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艾滋影响儿童的心理需求追踪评估及心理弹性干预:八年研究之旅(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国祥 赵俊峰 +1 位作者 李晓铭 池培莲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1215,共15页
受艾滋影响儿童是指年龄小于18岁,因艾滋病失去父母或与艾滋病感染的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父母感染HIV病毒或因艾滋病去世给儿童的基本生存状态带来挑战,并严重影响儿童的未来发展。在过去八年中,我们课题组两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受艾滋影响儿童是指年龄小于18岁,因艾滋病失去父母或与艾滋病感染的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父母感染HIV病毒或因艾滋病去世给儿童的基本生存状态带来挑战,并严重影响儿童的未来发展。在过去八年中,我们课题组两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项目资助(R01MH76488;R01NR13466),研究并制定干预方案来提高中国农村受艾滋影响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在英文期刊及中文期刊中,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收录于科学索引(SCI)和社会科学索引(SSCI)。我们的研究分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哀伤与心理需求评估(2005-2010)理论框架:在第一阶段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受艾滋影响儿童心理适应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感染艾滋病可以引发儿童面临一系列的压力事件,这些压力事件累积在一起共同解释了儿童心理及生理健康的变异。研究设计:第一阶段的研究目的在于识别儿童心理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我们采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追踪设计。在定性研究中,我们对儿童、抚养者及社区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在定量研究中,我们对来自111个村庄的1625名儿童进行了哀伤与心理需求评估,每年一次共追踪三年。研究结果:①父母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经历更多的生活创伤事件、表现出更多的创伤性症状以及攻击性、冲动性和焦虑行为以及学业困难。我们运用增长曲线模型分析了追踪数据,总体来讲儿童抑郁水平呈下降趋势。我们的交叉滞后分析表明,儿童的抑郁水平与感受到或体验到的歧视紧密相关。②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水平、家庭水平、社会\社区水平上三个方面的保护性因素。第二阶段:干预方案预试验(2010-2011)干预设计:我们在本阶段的研究中设计了两种针对受艾滋影响儿童心理问题干预方案。一种方案是结构化的儿童小组活动,另一种是"大哥哥大姐姐"一对一干预方案。儿童小组活动方案中,我们设计了10次儿童小组活动,每一次活动为90分钟。一对一的干预模式是通过与"大哥哥大姐姐"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榜样作用提升儿童的心理弹性。我们招募了30个大学生作为志愿"大哥哥大姐姐",这些大学生每个人负责4-5名儿童。研究设计:本阶段研究的儿童被试包括150名艾滋致孤儿童和476名父母感染艾滋病的弱势儿童。采用整群随机分组设计,儿童被分配到活动干预组、一对一干预组和一个对照组。主要的结果变量包括儿童心理适应、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各个侧面。除基线调查外,我们每六个月追踪测量一次,以期评估两种干预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本研究初步的结果描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弹性发展特点。年龄小的儿童表现出更低的心理弹性,性别差异不显著。心理弹性与儿童和抚养者的信任关系及社区中的歧视紧密相关。对艾滋致孤儿童的有效干预应该不仅关注儿童本身的心理弹性,而且关注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第三阶段:心理弹性为基础的多水平干预试验(2011年-现在)理论框架:本阶段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多因素多水平的角度描述了受艾滋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机制,强调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父母艾滋病对儿童的多层次影响以及儿童个人资源及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在儿童心理弹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干预围绕着儿童个体、抚养者及社区支持三个方面展开。干预研究设计:我们的干预方案包括三个层面:1)儿童小组活动干预;2)抚养者教养技能培训;3)社区外展活动。我们从80个村庄招募800名儿童(8-13岁)及其抚养者参与本阶段的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分组设计,200名儿童将接受儿童小组活动干预,200名儿童及抚养者将接受儿童+抚养者干预,200名儿童及抚养者将接受儿童+抚养者+社区干预。儿童的主要评估结果包括压力反应(唾液皮质醇)、生理及心理健康水平。抚养者的主要评估结果包括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基线调查及干预实施之后,我们对这些儿童及抚养者追踪评估三年,每六个月一次来考察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四个方面:第一、未来研究及干预应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着重探讨促进受艾滋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多层面因素。第二、干预研究应根据生态系统模型为儿童创造积极的教养及生活环境。第三、未来研究应考虑所要干预群体所处的文化环境,设计适应当地文化特色的循证干预方案。第四、在研究方法上,未来的研究除自我报告法之外,可以使用生理指标、教师报告等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获得更加完整真实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需求 心理弹性 干预 受艾滋影响儿童
下载PDF
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及其心理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林召 冯果果 +1 位作者 许绍康 赵俊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2-46,共5页
介绍了心理锚定效应的含义及其应用,重点阐述锚定效应的两种主要研究范式,以及心理锚定效应的心理机制和当前一些最新的理论解释.深入探讨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最后阐述了该领域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范式 心理机制
下载PDF
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对社会支持缓冲应激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30
3
作者 邢小莉 赵俊峰 赵国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7-524,共8页
应激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过度应激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诱因。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A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活动的增加。社会支持通过改变或抑制应激相关脑... 应激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过度应激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诱因。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A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活动的增加。社会支持通过改变或抑制应激相关脑区的活动,缓冲了应激引起的ANS和HPA轴活动,使机体快速恢复到应激前水平,避免应激引起的内稳定失衡对机体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应激 自主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调控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红波 朱湘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3-933,共11页
个体经历严重创伤性事件后可能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创伤经历中形成的情绪记忆是以后发展为PTSD的重要病理机制。PTSD的形成涉及到情绪记忆的过度巩固,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信号可增强情绪记... 个体经历严重创伤性事件后可能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创伤经历中形成的情绪记忆是以后发展为PTSD的重要病理机制。PTSD的形成涉及到情绪记忆的过度巩固,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信号可增强情绪记忆的巩固和再巩固。因此,在创伤记忆的巩固和再巩固期间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信号,而在创伤记忆的消退期间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信号,可能会破坏和或抑制病理性的情绪记忆,从而预防或治疗PT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能 巩固 消退 再巩固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