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致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丽 魏金枝 +8 位作者 张湘玲 白宏英 娄季宇 王金兰 张燕柳 孙彩云 郑文权 王蕾 方凯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致脑缺血过程中血浆GMP-140、tNF-α的含量与脑细胞损伤的关系以及脑蛋白水解物(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元活苏+常规药物)7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72例,观察两... 目的 探讨高血压致脑缺血过程中血浆GMP-140、tNF-α的含量与脑细胞损伤的关系以及脑蛋白水解物(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元活苏+常规药物)7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7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TNF-α含量及缺损神经功能评分(ESS)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GMP-140、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GMP-140、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缺损神经功能评分(ESS)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ES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元活苏可降低血浆GMP-140、TNF-α含量,对高血压所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缺血性脑卒中 脑保护机制 缺损神经功能评分
下载PDF
穴位封闭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红娟 柴军领 薛延辉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穴位注射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防治。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选用胃复安针10mg,地塞米松针5mg,维生素B6针100mg三种药物联合抽吸于5m l注射器中,于化疗前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1次/d;对照组34...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穴位注射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防治。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选用胃复安针10mg,地塞米松针5mg,维生素B6针100mg三种药物联合抽吸于5m l注射器中,于化疗前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1次/d;对照组34例,用维生素B6针2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 l静滴,1次/d。结果实验组方法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比较,χ2=8.37,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方法在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穴位封闭 防治 消化道反应
下载PDF
临时起搏抢救AMI并发症1例
3
作者 邵芳 任文杰 +3 位作者 张素平 李志红 张志强 余青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临时起搏 急救 AMI 并发症 心肌梗塞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癫癎发作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方凯 魏金芝 张燕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 本文研究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以期预防和合理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1997-0 1~ 2 0 0 0 -12共收治 96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分早期癫发作组和非发作组。两组在人口统计学、既往史、神经影象学及神经系... 目的 本文研究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以期预防和合理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1997-0 1~ 2 0 0 0 -12共收治 96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分早期癫发作组和非发作组。两组在人口统计学、既往史、神经影象学及神经系统临床体征等方面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  2 0例病人 (2 1% )诊断有急性期癫发作。出血病人明显较缺血病人发作频繁。急性期癫发作的病人比非发作病人明显年轻且存在意识模糊状态、皮质受累、大面积梗死。结论 年轻患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累及皮质及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首次脑卒中病人早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对我院 960例连续住院的首次脑卒中病人病情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癫痫发作 危险因素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30例肺源性心脏病死亡原因分析
5
作者 王东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3年第1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 肺心症 电解质代谢紊乱 肺心病急性发作 肺性脑病
原文传递
小剂量肝素治疗肺心病高凝状态
6
作者 王东昕 《河南医药信息》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本文对3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并高凝状态患者,在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组)治疗,并与单用常规方法治疗的3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PH、PaO2、PaCO2均有... 本文对3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并高凝状态患者,在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组)治疗,并与单用常规方法治疗的3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PH、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P<005),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降低非常明显(P<001)。认为:小剂量肝素治疗肺心病高凝状态疗效确实、安全、价廉,可做为肺心病高凝状态的常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肺心病 高凝状态 剂量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