-5p/CXCL1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微小RNA-150-5p CXC趋化因子配体14
下载PDF
艾米替诺福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雪艳 陈如悦 +4 位作者 潘亚杰 华静 黄硕 李为哲 曾庆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enofovir amibufenamide,TMF)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的54例初次使用TM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enofovir alaf...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enofovir amibufenamide,TMF)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的54例初次使用TM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抗病毒治疗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TMF组30例,TAF组24例,采集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线数据、治疗24周时病毒学应答率(HBV DNA<20 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肝硬度测定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肾功能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等。结果基线时,TMF组和TAF组的年龄、HBV DNA、ALT、LSM分别为(47.27±10.33)vs(46.96±10.43)岁、1.28[1.28,4.75]vs 1.28[1.28,4.72]log10 IU/mL、(64.20±58.52)vs(59.21±60.54)U/L、(20.76±8.01)vs(21.44±11.76)kPa;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TMF组和TAF组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00%(11/11)vs 80%(8/10)、84.62%(11/13)vs 90.00%(9/10)、20%(2/10)vs 14.29%(1/7),LSM较基线下降3.96 vs 5.71 kP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TMF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低于TAF组[(2.49±1.01)vs(3.04±0.88)log10 IU/mL,P<0.05]。肾功能方面,两组血清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β2微球蛋白较各自基线均无显著改变;血脂方面,治疗24周时,TMF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1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升高0.28 mmol/L(组内比较P值分别为0.011、0.001),TAF组总胆固醇升高0.35 mmol/L(组内比较P<0.05);TMF组三酰甘油降低0.27 mmol/L,TAF组TG升高0.15 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MF和TAF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无显著差异,TMF在降低HBsAg、升高HDL和降低TG方面优于T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替诺福韦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 抗病毒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杨瑞征 余金钟 +11 位作者 武利萍 魏书堂 闫春晓 谭莉霞 王航宇 仝甲钊 杨丙信 杨国威 翟丽娜 杜莹莹 徐梦阳 赵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 探讨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3例... 目的 探讨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3例。西药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组在常规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利胆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PEP严重程度[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炎症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临床转归。结果 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西药组(79.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低于西药组分(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6天,两组WBC、CRP、PCT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中西药组WBC、CRP、PCT水平波动幅度小于西药组;两组ALP、GGT、TBIL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中西药组ALP、GGT、TBIL水平下降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腹胀腹痛完全消失时间、肠鸣音完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胰腺囊肿和胰腺假性囊肿局部并发症;也无转外科进行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 利胆通腑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E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减轻PEP严重程度,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术后胰腺炎 利胆通腑汤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志学 吴涛 +2 位作者 韩大正 宋华勇 赵学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其中累及全胃1例,胃窦2例,胃体1例,同时累及胃体及胃窦2例;小肠病变2例,其中空肠1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病变5例,其中回盲部2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1例。多层螺旋CT可见胃肠壁弥漫性增厚病灶伴管腔明显狭窄;病灶轻至中度增强;个别出现瘤样扩张征象及肠系膜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具有胃肠管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密度均匀,轻至中度均匀强化,轨道征、黏膜白线征及强化均匀等影像学特征,对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抗人DR5单抗致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靖 丁春生 赵学礼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鼠抗人DR5单克隆抗体(mDRA-6)对白血病细胞U937凋亡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mDRA-6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8、10、3、9及Cytochome C在U937... 目的探讨鼠抗人DR5单克隆抗体(mDRA-6)对白血病细胞U937凋亡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mDRA-6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8、10、3、9及Cytochome C在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及激活情况;选用caspase8、10、3抑制剂预处理U937细胞,观察是否抑制mDRA-6对U93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10mg/L的mDRA-6作用U937细胞24h,细胞死亡率为61.09%,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DRA-6作用4h,细胞凋亡率为69.0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aspase10、3、9及Cytochome C均有活性片断表达,而caspase8无明显激活;caspase10和caspase3抑制剂部分抑制mDRA-6的凋亡诱导作用,caspase8抑制剂作用不明显。结论抗人DR5单克隆抗体mDRA-6通过死亡受体和线粒体途径诱导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5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
下载PDF
8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灵霞 李亚茜 李瑞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5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总结8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80例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抢救及护理,均治愈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无并发症发生,骨骼愈... 目的总结8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80例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抢救及护理,均治愈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无并发症发生,骨骼愈合良好。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可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血气胸 护理 抢救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成员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靖 丁春生 高书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家庭成员 相关性
下载PDF
30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灵霞 陈福琴 李亚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316-317,共2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30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30例患者均采取食管癌切除术,在术前、术后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术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胃肠减压等。结果 30例患者平均9d拔除胸引流管,只有... 目的总结和探讨30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30例患者均采取食管癌切除术,在术前、术后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术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胃肠减压等。结果 30例患者平均9d拔除胸引流管,只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提高食管癌的治愈率,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家庭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丁春生 王靖 李秋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0期2720-2721,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家庭内的感染情况并找出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采用13 C呼气试验对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Hp感染检测的患者893例,找出不同年龄段儿童Hp的感染率;随机抽取其中389例儿童的父/母同时行13 C呼气试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家庭内的感染情况并找出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采用13 C呼气试验对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Hp感染检测的患者893例,找出不同年龄段儿童Hp的感染率;随机抽取其中389例儿童的父/母同时行13 C呼气试验,比较父/母Hp感染与儿童Hp感染有无相关性。结果 13 C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显示,Hp感染率1.9~3.5岁达21.2%,3.6~6.5岁增至43.6%,6.6~12.0岁增至47.8%,12.1~16.0岁时感染率维持在52.4%;父/母Hp检测阳性率为63.5%。父/母Hp检测阳性时,儿童Hp感染率为84.61%;父/母Hp检测阴性时,儿童Hp感染率为44.3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2,P<0.01)。结论儿童Hp感染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呈上升趋势,Hp阳性父/母的儿童更易被Hp感染,Hp传播呈家庭聚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家庭聚集
下载PDF
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在肝癌热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志学 吴涛 +1 位作者 韩大正 丁春生 《中国医药》 2012年第11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MRI平扫+动态增强在肝癌热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均于热化疗栓塞术后1.0~1.5个月行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1~3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治疗... 目的探讨MRI平扫+动态增强在肝癌热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均于热化疗栓塞术后1.0~1.5个月行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1~3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共36个病灶,经过经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后,在MRI显示共18例28个肿瘤病灶残留,无新发病灶;DSA共显示19例29个肿瘤病灶残留,无新发病灶。以DSA为标准,MRI判断病灶残存的敏感性为96.5%(28/29),特异性为100.0%(28/28)。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用于肝癌热化疗栓塞术后随访可及时准确检出残癌,是一种可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热灌注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菱遥 郭二涛 +1 位作者 王新涛 杨黎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ERCP+SEST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PBD治疗;比较2组清石效果、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淀粉酶]、血清炎症应激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HO-1)、皮质醇(Co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观察组1次清石率高于对照组(93.48%vs 78.26%,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9.53±5.42)vs(23.75±6.33)mL]、手术时间[(40.27±4.66)vs(45.13±5.79)min]、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1±0.58)vs(2.74±0.65)d]、住院时间[(8.12±2.24)vs(9.68±2.33)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VAS评分[(4.59±1.06)vs(5.32±1.14)分、(1.83±0.61)vs(2.31±0.7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ALT[(23.56±6.39)vs(29.51±7.15)μg·L^(-1)]、DBil[(82.33±15.51)vs(117.64±16.41)ng·mL^(-1)]、TBil[(127.32±20.57)vs(165.37±21.39)μmol·mL^(-1)]、淀粉酶[(85.64±12.65)vs(109.58±13.51)pg·mL^(-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HO-1[(12.53±3.76)vs(15.62±4.15)ng·mL^(-1)]、Cor[(166.74±22.62)vs(180.95±23.47)ng·mL^(-1)]、MCP-1[(26.58±6.12)vs(35.79±6.44)μg·L^(-1)]、HMGB1[(13.25±2.25)vs(16.74±2.11)μg·L^(-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87%vs 23.91%,P>0.05)。结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指引下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能增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次清石效果,能改善手术情况,减轻炎症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炎症应激反应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肾癌致免疫性肌炎伴重症肌无力1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博 贾童舒 +3 位作者 巫昊 杨振浩 马婷婷 段永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0期5760-5760,F0003,F0004,共3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近几年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报告1例晚期肾癌患者在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近几年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报告1例晚期肾癌患者在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注射液)3个周期后,出现严重免疫性肌炎伴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心肌损伤及肝损伤,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免疫性肌炎 重症肌无力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下载PDF
妊娠合并腹部卒中1例
18
作者 贾童舒 徐博 +2 位作者 巫昊 段鹏 张艳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90-192,共3页
腹部卒中或特发性自发性腹膜内出血是一种罕见且通常致命的疾病,由影响腹部动脉和静脉脉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引起。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因为患者死亡后血管压力消失,即使经过仔细的尸检解剖,出血的来源也难以找到。该疾病非... 腹部卒中或特发性自发性腹膜内出血是一种罕见且通常致命的疾病,由影响腹部动脉和静脉脉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引起。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因为患者死亡后血管压力消失,即使经过仔细的尸检解剖,出血的来源也难以找到。该疾病非手术病死率接近100%,早期诊断和快速治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例妊娠合并腹部卒中病例进行报道,详细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部卒中 腹痛
下载PDF
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多发转移性绒毛膜癌1例
19
作者 杜进 杜莹莹 +2 位作者 赵艳鑫 王杉杉 王新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3-725,共3页
绒毛膜癌(绒癌)发生回肠转移少见,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更是鲜有报道。本例绒癌患者有流产史,无子宫原发病灶,就诊时以便血为首发症状,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末段出血病灶,经腹腔镜切除肿物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绒癌,最终确诊为... 绒毛膜癌(绒癌)发生回肠转移少见,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更是鲜有报道。本例绒癌患者有流产史,无子宫原发病灶,就诊时以便血为首发症状,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末段出血病灶,经腹腔镜切除肿物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绒癌,最终确诊为绒癌伴肺、肝、脾、肠多发转移,术后经多次化疗(共15个疗程)后病情明显缓解,因患者及其家属拒绝继续治疗,遂出院。出院后2个月随访,患者一般状态可,无特殊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癌 出血病灶 绒癌 回肠末段 无子宫 流产史 原发病灶 出院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