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啶虫脒在水溶液中光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国红 刘国光 +1 位作者 孙德智 郑立庆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01-2005,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对啶虫脒在水溶液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啶虫脒的光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面活性剂不直接参与啶虫脒的光反应.SDBS和CTA...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对啶虫脒在水溶液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啶虫脒的光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面活性剂不直接参与啶虫脒的光反应.SDBS和CTAB对啶虫脒的光反应均有抑制作用,CTAB的抑制作用大于SDBS.当SDBS浓度低于400mg.L-1时,随着浓度的增加,SDBS的抑制作用有增强的趋势,在400mg.L-1时达到最强,而后,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而CTAB的加入量为25mg.L-1时,即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62.90%;加入量为50~150mg.L-1时,抑制作用趋于稳定,抑制率为80.36%~8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光解
下载PDF
Cu^(2+)对新农药噻虫嗪水解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立庆 刘国光 +2 位作者 孙德智 周庆祥 姚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1005,共5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Cu2+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嗪的水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u2+(包括Cu(OH)+、Cu(OH)-3等)对噻虫嗪的水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且其催化作用基本不受温度和pH的影响,Cu(OH)2对噻虫嗪的水解无催化作用。根据G...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Cu2+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嗪的水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u2+(包括Cu(OH)+、Cu(OH)-3等)对噻虫嗪的水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且其催化作用基本不受温度和pH的影响,Cu(OH)2对噻虫嗪的水解无催化作用。根据GC-MS对水解产物的鉴定,发现噻虫嗪的主要水解产物为3-(2-氯-噻唑-5-亚甲基)-5-甲基-4-氧代-(1,3,5)恶二嗪,从而推测了Cu2+对其水解的催化机理,这对于了解噻虫嗪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水解 CU^2+ 催化 农药
下载PDF
啶虫脒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国红 刘国光 +1 位作者 孙德智 郑立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629-9630,共2页
为全面评价啶虫脒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啶虫脒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水体中的水解情况,研究其水解动力学。啶虫脒在酸性条件下非常稳定,中性条件下几乎不水解,当pH值≥8时,其水解加速,且随着pH值的升高,水解速度显著增加。啶... 为全面评价啶虫脒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啶虫脒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水体中的水解情况,研究其水解动力学。啶虫脒在酸性条件下非常稳定,中性条件下几乎不水解,当pH值≥8时,其水解加速,且随着pH值的升高,水解速度显著增加。啶虫脒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30℃条件下,pH值为8、91、0时,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311、03和11.7 d。pH值为89、和10时,温度每提高10℃,水解速率分别增加3.8、3.1和2.9倍,水解温度效应系数分别为4.8、4.1和3.9,活化能分别为120.1、107.2和103.6kJ/mol。啶虫脒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属于碱催化水解。pH值和温度的升高显著加速啶虫脒的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水解 动力学 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几种水溶性化合物对啶虫脒光解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国红 刘国光 +1 位作者 孙德智 郑立庆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对不同物质在中压汞灯光照下降解水中啶虫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啶虫脒的光解可能是直接光解,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Fe3+对啶虫脒的光解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且Fe3+的添加浓度与啶虫脒的光解半衰期具有显著... 对不同物质在中压汞灯光照下降解水中啶虫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啶虫脒的光解可能是直接光解,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Fe3+对啶虫脒的光解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且Fe3+的添加浓度与啶虫脒的光解半衰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O3-对啶虫脒光解的抑制率在添加浓度为1 mg.l-1时即达到了25.74%,而后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稳定在37.62%—41.58%;腐殖酸对啶虫脒光解抑制作用的趋势与Fe3+相似,抑制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这些物质对啶虫脒光解的抑制是由于对光辐射的竞争性吸收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氯化铁 硝酸钠 腐殖酸 光解
下载PDF
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炜 李大峰 +1 位作者 杨林 王瑾晔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55,共12页
做为导电聚合物(CPs)中的重要一类,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在电学和光学上显示出了同金属和无机半导体相似的性质。同时也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聚合物的特殊性质,如合成和处理容易等。本综述概述了近二十年来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聚... 做为导电聚合物(CPs)中的重要一类,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在电学和光学上显示出了同金属和无机半导体相似的性质。同时也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聚合物的特殊性质,如合成和处理容易等。本综述概述了近二十年来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性质,以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包括在神经探针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其中,对聚噻吩在神经探针方面的应用做了重点阐述。本文还对今后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 聚噻吩衍生物 合成 神经探针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微波-胶体法制备PEMFC纳米Pt/C电催化剂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焰峰 李忠 +1 位作者 杨书廷 曹朝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Pt catalysts for PEMFC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sol process,which was a new efficient way to prepared nano materials.Tests of BET,XRD,TEM and PEMFC electrochemistry work station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Pt catalysts for PEMFC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sol process,which was a new efficient way to prepared nano materials.Tests of BET,XRD,TEM and PEMFC electrochemistry work station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hesis way,crystal structure and Pt catalytic capab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prepared by microwave-sol process had more BET surface area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s,while the sizes of Pt particle were decreased,and the useful crystal for O2 reduction were increased,too.The crystal transformation improved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t,and as a result,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PEM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微波-胶体法 PEMFC 微波加热 晶相结构 表面形态 电性能
下载PDF
离子液体-水体系的相平衡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勇 王秀芳 王键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3-556,共4页
通过对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PF4])离子液体+水体系相平衡及NaCl、NaBF4和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对离子液体+水体系相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H2O二元体系具有典型的最高上临界溶... 通过对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PF4])离子液体+水体系相平衡及NaCl、NaBF4和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对离子液体+水体系相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H2O二元体系具有典型的最高上临界溶解温度(UCST)行为,其最高上临界温度为5.3℃左右,临界组成为50%(水的质量分数);NaCl和NaBF4降低[bmim][BF4]+H2O体系的混溶性,而[bmim]Cl增加该体系的混溶性。由此得到一种简单定性地判断离子液体[bmim][BF4]中可能存在的杂质种类和水平的方法,并利用此结果可设计纯化该离子液体的绿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相平衡 混溶温度
下载PDF
NO_2氧化合成丙酮酸乙酯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宇婷 高霞 张深松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59-560,562,共3页
研究了以N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乳酸乙酯合成丙酮酸乙酯的新方法,讨论了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产品收率大于75%,纯度达98%。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为NO2废气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 研究了以N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乳酸乙酯合成丙酮酸乙酯的新方法,讨论了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产品收率大于75%,纯度达98%。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为NO2废气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酯 丙酮酸乙酯 氧化合成 NO2
下载PDF
稀土掺杂MPt/C(M=La,Nd)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焰峰 李忠 +2 位作者 杨书廷 曹朝霞 孙公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02-2105,共4页
为了研究稀土掺杂对PEMFC用Pt/C电催化剂的影响,本文使用浸渍法合成了La、Nd稀土掺杂MPt/C催化剂材料,并采用XRD分析了其晶相结构变化规律.用循环伏安和电性能实验测试了样品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其微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稀土掺杂对PEMFC用Pt/C电催化剂的影响,本文使用浸渍法合成了La、Nd稀土掺杂MPt/C催化剂材料,并采用XRD分析了其晶相结构变化规律.用循环伏安和电性能实验测试了样品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其微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稀土掺杂使其氧还原反应的活性晶面得到提高,使Pt粒径减小,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显著改善了PEMFC的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PT/C电催化剂 燃料电池
下载PDF
Fe(OH)_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
10
作者 郑立庆 周庆祥 王学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176-11179,共4页
研究了Fe(OH)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OH)3对噻虫嗪的水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温度和pH值对其催化作用无明显影响。对噻虫嗪的水解情况进行拟合可知,其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噻虫嗪的水解产物进行GC-MS鉴定可知,其... 研究了Fe(OH)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OH)3对噻虫嗪的水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温度和pH值对其催化作用无明显影响。对噻虫嗪的水解情况进行拟合可知,其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噻虫嗪的水解产物进行GC-MS鉴定可知,其主要水解产物为3-(2-氯-噻唑-5-亚甲基)-5-甲基-4-氧代-(1,3,5)噁二嗪。Fe(OH)3催化噻虫嗪水解的机理可能是噻虫嗪C=N基团上的N可与Fe(OH)3中的Fe配合,使C=N键更容易受到OH-的进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水解 Fe(OH)3 催化
下载PDF
球形氢氧化镍表面金属镍含量的测定
11
作者 常建勇 张金玉 +1 位作者 孙东 常照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3,共3页
研究了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包覆或还原为单质镍含量的一种新方法.实验表明,样品的溶解步骤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关键,样品溶解时酸的用量,紫脲酸铵的用量以及温度对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该方法所用试剂简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研究了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包覆或还原为单质镍含量的一种新方法.实验表明,样品的溶解步骤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关键,样品溶解时酸的用量,紫脲酸铵的用量以及温度对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该方法所用试剂简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结果可靠.标准偏差0.23%(n=8),相对标准偏差3.52%(n-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表面包覆 镍含量
下载PDF
高密度LiFePO_4的前躯体FePO_4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建勇 张金玉 冯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因具有成本低、无毒、原材料来源丰富和良好的高温电化学性能,而成为最有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采用性能相对稳定的3价铁源制得FePO4前驱体,然后将Li2CO3作为锂元素的供给体,同时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还原... 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因具有成本低、无毒、原材料来源丰富和良好的高温电化学性能,而成为最有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采用性能相对稳定的3价铁源制得FePO4前驱体,然后将Li2CO3作为锂元素的供给体,同时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还原源,与自制的FePO4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得高密度的LiFePO4材料,并进行相关性能参数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密度 磷酸铁锂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组合工艺用于聚氯乙烯废水回收的工程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然 潘峰 +1 位作者 高迎新 张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4-1628,共5页
采用聚合硫酸铁复配高锰酸钾混凝结合二氧化氯氧化的组合工艺成功解决了某厂聚氯乙烯生产废水回收工艺CODMn不达标问题。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Mn=30~48 mg/L,浊度=25~46 NTU时,在CFe=16.8 mg/L,CKMnO4=45 mg/L,CClO2=20 mg/L的... 采用聚合硫酸铁复配高锰酸钾混凝结合二氧化氯氧化的组合工艺成功解决了某厂聚氯乙烯生产废水回收工艺CODMn不达标问题。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Mn=30~48 mg/L,浊度=25~46 NTU时,在CFe=16.8 mg/L,CKMnO4=45 mg/L,CClO2=2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Mn<10 mg/L,浊度<0.5 NTU,达到工业循环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二氧化氯 聚氯乙烯废水 回用
原文传递
导电聚合物的纳米结构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亚楠 王国武 +2 位作者 狄伶 王华杰 王瑾晔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7,共11页
由于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使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材料与传统聚合物材料相比,显示出更优越的性能。基于神经组织对电场和电刺激敏感性,使得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很有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 由于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使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材料与传统聚合物材料相比,显示出更优越的性能。基于神经组织对电场和电刺激敏感性,使得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很有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合成方法主要关注于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自组装法,以及这些方法中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具有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如纳米颗粒、纳米纤维和纳米管等作为神经电极涂层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纳米结构 神经电极 生物传感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