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DS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廉婕 王雪芹 王鹏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双源螺旋CT(DS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TTE和DSCT检查,对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双源螺旋CT(DS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TTE和DSCT检查,对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 70例患儿共176处畸形,TTE检出156例,总体检出率为88.64%,DSCT检出146例,总体检出率为8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部分畸形共93处,TTE诊断灵敏度(96.77%)和准确度(98.30%)显著高于DSCT诊断灵敏度(68.82%)和准确度(83.52%)(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30处,TTE和DSCT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为100.00%(P>0.05);大血管部分畸形53处,TTE诊断灵敏度(66.04%)和准确度(89.20%)显著低于DSCT诊断灵敏度(98.11%)和准确度(99.43%)(P<0.05)。结论 TTE和DSCT诊断方法各有优劣,TTE对心脏部分畸形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DSCT对大血管部分畸形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超声心动图 双源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川崎病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廉婕 王雪芹 王鹏飞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川崎病(KD)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6例典型KD患儿(KD组)和150例一般病毒或细菌感染但未发生KD的患儿(非KD组)行Hp感染检测和心脏超声检...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川崎病(KD)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6例典型KD患儿(KD组)和150例一般病毒或细菌感染但未发生KD的患儿(非KD组)行Hp感染检测和心脏超声检测,研究Hp感染对KD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结果 KD组Hp感染率为27.78%,非KD组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Hp感染者冠状动脉损伤率为42.86%,未感染者为10.99%;非KD组Hp感染者冠状动脉损伤率为8.33%,未感染者为8.73%;KD组Hp感染者冠状动脉损伤率高于其他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Hp感染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直径、E峰和E/A值均低于Hp未感染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Hp未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KD发病有关,可引起KD患儿心功能损伤和心肌酶谱改变,增高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川崎病 儿童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喜琴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05-406,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介入治疗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11月收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接受介入治疗的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早期护理干预;2015年1~12月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接受介入治疗的患儿50例,...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介入治疗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11月收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接受介入治疗的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早期护理干预;2015年1~12月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接受介入治疗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4.0),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16.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其接受介入治疗前后行以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危险隐患,确保患儿的安全,有助于其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早期护理 儿童
下载PDF
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廉婕 王鹏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组(CP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CP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注磷酸肌酸,对照组不加药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组(CP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CP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注磷酸肌酸,对照组不加药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跳功能、升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心肌酶的测量值。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心肌酶的测定值均高于阻断前(P<0.05),8、24h时点C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组与对照组的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9.7%(26/29)和72.4%(21/29),开放主动脉至心脏复跳时间分别为(0.92±0.27)、(1.59±0.43)min,此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手术过程中既能保护心肌又能加快恢复损伤的心肌,适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8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喜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对8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患儿进行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两例患儿出现了出现了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先心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细心的观察和护理能及早发...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对8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患儿进行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两例患儿出现了出现了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先心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细心的观察和护理能及早发现一些术后并发症,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介入封堵术后 护理 儿童
下载PDF
142例病儿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向尚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1期1441-1441,共1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方法回顾分析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特点。结果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经治疗后,113例心律转为正常,其中46例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9例因伴有基础病因,心...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方法回顾分析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特点。结果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经治疗后,113例心律转为正常,其中46例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9例因伴有基础病因,心律失常复杂程度高及病程原因治疗后未转为正常心律。结论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丹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3期400-401,共2页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群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畸形疾病,大部分患儿在发病早期并未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使得患儿家属未引起重视,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患儿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四肢厥冷甚至昏迷等较为严重的症状[1]。在小儿先天...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群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畸形疾病,大部分患儿在发病早期并未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使得患儿家属未引起重视,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患儿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四肢厥冷甚至昏迷等较为严重的症状[1]。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普遍使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在患儿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四肢厥冷 优质护理 儿童群体 呼吸困难 患儿家属 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儿童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结果分析
8
作者 袁向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6835-6836,共2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晕厥组与对照组直立倾斜试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晕厥组与对照组直立倾斜试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诊断 倾斜台试验 回顾性研究 儿童 人类
下载PDF
直立调节障碍的家族遗传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熊振宇 韩紫岩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直立调节障碍 家族遗传
下载PDF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廉婕 王鹏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66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观察组)及70例其他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心电图... 目的:探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66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观察组)及70例其他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心电图,分析其对房室间隔缺损诊断的价值与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s者24例;观察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s部分型1例,过度型3例,完全性3例,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的检测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房室间隔缺损的判定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房间隔缺损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喜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对川崎病(KD)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52例川崎病患儿经过积极护理服务和配合... 目的探讨对川崎病(KD)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52例川崎病患儿经过积极护理服务和配合医生实施有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有1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冠状动脉瘤。无一例患儿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等情况。结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KD患儿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及并发症细致观察,给予有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护理 儿童
下载PDF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同时介入治疗成功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曦 潘志涛 +4 位作者 曹海伟 高喜琴 李眸晗 熊振宇 盖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患儿,女,1岁4个月。以"发现心脏杂音1年"为代主诉入院。平时体质差,易患感冒。体格检查:T 36.7℃,P 130次/min,R 40次/min,体质量8 kg。发育营养欠佳,双肺呼吸音略粗糙,心率13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连续性杂音。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第五届全国儿童晕厥学术会议简介
13
作者 憨贞慧 杜军保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0-971,共2页
由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儿童晕厥学术会议于2015年7月25日在古城开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 由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儿童晕厥学术会议于2015年7月25日在古城开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会议简介 学术 晕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华医学会
原文传递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喜琴 尤艳军 熊振宇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功能状况及对策。方法选择医院PICU的6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心肺衰竭前期(简称衰竭前期)组和心肺衰竭期(简称衰竭期)组。衰竭前期组32例,衰竭期组28例,选择3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 目的研究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功能状况及对策。方法选择医院PICU的6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心肺衰竭前期(简称衰竭前期)组和心肺衰竭期(简称衰竭期)组。衰竭前期组32例,衰竭期组28例,选择3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组。所有患儿于入院1 h内行心脏功能检查,正常组儿童在安静状态下行心脏功能检查。检测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缩短率(LVDFS)。对入选患儿及正常组儿童给予心电监护并对监测指标呼吸(RR)、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糖(Glu)等进行监测并记录。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衰竭前期组EF、LVDFS下降(P〈0.05或P〈0.01),RR、HR、BP、血糖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衰竭期组EF、LVDFS下降(P〈0.01),RR、HR、BP、Glu升高、SaO2下降;与衰竭前期组比较,衰竭期组EF、LVDFS下降(P〈0.05),HR、SaO2下降、血糖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在衰竭前期心脏收缩功能下降,RR、HR、BP、Glu升高;衰竭期心脏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HR、SaO2下降、Glu进一步升高。密切监护病情及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心室功能 重症监护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直立不耐受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振字 憨贞慧 +3 位作者 张曦 盖勇 廉婕 潘治涛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与直立不耐受(01)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法分别检测OI患儿组及其生物学父母组、正常儿童组外周血NO浓度和eNOS活性。结果OI患儿组血清NO浓度与父母组及正常儿童组比...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与直立不耐受(01)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法分别检测OI患儿组及其生物学父母组、正常儿童组外周血NO浓度和eNOS活性。结果OI患儿组血清NO浓度与父母组及正常儿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5,P=0.000:t=3.375,P=0.001);OI患儿组血清eNOS活性与父母组及正常儿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5,P=0.000;t=7.527,P=0.000)。0I患儿外用血清NO及eNOS活性明显低于其父母组及正常儿童组。结论低水平NO浓度及eNOS活性与直立不耐受患儿发病有关,可能是0I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直立不耐受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